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比例的認知和分析(4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54724
2022-07-18
4頁
164.06KB
1、 建筑比例的認知和分析班級 建筑學1104 姓名 王子瑞 學號110110403摘要 從古至今,建筑一直是人類文明最重要的產物,也是人類文明的載體,威特魯威在建筑十書中提到的“實用、堅固、美觀”的三要素也一直是古往今來的建筑所遵循的原則。人類在設計建筑時,對美觀的追求和探索也從來沒有停止過,無論是繪畫、雕塑還是建筑,其美感的基礎都是要建立一套和諧的秩序,并在此秩序的基礎上產生一定的變化,才能給人美的視覺享受,這就涉及到了建筑形體的比例問題,本文將從比例的概念、起源、關于建筑立面比例的研究等幾個方面探討對于建筑中比例的認知和分析。 比例的概念和起源 所謂比例,是指物體局部本身和整體之間存在著的一2、種倍數關系,并且物體的每一個部分也與其他部分存在一種倍數關系。建筑形體處理中的“比例”,一般包含兩個方面的概念:一是建筑整體或它的某個細部本身的長、寬、高之間的大小關系;二是建筑物整體與局部或局部與局部之間的大小關系。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人因為文明的發展,逐漸開始掌握了幾何學、天文學、數學等學科,比例的概念也從中發展而來。在這樣的背景下,埃及人創造了奇跡般的胡夫金字塔,胡夫大金字塔底角不是60,而是5151,從而發現每壁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其高度的平方。另外,塔高與塔基周長的比就是地球半徑與周長之比,因而,用塔高來除底邊的2倍,即可求得圓周率。黃金分割最早記錄在公元前6世紀,關于黃金分割比例的3、起源大多認為來自畢達哥拉斯學派。當時的他們認為數的原則統帥著自然萬物,畢達哥拉斯學派發現1:1.618或者1:0.618這種固定的比例十分優美,而且經常出現在自然界及人體之中,因而被稱之為黃金分割。黃金分割具有嚴格的比例性、藝術性、和諧性,蘊藏著豐富的美學價值,這一比值能夠引起人們的美感,被認為是建筑和藝術中最理想的比例。建筑師們對數字0.618特別偏愛,無論是古埃及的金字塔,還是巴黎的圣母院,或者是近世紀的法國埃菲爾鐵塔,希臘雅典的巴特農神廟,都有黃金分割的足跡。古希臘的柱式對后世影響極大,柱式的比例也參考了人體之美。開始沒有對稱的規則,他們就探索用什么方法能使柱子是與承受載荷并具有公認美觀4、的外貌。他們試著測量男子的腳長,把它和身長來比較,結果發現男子的腳長是身長的六分之一,于是他們就把同樣的原則搬到柱子上來,以柱身基座厚度的六倍作為包括柱頭在內的柱子的高度。這樣,多立克式柱式就在建筑物上開始顯出男子身體比例的剛勁和優美。所以多立克柱式的特點就是穩重,粗獷。在男性柱多利克之后,他們想要建筑一座不是給男身阿波羅而是獻給優雅的狄安娜的神殿時,腳長便改為用窈窕女子的尺寸。為了顯得更高一些,首次把柱子的厚度做成高度的八分之一。他們在柱頭上放上盤蝸飾,像卷發一樣從左右兩側垂下。這變成了第二種柱式,即愛奧尼亞柱式。第三種柱式是科林斯柱式,是對少女窈窕體態的模仿。 對于現當代建筑比例的研究在現5、代建筑中,也有很多建筑師追求著數學和幾何方面完美的一致性,例如現代著名的建筑大師柯布西耶。薩夫伊別墅又如荷蘭德爾佛特技術學院禮堂,雖然沒有諸如柱廊、蓋盤等西方古典建筑形式的比例關系,而是緊密地結合功能特點,大量暴露了觀眾廳傾斜的形體輪廓,較自然地顯示出大尺度的體量。另外,在橫向劃分與豎向劃分的體量中,細部尺度處理得當,使整個建筑造型異常敦實有力。日本九州大學會堂,是以較大體量組合的,其體量之間若不加以處理,則會導致整體尺度比原有的尺度感要小。但是,由于該建筑在挑出部分開了一排較小的窗洞,對比之下粗壯尺度的體量被襯托出來。加之入口處的踏步、欄桿等處理得當,使得建筑物的形體顯得異常雄偉有力。對于中6、國傳統建筑立面比例的研究 北宋喻皓在木經中說“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為上分,地以上為中分,階為下分?!狈从吃诮ㄖ⒚嫔霞瓷戏譃槲蓓敚蟹譃槲萆?,下分為臺基,構成了單體建筑立面的三大組成部分。中國古代建筑立面構成中, 最具幾何特性的是由柱子和與柱頭穿插卯接的橫向方木組成的框架單元 間。宋式結構, 無論是廳堂結構, 還是殿堂結構的大木作, 柱頭只由一橫木搭接, 稱為闌額, 闌額上皮與柱頭平, 補間護斗是直接立在闌額之上。清式的作法則是在較大的建筑物上, 有用上下兩層額仿的. 位于上面的為大額仿, 位于下面的則稱為小額仿,大小額杭之間立有由額墊板, 大額仿的上皮與柱頭平, 其上再加一層平板杭, 仿上安置各攢斗拱 。以柱子的高為H , 兩柱中線的間距為開間的寬度W,不難發現, 中國古代建筑的立面柱架的比例總呈現以下關系: 1 : 2 H : w 2。樓閣建筑也是如此, 不論建筑高幾層, 每層的柱額高度如何遞減, 立面柱架主要開間的高寬比總是維持以上的比例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