國際航行郵輪群體性疾病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技術方案2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1331
2024-09-06
25頁
108.50KB
1、國際航行郵輪群體性疾病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技術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第一部分 概 述3一、目的3二、適用范圍3三、處置原則4四、定義4第二部分 先期處置5一、基本情況了解5二、初步評估和報告6三、登輪前處置7四、應急預案啟動8五、工作人員登輪前準備9六、保障措施9第三部分 現場處置10一、現場會議10二、現場控制11三、船上人員處置12四、死亡病例的處置15五、 食品、水的處置16六、廢棄物處置16七、病媒生物處置16八、郵輪環境處置16九、事件進展報告17第四部分 后續處置17一、船上人員的后續追蹤2、17二、郵輪的后續處置17三、應急終止18四、總結和上報18一、船上基本信息:19四、已采取的措施(簡要文字描述):20一、基本信息:21三、流行病學因素調查21四、初步判斷及病人處置意見:24第一部分 概 述一、目的為有效應對國際航行郵輪(以下簡稱郵輪)群體性疾病突發事件,做好應急處置工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及其實施細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國境口岸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出入境檢驗檢疫應急處理規定等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制定本技術方案。二、適用范圍本方案適用于郵輪群體性疾病突發事件的處置,主要針對突發事件先期處置、可疑病例現場排查、樣品采集與送檢、3、暴發原因的流行病學調查、衛生學檢查、衛生控制以及事件報告、通報、評估等工作。其他船舶群體性疾病突發事件的處置,可參照本技術方案執行。三、處置原則(一)病人救治優先。(二)在抵達的第一口岸處置疫情。(三)出現死亡或危重病例或無法在錨地實施有效應對措施時,可在檢驗檢疫機構指定的地點實施處置。四、定義(一)疾病:本方案中的疾病是指傳染性疾病和食物中毒。(二)郵輪群體性疾病突發事件。郵輪群體性疾病突發事件是指郵輪在抵達口岸前兩周內在相對集中區域同時或相繼出現以下情況的事件:1. 航行途中有人員發生不明原因死亡的。2. 發生1例及以上高度懷疑為檢疫傳染病或乙類傳染疾病甲類管理的。3. 發生3例及以上高度4、懷疑為乙類、丙類傳染病病例的。4. 發生臨床表現相似的但致病原因不明且有蔓延趨勢或可能蔓延趨勢的群體性疾病的。5. 高度懷疑食物中毒,中毒人數10人及以上或有死亡病例的。(三)呼吸道疾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經空氣飛沫傳播、通過呼吸道侵入并能引起易感人群感染和流行的一類疾病。(四)消化道疾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經口侵入腸道引起感染而導致的疾病,以糞口為主要傳播途徑,病人或攜帶者可通過排泄物(如嘔吐物、糞便等)排出病原體,然后通過污染食物和密切接觸造成感染和傳播。(五)病例、可能病例、可疑病例、密切接觸者定義。病例定義根據現場病例的癥狀、體征、流行病學資料,綜合判定,提出假設后確定,病5、例定義可根據事件進展情況予以修訂完善。可能病例、可疑病例、密切接觸者由病例定義推導確定。定義的內容可參照口岸疾病排查處置基本技術方案(國質檢衛2008270號)中相關判定標準。第二部分 先期處置一、基本情況了解疫情信息的了解途徑包括法定報告人(船舶負責人或代理人)報告和檢驗檢疫人員現場了解兩種。基本情況了解包括: (一)船上基本信息:船名、國籍、船員人數、旅客人數,航次、具體航程、首發港、寄港、食品和飲水裝載港、目的港等。 (二)疫情信息:報告時間、報告人姓名、有效聯系方式、事件發生地及時間、患者人數、主要癥狀、死亡人數、病例分布艙位、是否已處置、目前情形、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病例發生和死6、亡的分布及發展趨勢,病人的嘔吐物、分泌物或排泄物保留情況,基本情況詢問表見附件1,表中內容可根據情況進行調整或增減。二、初步評估和報告(一)初步評估。由直屬局組織本局專家組或聘請專家根據收集到的信息對事件的基本情況、嚴重程度、發展趨勢及危害程度等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確定郵輪的檢疫方式,提出初步控制措施,決定是否啟動應急預案。(二)初步報告。相關口岸局應及時向直屬局上報情況,直屬局及時向總局報告初步情況,初步報告的內容至少應包括事件名稱、初步判定的事件類別和性質、發生口岸、發生時間、郵輪波及范圍、發病人數、死亡人數、主要的臨床癥狀、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報告單位、報告人員及通訊方式等。事件的7、報告和記錄由專人負責,每一個環節和步驟都要記錄清楚并及時報告。事態嚴重需地方部門合作處置時,應及時通報地方相關部門。三、登輪前處置(一)告知船方或者船舶代理,晝間在船舶顯著位置懸掛“QQ”字旗,夜間在明顯處所垂直懸掛紅、紅、白、紅燈四盞燈號,示意本船有染疫或者染疫嫌疑,請即刻實施檢疫,同時在檢疫工作未完成前禁止任何人員上下船。(二)在錨地檢疫的船舶周圍200米內不能有其他船舶進入;靠泊檢疫的船舶其本身為小隔離區,其周圍50米至200米為大隔離區,通知邊檢派遣足夠警力趕赴現場,協助做好對船舶周圍的警戒工作,維持現場秩序。未經檢驗檢疫機構許可,任何人不得出入隔離區。 (三)根據了解的基本情況向船方8、提出相應處置意見:1. 將可疑病例安置在相對獨立的區域,與其他乘客隔離。2. 利用現有的設施對可疑病例進行防護,如戴口罩、手套等。3. 與病人接觸的船方工作人員采取適當的個人防護措施。4. 為病人提供專用衛生間,不能提供的,應注意將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和分泌物單獨收集存放。5. 病人有呼吸道疾病癥狀時,要關閉空調系統;病人有消化道疾病癥狀時,要控制排污系統。6. 利用現有的藥械實施消毒、除蟲等措施。四、應急預案啟動(一)成立應急處置隊伍。直屬局根據初步評估情況,成立現場應急指揮組、排查流調組、采樣檢測組、衛生處理組、后勤保障組,各組職責如下:1. 現場應急指揮組分為領導小組和現場指揮小組:(19、)領導小組:負責啟動專家會商機制,分析評估和指揮決策,現場信息的上報和通報,與當地衛生部門、港口當局、船公司、旅行社等的溝通和協調,協調事件處置所需的物資、后勤及技術保障等。(2)現場指揮小組:負責對現場突發情況處置的指揮;協調各應急處置組的銜接;與專家組及有關部門協商制定現場處置措施;及時分析研究所收集的風險信息,提出控制措施,并做好各時段的工作記錄;向船醫了解首發癥狀、繼發癥狀、病人的主訴、用藥有效性等情況。2. 排查流調組:負責對人員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對發病人員進行體格檢查和癥狀觀察,填寫流行病學調查表和醫學排查表等。3. 采樣檢測組:負責對可疑食物、水源以及病人嘔吐物或排泄物、相關病媒10、生物等進行采樣、取證、送檢,采樣后對可疑食物封存,對樣品實施現場快速檢測。4. 衛生處理組:負責對可能受污染的區域和物品等進行衛生處理,對污染源等進行銷毀,對工作人員進行預防性消毒等。船方具備相應能力并要求自行實施衛生處理的,負責監督實施。5. 后勤保障組:負責對事件處置過程的物資、通訊、車輛等后勤保障。(二)啟動地方合作機制。直屬局應及時將疫情信息通報地方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地方疾病控制中心等相關部門,就有關問題進行溝通和協調,必要時召開聯席會議,并及時整理出會議紀要。五、工作人員登輪前準備工作人員在登輪前應做好個人防護,參照口岸疾病排查處置基本技術方案(國質檢衛2008270號)第一部分中“11、口岸傳染病處置個人防護指導原則”,準備好防護用品;相關的單證和通訊設備;采樣、取證用品;衛生處理藥械等。六、保障措施(一)技術保障。1. 各直屬局要成立專家組,專家組成員應包括傳染病學、流行病學、臨床醫學、食品衛生、病原學檢驗和衛生處理等方面的專家。2. 各局技術中心和保健中心要切實做好保障工作和技術儲備,配備常見病原體快速檢測試劑,保證對所采集樣品的快速檢測和檢測確認工作。(二)后勤保障。1. 各局要建立處置突發事件的應急物資儲備,包括采樣設施、防護用品、通訊設備、快速檢測技術和試劑、傳染源隔離和衛生處理物資和設施等。2. 各局要合理安排處置突發事件所需資金,保證應急處置工作的順利開展。第三12、部分 現場處置一、現場會議登輪后現場指揮小組與船方接觸,確定船方的聯系人及工作場所,并召開現場工作會議。(一)核實情況。向船方索取病人名單(注重首發病例)、病人客艙分布圖、與病人同客艙人員名單、餐廳分布圖、病人就餐情況表、菜單、食品庫、飲用水制備、廢棄物處置等資料。與船醫進行交流,了解病人首發癥狀、繼發癥狀、病人的主訴、用藥有效性等情況。(二)制定方案。現場指揮小組對收集到的相關信息和材料進行分析、匯總,對風險程度進行再次評估后,根據領導小組提出的初步控制措施制定現場處置方案,連同有關信息一并報領導小組。(三)決策部署。1. 現場指揮小組根據現場處置方案,召集各處置小組分配任務,各處置小組根據13、分配任務組織實施。2. 確定船上人員分類:根據先期了解的情況及現場的醫學觀察和詢問,將船上人員分為以下幾類:現癥病人(癥狀較重、癥狀較輕)、既往病人、密切接觸者及一般接觸者,并確認上述人群總數。3. 現場指揮小組根據評估結果決定船舶是否需要延期開航以及人員是否可以上下等重要事項,及時通知各相關部門。4. 現場指揮小組可根據事件進展情況,對上述決策進行調整,調整后應及時告知船方。若船方對處置方案持有異議,堅持離境,可在檢驗檢疫機關的監督下,準許其離境并通報下一港衛生主管部門。二、現場控制現場指揮小組協調口岸各相關單位,組織實施現場控制:(一)通過船方或直接向旅客告知事件的大致情況及相關處置工作,14、做好旅客情緒的安撫工作。(二)協調邊防、海事、港務各相關單位采取警戒措施,防止無關人員和船舶靠近。(三)對可能受染物品、場所實施封控,未經檢驗檢疫機構許可,不得使用。三、船上人員處置(一)緊急救治。對癥狀較重的現癥病人,在采取適當的隔離防護措施的前提下,立即移交指定的衛生機構進行救治。(二)現場排查。首先考慮常見傳染病,再考慮少見傳染病,最后考慮新出現的疾病。主要手段以流調、問訊為主,必要時可進行體溫檢測、體格檢查等以幫助排查,排查具體步驟參照口岸傳染病排查處置基本技術方案(國質檢衛2008270號)第二、第三、第四部分的病例排查程序。(三)流行病學調查。 在基本摸清群體發病情況的基礎上,制定15、流行病學調查方案:1. 調查對象:根據情況要包括現癥病人、既往病人。2. 調查范圍:根據情況要包括首發病例、最新病例、有重要流行病學意義的病例,如發生消化道疾病時的飲食從業人員等。3. 調查內容:根據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和媒傳疾病的特性,確定相應的調查和排查內容,具體參照口岸傳染病排查處置基本技術方案(國質檢衛2008270號)第二、第三、第四部分中的病例排查程序。4. 調查方法:采取個案調查與問卷式調查相結合的方式,流行病學調查表見附件2,現場指揮小組可根據現場情況對調查表內容進行調整或增減。個案調查采取系統抽樣的方法進行,問卷式調查應覆蓋所有調查對象。(四)樣品采集與送檢。1. 采集對象16、:(1)呼吸道疾病采樣對象主要是病人、接觸面等。(2) 消化道疾病采樣對象主要是病人、食品倉庫、廚房加工環節、餐食準備間、飲用水儲存點、餐廳、接觸面等。(3) 媒傳疾病采樣對象主要是病人、接觸面等。2. 采集樣本:(1) 呼吸道疾病采集樣本主要是病人的痰、咽拭子,接觸面涂抹等,必要時可采集病人血液。(2) 消化道疾病采集樣本主要是病人的嘔吐物、糞便、肛拭子,食品從業人員的手部涂抹、肛拭子,可疑食品、水,接觸面涂抹,必要時可采集病人血液。(3)媒傳疾病采集樣本主要根據癥狀采集病人的痰、咽拭子等,捕捉鼠蚊等病媒生物,必要時可采集病人血液。3. 樣品記錄及采樣單:樣品記錄包括樣品名稱、采集地點(或對17、象)、樣品性狀、樣品包裝情況、樣品產地、生產日期、采樣日期、采樣人等;采樣單需經船方簽字認可。4. 樣品運送:按照要求將所采集樣品送本局保健中心、技術中心進行檢測。本局不具備檢測能力的,可送有能力的實驗室進行委托檢測。5. 采樣和送樣具體要求參照口岸傳染病排查處置基本技術方案(國質檢衛2008270號)第二、三、四部分有關采樣及送樣工作規范。(五)檢疫措施。根據排查結果,對船上人員分別采取隔離或移送指定醫療機構等措施。隔離方式包括但不僅限于醫院隔離、船上隔離、指定場所隔離等。檢疫傳染病及按甲類管理的傳染病必須進行醫院隔離。所有轉送醫療機構的病例,都必須填寫口岸傳染病疑似病例轉診單,具體參照口岸18、傳染病排查處置基本技術方案(國質檢衛2008270號)第一部分有關轉診單的內容。1. 病因查明前或病因不明時的處置:(1)對現癥病人、密切接觸者和既往病人,要根據情況配合船醫或衛生機構就地治療并采取必要的隔離預防措施。(2)對一般接觸者,給予健康建議,發放就診方便卡,予以放行。(3)對病人/疑似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進行終末消毒。2. 病因查明后的處置:(1) 判定為檢疫傳染病及按甲類管理的傳染病的現癥病人,應立即移交指定衛生機構予以隔離治療,隔離期限根據醫學檢查結果確定。判定為非甲類傳染病的,要根據情況配合船醫或衛生機構就地治療并采取必要的隔離預防措施。(2)判定為檢疫傳染病及按甲類管理的傳染19、病的既往病人,移交衛生機構予以隔離治療,隔離期限根據醫學檢查結果確定。判定為非甲類傳染病的,根據情況采取必要隔離措施,直至潛伏期結束。隔離期滿未再發病,給予健康建議,發放就診方便卡,予以放行。(3)對判定為檢疫傳染病及按甲類管理的傳染病的密切接觸者,配合衛生機構在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和采取必要的隔離預防措施。對判定為非甲類傳染病病人的密切接觸者,根據情況采取必要隔離措施,直至潛伏期結束。隔離期滿未再發病,給予健康建議,發放就診方便卡,予以放行。(4)對一般接觸者給予健康建議、發放就診方便卡,予以放行。(5)對病人/疑似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進行終末消毒。四、死亡病例的處置(一)對需入境的死亡病例20、按照相關入境尸體檢疫規程進行處置。(二)對不需入境的死亡病例進行終末消毒后,監督其裝殮。五、 食品、水的處置(一)若為消化道疾病,要對可疑的食品、飲用水進行采樣檢測。檢出陽性的,對食品進行銷毀,對飲用水進行消毒后排放,同時對食品、飲用水的儲存及輸送設施進行消毒。(二)如判定為霍亂等水傳疾病,應對郵輪上的生活用水、游泳池用水、壓載水等實施消毒處理。六、廢棄物處置對生活垃圾等固體廢棄物用密封容器卸下后集中焚化,對污水等液體廢棄物需進行無害化處理。若為消化道疾病,要特別注意對液體廢棄物的處置,防治疾病通過污水污染船舶。要檢查船舶的排污系統,指定病人或疑似病人專用廁位,專用廁位的排水系統盡量與其他廁所21、分離,要留下少量廁位供其他人員使用,封存其他廁位。七、病媒生物處置若為媒傳疾病,根據情況實施相應的滅蚊、滅蠅、除鼠等衛生措施,并告知采取個人防護措施。八、郵輪環境處置(一)若為呼吸道疾病,重點消毒病人/疑似病人占用的部位、衛生間、污染的環境、接觸的物品、郵輪內空氣、痰跡等。必要時,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消毒處理。(二)若為消化道疾病,重點消毒病人/疑似病人占用的部位、衛生間、接觸的物品、固液體廢棄物。必要時,對食品倉庫進行全面消毒。(三)若為媒傳疾病,在將郵輪轉移至規定的隔離區域隔離并進行徹底滅蚊、滅蠅、除鼠、滅蚤等消殺滅工作的基礎上,重點消毒病人/疑似病人占用的部位、衛生間、接觸的物品等。九、事22、件進展報告現場指揮小組應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將事件進展情況上報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可根據實際情況及有關規定將有關信息通報邊檢、港務、衛生等部門并逐級上報。第四部分 后續處置一、船上人員的后續追蹤后續追蹤的具體要求可參照口岸傳染病排查處置基本技術方案(國質檢衛2008270號)第一部分中有關追蹤調查的內容。二、郵輪的后續處置郵輪處置結束并經專家組評估認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方可簽發船舶入境檢疫證,準許船舶和旅客入境。若郵輪繼續前往國內下一港,入境口岸需將有關情況通知下一港檢驗檢疫機關。三、應急終止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并經專家組評估認為隱患或相關危險因素得到控制后,領導小組可宣布應急反應終止。四、總結和上報23、在事件處置全部完成后,應對整個事件的發生和處置進行總結,并將總結情況上報總局。附件:1. 基本情況調查表 2. 流行病學調查表附件1: 基本情況調查表一、船上基本信息:船名: 國籍: 航次: 預計抵達時間: 首發港 上一港:目的港 具體航程(請按時間順序寫出兩周內的途徑港) 船員人數 人,其中發病人數: 人其中: 從事飲食服務的船員數: ,其中發病人數: 從事客艙及公共場所服務的船員數: ,其中發病人數: 旅客人數 人,其中發病人數: 人首次就診病例時間: 年 月 日 死亡人數: 報告時間: 報告人: 有效聯系方式: 二、主要臨床表現:1發熱體溫在 - 之間 無2呼吸困難 有 無 不詳3畏寒 24、有 無 不詳4咳血 有 無 不詳5咳嗽 有 無 不詳6嘔吐 有 無 不詳7胸痛 有 無 不詳8腹痛 有 無 不詳9腹瀉 有 無 不詳10肌肉痛 有 無 不詳11頭痛 有 無 不詳12關節痛 有 無 不詳其他特異性癥狀請說明: 三、留樣情況1病人嘔吐物:有 無2病人排泄物:有 無3病人分泌物:有 無4可疑食品: 有 無5水(包括飲用水/生活用水/游泳池用水等):有 無6其它(請注明): 四、已采取的措施(簡要文字描述):五、病人艙位分布(繪制出每個層面的病人艙位平面圖并進行簡要的文字描述,頁面不夠可另附頁):附件2: 流行病學調查表一、基本信息:姓名: 性別: 出生年月: 國籍/地區: 職業: 25、登輪地點: 登輪時間: 宿艙號 鋪位號 護照/證件號碼 有效聯系方式: 二、臨床表現: 腋下體溫測量 發病時間: 年 月 日1畏寒 有 無 不詳2呼吸困難 有 無 不詳3咳嗽 有 無 不詳4咳血 有 無 不詳5胸痛 有 無 不詳6嘔吐 有 無 不詳7腹瀉 有 無 不詳8腹痛 有 無 不詳9頭痛 有 無 不詳10肌肉痛 有 無 不詳11關節痛 有 無 不詳12眼眶痛 有 無 不詳13面色潮紅 有 無 不詳14皮疹 有 無 不詳15黃疸 有 無 不詳16淤血(淤斑)有 無 不詳17淋巴結腫大 有 無 不詳18盜汗 有 無 不詳19 頸項強直 有 無 不詳其他特異性癥狀 三、流行病學因素調查1發病前26、4周內旅行史,以及所來自國家/地區是否流行同類癥狀的疾病: 2發病前2周內是否接觸過類似癥狀的病人:有 無 不詳如果有,填寫類似癥狀病人情況表:病人姓名發病時間臨床診斷與本人關 系最后接觸時 間接觸方式接觸頻率接觸地點填表說明:與本人關系:(1)家庭成員(2)同事(3)社會交往(4)其他接觸方式:(1)與病人共同進餐(2)與病人同處一個艙室(3)與病人共用食具、茶具、毛巾、玩具等(4)接觸病人分泌物、嘔吐物、排泄物等(5)診治、護理病人(6)其他接觸接觸頻率:(1)經常(2)有時(3)偶爾接觸地點:(1)艙室(2)餐廳(3)游泳池(4)酒吧(5)娛樂場所(6)醫務室(7)工作場所(8)其他地點27、3近期有無用藥?有 無 如果有,用藥情況 4既往有無傳染病病史?有 無如果有,具體情況 5是否曾住院診斷?是 否 如果是,診斷結果 6是否從事動物飼養、宰殺、捕捉或標本制作工作?是 否如果是,具體情況 7是否為從事病原生物學研究或醫務工作?是 否8近期有無被蚊蟲、跳蚤等叮咬?有 無 如果有,具體情況 9近期有無輸血獻血?有 無如果有,具體情況 10發病前72小時內餐飲情況調查(如有腸道癥狀,請填寫下表。)發病日期:發病前一天發病前二天發病前三天早餐: 就餐餐廳 時間 早餐: 就餐餐廳 時間 早餐: 就餐餐廳 時間 早餐: 就餐餐廳 時間 飲食情況飲食情況飲食情況飲食情況中餐 就餐餐廳 時間 中28、餐 就餐餐廳 時間 中餐 就餐餐廳 時間 中餐 就餐餐廳 時間 飲食情況飲食情況飲食情況飲食情況晚餐 : 就餐餐廳 時間 晚餐 : 就餐餐廳 時間 晚餐 : 就餐餐廳 時間 晚餐 : 就餐餐廳 時間 飲食情況飲食情況飲食情況飲食情況點心:就餐餐廳 時間 點心:就餐餐廳 時間 點心:就餐餐廳 時間 點心:就餐餐廳 時間 飲食情況飲食情況飲食情況飲食情況11其他相關因素調查: 四、初步判斷及病人處置意見:( )1排除傳染病可能,放行;( )2按照呼吸道疾病進行排查和處置; ( )3按照消化疾病進行排查和處置; ( )4按照媒傳疾病進行排查和處置; ( )5. 其他情況處置意見: 。流調人員簽名: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