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中深度鎮靜檢查治療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37510
2024-09-08
16頁
190.36KB
1、醫院中深度鎮靜檢查治療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 目的為接受中深度鎮靜治療患者制定統一、規范的醫療服務程序,為鎮靜治療工作成員明確職責范圍并高效協作,防范中深度鎮靜并發癥及意外事故,以保證中深度鎮靜治療方法的正確使用,確保患者的醫療安全。二、 要求實施中深度鎮靜的醫師、護士必須接受相關培訓,經考核合格并取得醫院的授權。鎮靜前全面評估患者并詳細規劃鎮靜方案,與患者或家屬簽署輔助鎮靜知情同意書。鎮靜期間監護患者的生命體征,積極防范鎮靜并發癥及意外,確保鎮靜治療順利實施。此制度是所有鎮靜治療工作人員為患2、者提供中深度治療時所要遵循的管理程序。三、 標準(一) 為患者提供中深度鎮靜治療的醫師/護士資格要求:1、 必須是具有執業資格的醫師/護士;2、 必須經過鎮靜治療的相關培訓且考試合格;3、 必須是經醫院質量管理委員會授權的醫師/護士。醫師技能要求:為患者提供中深度鎮靜治療的醫師必須具備鎮靜治療的技能,掌握中深度鎮靜治療過程中監護及生命支持技術,能正確處理并發癥及使用鎮靜拮抗劑。護士技能要求:掌握鎮靜治療過程中監護技術并能及時、正確記錄,能處理鎮靜的并發癥,掌握拮抗劑使用、具有基本生命支持技術,并掌握鎮靜后出室標準的評定。醫師負責對患者進行鎮靜前評估,制定鎮靜方案,實施鎮靜技術操作,使用鎮靜藥物3、,觀察鎮靜藥物使用效果,評估患者的鎮靜深度,防范及處理鎮靜并發癥,組織鎮靜患者的搶救;對鎮靜患者的轉歸和鎮靜后治療做出決策;護士負責對鎮靜患者的監護與觀察并記錄,執行鎮靜治療醫囑,在鎮靜醫師的指導下處理并發癥,參與鎮靜患者意外的處理和搶救。鎮靜地點的其他醫務人員負責保障檢查/治療的安全,出現鎮靜并發癥及意外時應協助醫師、護士處理并發癥,參與患者的搶救。(二) 實施中、深度鎮靜的地點手術室、婦產科門診手術室、生殖中心手術室、CT室、超聲檢查室、內鏡檢查室。(三) 物品的配備: 中深度鎮靜治療場所必須配備或準備有多功能監護儀(心電圖、血壓、血氧飽和度)、氧氣(如為中心供氧應有備用氧源)、吸引器、口4、咽通氣管、鼻咽通氣道、簡易呼吸器、聽診器、喉鏡、氣管導管、牙墊、吸痰管和常用的搶救藥品及搶救車,兒童需鎮靜時,需有符合兒童鎮靜治療要求的專用設備。(四)鎮靜藥物:嬰幼兒鎮靜選用水合氯醛口服或灌腸。兒童及成人根據病情的情況選定。(五) 鎮靜程序1、鎮靜前患者評估:由實施鎮靜的醫師進行評估。了解患者一般情況,營養狀態,相關藥物過敏史,既往麻醉手術史,進行體格檢查,必要時進行相關的實驗室及輔助檢查,對生命體征、呼吸循環功能、氣道等進行風險和適宜性評估,并進行ASA分級(見附件),如患者的ASA分級3級,則須考慮請麻醉科醫師會診。充分評估患者鎮靜風險及適宜性后制定鎮靜計劃,制定鎮靜計劃時應充分考慮成人5、小兒及老人的用藥(見附件)、術中監護的區別。進行中深度鎮靜知情告知,簽署知情同意書。2、鎮靜前準備:中深度鎮靜治療的患者應該進行常規心電圖檢查,根據病情需要,還應做好其他相應的檢查,實施中深度鎮靜治療前,成人患者禁食8小時,禁水4小時以上,兒童禁食6小時,禁水2小時,備好各類搶救藥品和物品。 3、鎮靜治療的實施:按照鎮靜計劃實施鎮靜方案。注意控制給藥劑量和速度,所選用的鎮靜劑以小劑量起用,不滿意再酌情追加,注意個體化用藥,老年人用藥應酌情減少,不斷評估患者的鎮靜效果和各種監測參數,對不同患者采用適宜標準進行鎮靜評分,根據患者反應情況采取相應地治療措施(見附件)。門診患兒在門診觀察室實施鎮靜,6、觀察患兒神智、狀態、心率、呼吸、血氧飽和度、保護性反射、呼吸道通暢程度、對物理刺激和語言指令的反應能力等,達到鎮靜效果,無異常反應后到相應科室檢查或治療。病區患兒在病區搶救室實施鎮靜,觀察患兒神智、狀態、心率、呼吸、血氧飽和度、保護性反射、呼吸道通暢程度、對物理刺激和語言指令的反應能力等,達到鎮靜效果無異常反應后到相應科室檢查或治療。對患兒實施無創操作或檢查時只能實施中度鎮靜,避免深度鎮靜。患兒的深度鎮靜由麻醉醫師實施。4、鎮靜中監護措施:按治療方案實施鎮靜治療,醫師及護士嚴密觀察病情,鎮靜治療中持續監護患者的生命體征,如心率、心律、呼吸頻率、脈搏、血氧飽和度、血壓等。5、鎮靜治療時由護士在中7、深度鎮靜檢查/治療記錄單上及時準確記錄鎮靜方法、使用藥物、給藥途徑、劑量和實施時間,每10分鐘內至少記錄1次患者的心率、呼吸頻率、脈搏、血氧飽和度、血壓等。6、中深度鎮靜檢查/治療記錄單要隨患者帶到各檢查/治療科室,在轉運患者過程中應連續進行監測并記入中深度鎮靜檢查/治療記錄單。(六) 鎮靜后蘇醒1、檢查/治療結束后患者回門診觀察室或恢復室繼續觀察,蘇醒后由醫師進行評估,決定患者蘇醒后的治療。護士完成觀察記錄、簽字后將中深度鎮靜檢查/治療記錄單存入病歷(門診患者將記錄單存檔)。建立人工氣道患者鎮靜后回ICU觀察。2、轉入門診觀察室、恢復室、ICU后,由護士觀察患者的情況,給予患者監護措施并記錄8、。患者在轉入、轉出門診觀察室、恢復室時護士必須分別詳細記錄一次患者的生命體征、意識、等情況,且準確記錄出入恢復室的時間。此外,患者轉入恢復室后負責監護的護士每10分鐘內至少記錄1次患者的心率、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血壓等情況,如有異常應及時通知實施醫師處理,且記錄在中深度鎮靜檢查/治療記錄單上。3、患者在不用鎮靜拮抗劑情況下完全清醒后,由護士通知醫師進行評估后方可結束觀察。4、鎮靜治療后出室:觀察患者生命體征、活動能力、有無惡心嘔吐、疼痛程度和有無外科出血等情況,根據出室前評分標準(見附件)評分,評分9分即為符合出室標準,由醫師決定將患者轉入休息室、病房或離院。(七)麻醉科負責對開展中深度鎮靜9、的醫護人員進行培訓,包括建立、實施、制度和流程,醫務處負責監管全院中深度鎮靜治療工作,開展必要的質量控制項目,每季度對醫院中深度鎮靜治療的開展情況進行檢查。四、 定義(一) 輕度鎮靜:指一種藥物引導下產生的狀態,患者對口頭指令反應正常。盡管認知功能和協調性可能減低,通氣和心血管功能未受影響。(二)中度鎮靜:指一種藥物引導下產生的意識抑制,患者對單獨的口頭指令或伴有輕度的觸覺刺激能夠做出有目的的反應。對疼痛刺激的反射性解除不是一種有目的的反應。不需要采取干預手段維持通氣通暢,自主通氣充分。心血管功能保持正常。(三)深度鎮靜:指一種藥物引導下產生的意識抑制,患者不易被喚醒,但是可以對反復的或疼痛的10、刺激做出反應。自主維持通氣能力可能被減弱。患者需要幫助維持氣道開放,自主通氣可能不充分。心血管功能保持正常。(四) 麻醉:指一種藥物引導下產生的意識抑制,患者所有感覺功能喪失,肌力松弛,各種保護性反射消失,呼吸功能嚴重受損,循環功能亦受影響,需輔助控制呼吸并使用液體和藥物維持循環功能的穩定。五、附件表單1. 醫學院附屬醫院中深度鎮靜檢查/治療知情同意書2. 醫學院附屬醫院中深度鎮靜檢查/治療記錄單 3. 醫學院附屬醫院中深度鎮靜檢查/治療后離室標準 4. 常用中深度鎮靜藥物使用及注意事項 5. 常用鎮靜評分標準:Ramsay評分法、RASS評分法 6. 中深度鎮靜呼吸、循環、ASA分級風險評估11、表 7. 中深度鎮靜治療工作流程制定部門:麻醉科適用部門:全院 獲經批準: 附件1:醫學院附屬醫院中深度鎮靜檢查/治療知情同意書文件編號:JYFY/YWC-YL-MZK-2014-003(第1版 第1次修改)姓名 性別 年齡 病案號 科室 日期 一、實施鎮靜的目的及益處減輕應激,防止體動,為檢查創造有利條件;通過對患者進行必要的監護,觀察監測指標的變化,調控術中患者生理功能;預防和處理診療過程中患者病情變化、診療操作和/或鎮靜引起的意外情況及并發癥,保障患者安全。二、擬實施的鎮靜方案為保證醫療安全,檢查治療需在鎮靜和嚴密監測條件下進行,患者有權選擇適合的鎮靜方案,據病情、檢查治療需要及鎮靜醫生12、建議可選擇以下鎮靜方案:靜脈鎮靜 口服鎮靜 灌腸鎮靜 肌注鎮靜 其他 不實施鎮靜選擇該方案的優缺點: 三、因病人健康狀況、個體差異及某些不可預測的因素,在接受鎮靜時可能出現下列情況 躁動、惡心、嘔吐及蘇醒延遲等,出現躁動可能需要上約束帶(尤其是兒童); 心腦血管意外或心跳呼吸驟停,導致死亡; 術后鎮痛可引起呼吸、循環抑制、惡心、嘔吐、皮膚瘙癢、尿潴留、鎮痛不全等; 出現意外情況需行氣管插管(喉罩)的鎮靜患者可引起牙齒脫落、聲音嘶啞、喉頭水腫等,甚至氣管插管困難,不能建立有效通氣,危及患者生命; 由于病情變化可能需要隨時調整鎮靜方案;以下情況雖極少出現,但仍有可能發生: 術后轉運病人過程中,搬動13、和體位改變可引起呼吸和循環抑制,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舌后墜、喉痙攣、支氣管痙攣、返流、誤吸等,導致呼吸道梗阻或出現急性肺水腫,嚴重者可引起窒息、缺氧,危及患者生命; 呼吸、循環功能嚴重抑制、術后認知功能障礙及惡性高熱,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其他無法預料的并發癥和后果。四、主要高危因素如果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肝腎功能不全、靜脈血栓、吸煙史等,以上這些風險可能會加大,或者在侵入性檢查/治療時出現相關的病情加重或心腦血管意外情況。五、出現上述各種并發癥的治療對策上述并發癥出現后,我們會立即采取相應措施,對危及生命的并發癥處理的同時向親屬緊急征求意見;對來不及征求親屬意見,而且需要施行緊急心肺復14、蘇、電除顫、氣管插管等搶救生命的緊急措施的,先搶救后告知,希望得到您及親屬的同意和理解。六、除建議的鎮靜方案外,其他可供選擇的方案有靜脈鎮靜 口服鎮靜 灌腸鎮靜 肌注鎮靜 非氣管插管全身麻醉 氣管插管全身麻醉 不采取鎮靜:不存在上述風險,但可能導致患者無法耐受選擇該方案的優缺點: 七、鎮靜用藥及用物、術后鎮痛的告知: 鎮靜中可能使用的自費藥品、醫療物品、耗材: 術后鎮痛:靜脈鎮痛 非靜脈鎮痛 其它 本次鎮靜所需費用大約為 元八、鎮靜后復蘇:為確保鎮靜診療后的安全,鎮靜醫師會根據患者情況,將患者送入鎮靜后觀察室、病房或轉入ICU進一步監測和治療。九、醫師陳述我已經告知患者/患者委托人將要進行的鎮15、靜方案,此次鎮靜的目的和益處,可能發生的并發癥和風險,可能存在的其他鎮靜方案并且解答了患者/患者委托人關于此次鎮靜的相關問題。我們將竭盡全力為您提供優質的服務,科學、認真、嚴肅、謹慎地進行鎮靜。絕大多數鎮靜是安全的,鎮靜效果也是確切的。盡管如此,鎮靜畢竟有風險,不可避免地可能在某些患者身上發生意外,因此您必須認真閱讀和理解這份知情同意書,有不理解的地方,可向我咨詢,直至理解,謝謝您的合作。醫師簽名: 簽名時間: 年 月 日 時 分十、患者/授權委托人/法定監護人意見醫生已盡量以我所能明白的方式向我告知鎮靜的目的、方法、優點、可能發生的意外和并發癥、鎮靜中可能使用的自費藥品、醫療物品、耗材、術后16、鎮痛相關事宜及所需要的大約費用。我對該項鎮靜知情同意告知書中內容有了全面了解,我同意施行鎮靜治療,我理解本次鎮靜存在的風險,我并未得到鎮靜過程中百分之百無風險的承諾,若在執行鎮靜期間發生意外或緊急情況,我同意接受必要處理。如選擇的鎮靜方法不能滿足手術的需要,授權鎮靜醫生根據具體情況改變鎮靜方式以便檢查治療順利完成。患者意見: 患者簽名: 簽名時間: 年 月 日 時 分如果患者無法簽署知情同意書,請其授權的委托人/法定監護人在此簽名:患者授權委托人/法定監護人意見: 簽名: 與患者關系: 授權委托人/法定監護人聯系方式: 簽名時間: 年 月 日 時 分附件2:醫學院附屬醫院中深度鎮靜檢查/治療記17、錄單姓名: 性別:男女 年齡: 歲 身高: cm 體重: kg 日期: 年 月 日術前特殊情況:ASA分級: 級;NYHA分級: 級;術前禁食:是 否術前診斷: 擬施手術: 麻醉前用藥: 鎮靜體位: 鎮靜前評估BP: / mmHg;HR: 次/分;RR: 次/分;SPO2: %;精神狀態: 簡要病史:過 敏 史:無 有 心血管系統:無 有 神經系統:無 有 呼吸系統:無 有 內分泌系統:無 有 其 他:無 有 既往麻醉、鎮靜手術史:無 有 精神行為:- 女性患者:是 否體格檢查及輔助檢查有無異常情況: 無 有 困難氣道: 無 有 能否按期實施鎮靜:是 否鎮靜計劃擬選用鎮靜藥物:咪達唑侖 丙泊酚18、 依托咪酯 芬太尼 氯胺酮 其他 擬監測項目:ECG NIBP SPO2 Etco2 脈搏呼吸體溫尿量氧濃度其他 擬準備的急救藥品及設備:阿托品麻黃堿腎上腺素地塞米松除顫儀其他 鎮靜實施前再評估BP: / mmHg;HR: 次/分;RR: 次/分;SPO2: %;對鎮靜的顧慮:-無 有: 術前禁食:是 否 術前禁飲:是 否 急救藥品及設備處于備用狀態:是 否再評估結論:實施鎮靜 繼續準備,擇期實施鎮靜 不實施鎮靜時間:用藥輸液用藥輸液出量術中監測脈搏/血壓mmHg200圖例 180收血壓 160舒張壓 140 脈搏 120自主呼吸 100鎮靜開始 80手術開始 60手術結束V 40SPO2% 19、20 標記備注離室時意 識: 生命體征: 分 疼痛: 分 惡心嘔吐: 分 行走: 分 手術出血: 分 皮膚異常:無有 離室評分: 分手術者: 鎮靜醫師: 護士: 時間: 年 月 日 時 分附件3:離室標準離室評分標準(評分9分方能離開觀察室)生命體征術前值的20內 2分術前值的2040內1分術前值的40內 0分惡心嘔吐可耐受,無需治療 2分藥物治療后好轉 1分需反復治療 0分疼痛(VAS)輕度(13分) 2分中度(46分) 1分重度(7分) 0分手術出血無需更換敷料 2分最多更換2塊敷料 1分需要換3塊以上敷料 0分行 走步態穩定、無眩暈 2分需攙扶 1分不能行走、眩暈 0分附件4:常用中深度20、鎮靜藥物使用及注意事項:藥物小兒成人老年人注意事項咪達唑侖 g;10-15min產生鎮靜作用,30min達高峰。靜脈注射初始劑量為0.02-0.05 mg/kg;如果進一步加深鎮靜,3-5 min后給予初始量的25%;每次給藥不超過2.0mg;總劑量不超過5mg,1-2min內起效,作用時間持續30-60min靜脈注射初始劑量為0.02-0.03 mg/kg;如果進一步加深鎮靜,3-5 min后給予初始量的25%;每次給藥不超過1.0mg;總劑量不超過3.5mg1.所選用鎮靜劑以小劑量起用,不滿意再酌情追加劑量,注意用藥個體化。老年人用藥應酌減,遞進式加深鎮靜深度。2.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特別21、是小兒,檢查完畢使患兒平臥,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并觀察至蘇醒。3.術中應嚴密監測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用藥場所需配備必需的急救藥品及面罩吸氧設施,遇到緊急情況可及時處理。4.深度鎮靜時,應使患者常規吸氧,應當具備行緊急氣管插管的條件和能力。整個過程應由專業麻醉醫師和技術熟練的檢查檢查醫師共同進行,可縮短操作時間,減少危險發生率。芬太尼(僅限于有創檢查/時使用)1g/kg/dose;總量不超過4 g/kg1-2g/kg緩慢靜脈推注(時間大于12分鐘),1-2min內起效,作用時間持續30-60min在成人劑量基礎上酌減1/2-1/3劑量瑞芬太尼2-12歲兒童用藥與成人一致,2歲以下兒童22、不推薦使用。0.5-1g/kg的初始劑量靜推,靜推時間應大于60秒,1分鐘可達有效濃度,作用持續時間僅510分鐘在成人劑量基礎上酌減 1/2-1/3劑量依托咪酯0.1-0.2 mg/kg 緩慢靜脈推注(時間大于 30-60s),1min內起效,作用時間持續6-10min在成人劑量基礎上酌減1/3-1/4劑量丙泊酚負荷劑量1-1.5 mg/kg; 每3-5min 靜注或50-15g/kg/min持續注入(1月以下小兒禁用)負荷劑量0.5-1mg/kg ;每35分鐘可重復應用,30s-1min起效,作用時間持續5-10min在成人劑量基礎上酌減1/2-1/3劑量氯胺酮靜脈注射:0.25-0.5mg23、/kg 肌肉注射:2-5 mg/kg口服:在鎮靜前30min可混合可樂及其他飲料口服,6-10 mg/kg5.蘇醒后仍需觀察30-60min,需家屬陪同,術后當天避免單獨外出,以免發生意外水合氯醛口服:8mg/kg或按體表面積250mg/m2,最大限量為500mg,灌腸:25mg/kg,極量每次為1g, 15min左右起效,鎮靜持續30-50min維持時間基于正常的藥物消除(如:非老年患者肝、腎功能正常)藥物說明成人劑量小兒劑量注意事項納洛酮拮抗阿片受體激動劑,靜注后1-3分鐘產生最大效應,持續45分鐘,本品存在明顯個體差異。靜脈用:0.4mg-2mg如未獲得滿意效果,每隔2-3分鐘可重復給藥24、。首次糾正呼吸抑制后,應每隔2-3分鐘,靜脈注射0.1mg-0.2mg,直至產生理想的效果。靜脈用:小兒靜脈注射的首次劑量為0.01mg/Kg,如未取得滿意效果,則給予0.1mg/Kg;如不能靜脈注射,可分次肌肉注射。首次糾正呼吸抑制后,應每隔2-3分鐘,靜脈注射0.005mg-0.01mg,直至產生理想的效果。如果長期使用阿片類藥物可出現戒斷癥狀及情感的變化甚至肺水腫。因某些阿片類藥物持續時間可能超過本藥,應對患者持續監護,必要時應重復給予本品。氟馬西尼拮抗苯二氮卓類藥物,為苯二氮卓類選擇性拮抗藥部分對抗鎮靜作用,0.1-0.2 mg 靜注;總量不超過1 mg。初始劑量為15s內靜脈注射0.25、1-0.2mg。如果首次注射后60s內清醒程度未達到要求,則追加0.1mg,必要時可間隔60s后再追加一次,直至最大總量1mg,通常劑量為0.3-0.6mg。完全對抗鎮靜作用,0.2 mg 靜注,必要時追加;總量不超過3mg。可有鎮靜反跳作用;長期應用苯二氮卓類藥物可導致戒斷癥狀,并有誘發癲癇的可能。長期應用苯二氮卓類藥物的癲癇病人不宜使用氟馬西尼拮抗。附件5:常用鎮靜評分標準:Ramsay評分法、RASS評分法:Ramsay評分分數表現1煩躁不安2清醒,安靜合作3嗜睡,對指令反應敏捷4淺睡眠狀態,可迅速喚醒5入睡,對呼叫反應遲鈍6深睡,對呼叫無反應注:中度鎮靜時以2-4分為宜;深度鎮靜時以不26、超過5分為宜。Rass評分表+4有攻擊性有暴力行為+3非常躁動試著拔出呼吸管、胃管或者靜脈點滴+2躁動焦慮身體激烈移動,無法配合呼吸機+1不安焦慮焦慮緊張但身體只有輕微的移動0清醒平靜清醒自然狀態-1昏昏欲睡沒有完全清醒,但可保持清醒超過10秒-2輕度鎮靜無法維持清醒超過10秒-3中度鎮靜對聲音有反應-4重度鎮靜對身體刺激有反應-5昏迷對聲音及身體刺激均無反應附件6:中深度鎮靜呼吸、循環、ASA分級風險評估表:呼吸困難評級級別癥狀0級無呼吸困難癥狀I級能較長距離緩慢平道走動,但賴于步行II級步行距離有限制,走一或二條街后需要停止休息III級短距離走動即出現呼吸困難IV級靜息時也出現呼吸困難根據27、正常步速、平道步行結束后觀察:I或II級可實施鎮靜;III級慎重實施鎮靜;IV級不予鎮靜。鎮靜前肺功能的估計簡單易行的肺功能估計方法有:測胸腔周徑法:測量深吸氣與深呼氣時,胸腔周徑的差別,超過4cm以上者,提示無嚴重肺部疾病和肺功能不全。測火柴火試驗:患者安靜后,囑深吸氣,然后張口快速呼氣,能將置于15cm遠的火柴火吹熄者,提示肺儲備功能好,否則提示肺儲備低下。估計手術后并發肺功能不全的高危性指標(必要時)肺功能監測項目正常值高危性值肺活量(VC)2.443.47L1.0L第1秒時間肺活量(FEV1)2.83L0.5L最大呼氣流率(MEFR)336288L/min100 L/min最大通氣量(28、MVV)82.5104L/min50 L/min動脈血氧分壓(PaCO2)1013.3kPa7.3 kPa動脈血CO2分壓(PaCO2)4.76.0 kPa6.0 kPa心臟功能的臨床評估體力活動試驗:根據患者在日常活動后的表現,估計心臟功能。主要評估方法有以下幾種。心臟功能分級表心功能屏氣試驗臨床表現心功能與耐受力I級30s以上普通體力勞動、負重、快速步行、上下坡,不感到心慌氣短心功能正常II級2030s能勝任正常活動,但不能跑步或較用力地工作,否則心慌氣短心功能較差。鎮靜處理恰當,鎮靜耐受力仍好III級1020s必須靜坐或臥床休息,輕度體力活動后即出現心慌氣短心功能不全。鎮靜前準備充分,鎮29、靜中避免任何心臟負擔增加IV級10s以內不能平臥,端坐呼吸,肺底啰音,任何輕微活動即出現心慌氣短心功能衰竭。鎮靜耐受力極差,手術必須推遲I或II級可實施鎮靜:III級慎重實施鎮靜;IV級不予鎮靜。ASA體格情況評估分級表分級評估標準I健康患者II輕度系統性疾病,無功能受限III重度系統性疾病,部分功能受限,但未喪失工作能力IV重度系統性疾病,喪失工作能力,且經常面臨生命危險V瀕死患者,不論手術與否,在24小時內不太可能存活I或II級可實施鎮靜;III級慎重實施鎮靜;IV及以上不予鎮靜。附件7:中深度鎮靜治療工作流程休息室病房出院檢查或手術結束調節鎮靜方案評估患者生理參數持續監護患者生命體征和氣道情況患者和家屬不同意實施鎮靜患者和家屬同意適合鎮靜不實施鎮靜存在鎮靜禁忌鎮靜前評估鎮靜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