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區吳家井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開征求意見版)(15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48105
2025-04-22
15頁
2.69MB
1、涼州區吳家井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開征求意見版吳家井鎮人民政府二二五年四月 規劃范圍吳家井鎮行政轄區,總面積為42.38平方公里。規劃期限2021-2035年。1規劃范圍和期限2目標愿景突出綠色農業優勢的吳家井集聚田園生態融合發展的吳家井引導鎮村融合發展的吳家井依托吳家井鎮特色露地蔬菜、馬鈴薯種植、集中規模養殖,將吳家井鎮建設成為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吧鷳B種養殖魅力吳家井”一心:以鎮政府駐地為主的鎮域綜合服務中心。一軸:沿S315的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軸,串聯全鎮重要發展節點,以實現區域聯動作用。兩片區:現代農業發展區、中心綜合服務區。3優化國土空間總體格局 構建“一心、一軸2、兩片區”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4嚴格底線約束管控城鎮開發邊界劃定吳家井鎮城鎮開發邊界面積217.59公頃,均為城鎮集中建設區耕地、永久基本農田吳家井鎮耕地保護目標為2721.36公頃,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不低于2484.10公頃 堅持底線思維,嚴格落實上位規劃劃定的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等控制線。5全域空間分區管控將全鎮域劃分為農田保護區、生態控制區、城鎮發展區、鄉村發展區4類主導用途分區。6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保數量。落實耕地保護責任體系,確保規劃期末全鎮耕地保護目標不低于2721.36公頃增質量。堅持耕地數量和質量保護并重,多措并舉保護提升耕地質量和產能。重生態。逐步強化耕地生態功能3、,減輕和防御各種農業自然災害,增強土壤水分涵養,切實保護和改善農田生態環境。落實耕地三位一體保護堅持節水優先,堅持“以水定規模、以水定產業、以水定結構”,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把節水措施貫穿于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挖潛農業節水潛力,優化農業種植結構。規劃到2035年,全鎮用水總量控制指標以上級下達指標為準。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持續提升造林綠化水平。堅持保護與發展相結合的原則,嚴格保護林草資源,鞏固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合理保護利用林草資源7鎮村體系及生活圈構建鎮政府駐地鎮區七星村中心村吳家井村、新建村4、四方墩村一般村 構建“鎮區中心村基層村”三級鎮村等級體系 構建“鎮級中心村基層村”三級生活圈體系吳家井鎮位于戈壁田園風貌區,綜合所處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為研究基底,通過體現大漠邊城的邊塞風格要素特征,展現城鎮與大地田林相互依存的的風貌格局,塑造簡潔明快的現代小鎮風貌。尊重鎮區原有建筑布局特征,形成整體和諧統一的空間肌理,保證鎮區原有的空間尺度及建筑風貌,避免采用與本地建筑風格及周邊環境明顯不協調的體量與形式,使小城鎮建設始終具有歷史性及傳承性,同時又展現一定的時代精神風貌,形成水、居、田相互融合的特色風貌。8城鄉景觀風貌引導以七星村、吳家井村、新建村三個村為節點,沿線村莊為輻射帶動對象,對房5、前屋后、道路兩旁、村莊周邊、田間地埂開展造林綠化,因地制宜地打造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小綠地,利用特色優勢農業資源,塑造特色農業景觀節點,豐富和提升村容村貌。魅力空間塑造村鎮景觀風貌9產業布局緊緊圍繞“三大特色產業帶”建設,著力培育“10+N”特色產業體系,在確保糧食安全前提下,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業發展布局,以實現吳家井鎮農業現代化為目標,發展以小麥、玉米、馬鈴薯等為主的大田種植,以高原夏菜、鮮食葡萄等為主的特色種植,以牧原核心種豬、“漢和?!睘橹鞯囊幠pB殖,將吳家井鎮打造成為特色種養殖示范基地。特色產業種植區集中養殖師范區農旅融合發展區構建“一心一帶四區”的產業空間結構。產業發展定位6、 產業空間結構農副產品加工區產業發展核心省道S315形成現代產業發展帶10區域基礎設施布局 道路交通規劃公路系統規劃加強與S315、X155的快速聯系,改造提升Y356段道路寬度至8m,實現全鎮縣鄉等級以上道路全覆蓋。對現狀縣道進行改建升級,以提高路面等級為主。加快鎮區之間公路改造,實現鎮與各村交通便捷,農村公路有序提升改造,提升全鎮公路路網整體服務水平。村莊道路結合四好農村路、農村道路暢通等工程,強化農村公路規劃建設,有序推進鄉鎮通三級及以上公路建設、老舊縣鄉道改造;以自然村組為重點,改造與建設鎮村間公路,實現所有自然村組道路硬化全覆蓋。綜合防災規劃消防設施:規劃新建吳家井鎮專職消防隊,負責7、全鎮消防安全。通往農村居民點的主要道路應滿足消防車凈寬4米的通行要求??拐鹨巹潱嚎拐痼w系逐步提高綜合抗震能力,在遭受一般地震災害時,對建筑物破壞不大,人身安全能得到保障,生命線系統不遭受破壞。防洪規劃:嚴守河道洪澇風險控制線,嚴禁侵占行洪排澇通道,加固河道護坡,提高河道行洪能力,保證汛期洪水安全排出。公共安全衛生規劃:依托鎮區衛生院,設置疫情防控機構,加大衛生應急物資儲備,同時設置衛生公共安全疏散專用通道,發生重大公共衛生安全事件時,充分利用備用空間,集聚優質醫療資源,提供醫療衛生服務。11區域基礎設施布局 公用基礎設施規劃提高污水處理率及再生水利用供水安全清潔能源供暖高標準環衛可靠電網郵政通8、信12國土綜合整治目標:進一步提高全鎮耕地質量和農業現代化水平,確保產業轉型升級。措施:繼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農用地土壤生態環境目標:合理控制城鄉建設用地總規模,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節約集約用地,優化農村建設用地布局。措施:引導城鄉低效建設用地盤活利用推進城鄉建設用地整理目標:流域生態功能得到有效恢復,全域生態修復格局逐步構建。農用地整治建設用地整治生態保護修復措施:實施水土保持生態治理工程推進國土造林綠化13鎮區規劃 空間結構規劃確定“一心(鎮政府為主的綜合服務中心)一軸(以S315構成的城鎮發展軸)、兩片區(綜合服務區、生活服務區)”的空間布局結構。14規劃實施保障嚴格落實規劃監督管理辦9、法全面實施規劃評估調整機制健全完善公眾監督機制嚴格落實武威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監督管理辦法,以“三線”管控作為國土空間管控的底線,對全鎮土地使用和各項建設進行監督管理、控制和違法行為查處;嚴格落實和完善規劃目標管理責任制,強化管理監督。定期評估制度定期評估規劃主要目標、空間布局、重大工程及項目等執行情況及村莊分類的落實情況。因全鎮發展戰略和布局做出重大調整及國家、省、市級重大項目落實等確需修改規劃的情況,報請 原批準機構同意后依法依規進行申報審批。健全完善公眾監督的長效機制,鼓勵公眾、村民多層次參與規劃實施監督健全完善公眾監督長效機制,引導公眾、村民多層次參與規劃實施監督,調動媒體輿論力量進行宣傳,廣泛發動社會團體、相關機構和專家學者等社會力量參與到國土空間規劃監督管理,提高社會對國土空間規劃的認知,推動社會團體參與國土空間規劃過程實施監督的規范化、常態化和制度化。納入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做好鎮級國土空間規劃成果的信息化管理,納入全市統一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