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路基施工方案編制辦法(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57611
2022-07-18
6頁
58KB
1、鐵路路基填筑試驗段施工方案目 錄1、編制依據2、工程概況 2.1概況 2.2段的設置3、試驗段的目的和范圍 3.1試驗段的目的 3.2試驗范圍4、施工人員、機械設備及測量、檢測儀器、設備投入情況 4.1參加施工人員進行進行情況 4.2投入試驗段施工的機械設備 4.3測量、檢測儀器設備配備5、路基試驗段的施工準備 5.1測量工作 5.2開挖排水溝 5.3基底處理 5.5棄土場選擇 5.6填前碾壓 5.7斷面復測6、填筑施工方法 6.1填料來源和挖運方法 6.2工藝概述 6.3土控制 6.4埋設沉降樁 6.5攤鋪整平 6.6碾壓 6.7壓實檢測7、試驗成果8、施工進度安排9、質量保證措施10、安全2、保證措施11、環保措施1編制依據2工程概況2.1、概述2.2、段的設置3、試驗段的目的和范圍3.1、試驗段的目的3.2、試驗范圍4、施工人員、機械設備及測量、檢測儀器、設備投入情況4.1、參加施工人員進場情況4.2、投入試驗段施工的機械設備4.3、測量、檢測儀器設備的配備5、路基試驗段的施工準備5.1、測量工作5.2、開挖排水溝5.3、基底處理5.4、填料選擇和室內試驗5.5、棄土場選擇5.6、填前碾壓5.7、斷面復測6、填筑施工方法6.1、填料來源和挖運方法6.2、工藝概述6.3、土控制6.4、埋設沉降樁6.5、攤鋪整平6.6、碾壓6.7、壓實檢測7、試驗成果8、施工進度安排9、質量保證措施3、10、安全保證措施11、環保措施為確保高速鐵路路提填筑質量,為后續大面積施工提供可靠的資料及相應的沉降參數,避免盲目來源的損失,找出適合本地區施工的最佳施工方案,直到全線施工,特編制本方案。1、 編制依據1.1、鐵道部頒布新建時速200客貨共線鐵路設計暫行規定;1.2、鐵道部第二勘察設計院,改建鐵路浙贛線電氣化工程提高速部分路基設計對施工的技術要求;1.3、鐵道部頒布鐵路路基施工規范(TB10202-2002);1.4、鐵道部頒布鐵路路基設計規范(TB10001-99);1.5、鐵道部頒布鐵路工程土工試驗方法;1.6、鐵路改造提速工程施工圖設計;1.7、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的相關文件通4、知。2、工程概況2.1、概述鐵路電氣化提速改造工程第八合同 段有關單位如下:建設單位:鐵路局浙贛線電氣化提速改造工程建設指揮部設計單位:第二勘察設計院監理單位:鐵路學院建設監理科技公司施工單位:集團有限公司本標段起里程K141+000K174+000,全長33,管段內現有4個車站,改造后保留3個車站,封閉1個車站。本標段內有15個雙線繞行路段,均為新建線路,改造后的路基標準高(開通時速達200/h)曲線半徑大,符求。提速改造主要項目為:路基加寬、繞行地段新建路基、新建橋涵及改造、軌道新浦、換岔、線路拔移及部分站場房屋電力等相關配套工程。在線路開通且路基穩定后,安排在標段工程竣工前更換無縫線路。5、本標段路基土石方155萬m3,其中填方69萬m3,挖方96萬m3。主要技術標準鐵路等級:1級正線數目:雙線限制坡度:7.2最小曲線半徑:新建地段3500m,困難地段2800m,個別地段2200m。牽引種類:電力到發現有效長度:850m;根據本標段目的前施工圖到位情況以及征地拆遷、取土場、現場交通、水電情況等綜合分析比較,將試驗段定在K163+230K163+430,全長200m,該地段原地貌為葡萄園、草莓地等經濟作物區,填筑范圍內設計無涵渠、通道等構筑物時連續、完整的優勢。地質情況:本標段基本位于金 盆地,地質土層子上而下依次為: 種植土、淤泥質粘土,層厚0.10.5m; 黏土,黃褐色加灰色,6、硬塑,層厚1.23.0m 粉砂,黃褐色,中密,飽和,加薄層黏土;層厚1.53.5m 黏土,青灰色,軟硬塑地下水埋深0.52m該段路基設計本地質及地表情況能代表地區路基填方施工的特點。該段路基設計基本情況為:路基頂寬12.1m,平曲線半徑3500m,縱坡為6.0,平均填高3.5m。設計路提本填筑995m3,基床底層填筑5268m3,換填滲水性材料3750m3,挖除松土3750m3,總填方量為10013m3. 確定本地區經濟合理的填料,選擇滿足施工要求的壓實機具、所用填料及壓實條件下合理遍數和施工最佳控制含水量等工藝參數,選定經濟、合理、準確地檢測手段。 驗證鐵道部頒發新建時速200km客貨共線鐵7、路設計暫行規定,為今后的鐵路建設積累測數據。3.2試驗范圍基床底層(基床下部1.9m范圍內)填筑的施工工藝(含檢測手段);基床以下部分路提本填筑施工工藝(含檢測手段); 路基基底沉降觀測和路基面沉降觀測。4、施工人員、機械設備及測量、檢測儀器、設備投入情況4.1、參加施工人員進場情況、管理、技術、質檢、檢測人員已全部到位,人員名單及相關資料見表1:略生產工人參加試驗段施工的生產工人有工班長楊俊鵬和14名機械、汽車司機,均已經到位。4.2投入試驗段施工的機械設備試驗段路基填筑主要采用挖掘機開挖土方,自卸車裝運土方,推土振動式壓路機碾壓,平地機修整填筑表面。所需機械設備見表2。投入試驗段施工機械表8、表2 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狀態備注1、 挖掘機PC-200臺1良好2、 振動壓路機Y18D臺2良好3、 推土機TY235173KW臺1良好4、 自卸車CXZ18JHL12t良好5、 平地機PY180A138KM臺1良好6、 灑水車CA10B,8000L輛1良好4.3、測量、檢測儀器設備的配備(見表3)測量。檢測儀器設備表表3序號儀器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1、 全站儀瑞士Leica TC702套1合格2、 水準儀南京1002廠DS3E臺1合格3、 水準尺3m木尺把1合格4、 水準尺5m鋁合金尺把1合格5、 K30平板載荷儀YB-150,300mm1套 合格6、 核子密度濕度儀日產MC-3 19、臺合格7、 重型動力觸探儀N63.5套1合格灌沙筒150mm個1合格案秤格AGT-10套1合格5、路基試驗段的施工準備5.1、測量工作根據設計院的釘樁資料進行施工復測,恢復線路中間樁位,加密水準點,測量路基橫斷面,放積水。5.2、開挖排水溝沿著地表線挖出排水溝,排出原地面積水,溝深80cm,并每隔100cm在路基兩側對稱的開挖集水積水。5.3、地基處理根據地質資料和基底輕型動力原位測試結果(按照設計文件松軟土地基承載力0150kPa),本段試驗路基在填筑前需進行 基地處理。根據設計文件及現場實際情況,需要 cm厚的種植土機淤泥質黏土,然后換填合適填料。5.4、填料選擇和實內試驗經過詳細調查,本10、標段內的利用方主要為砂黏土,屬B組填料,滿足新建時速200km客貨共線鐵路設計暫行規定、鐵路路基施工規定及其他相關規范、標準的要求。(基床)組填料或改良土;路提本體填筑選擇A、B組填料及C組填料中的塊石、碎石、樂石等填料)根據土石方調配方案,試驗段土源定于K162+820K163+ 段路基挖方。對填方土進行取樣后,分別進行顆粒篩分、土壤液、塑限、自由膨脹率、標準擊實等試驗以鑒定指導現場施工的相關指標。根據取樣檢測表明,該土源為B組填料。(詳見編號為T2004-02-001、T2004-02-002K162+82)線路經過處的山坡挖方,對該挖方段進行表土清理、樹根挖除、清理非適用材料的工作,(該11、取土場已經中心實驗室取樣實驗土質滿足填方要求,土源土樣各種試驗記錄、報告齊全)。根據土石方調配土方案,試驗段土石開挖由K162+9609 圖1 工藝流程圖往K163+040方向倒退開挖。施工便道利用K162+020K164+800處的既有機耕道,并用碎石土修整既有路面。現場施工用電采用自備75kW發電機一臺,施工用水由線路左側河道內接入。6.2工藝概述6.2.1基地換填挖掘機挖土,自卸汽車運送至棄土場,推土機整平。棄土場綠化。6.2.2路基填筑挖掘機挖裝,自卸汽車運輸,按放樣寬度及松鋪厚度控制土量,檢查含水量,含水量適宜時平,松鋪厚度及平整度符合要求后用壓路機按規定碾壓。按以往施工經驗,一般碾12、壓三遍后 開始檢測壓實度,之后每增加一次壓實度,直至達到要求的壓實度。6.3卸土控制填筑前首先放出線路中樁和填筑邊線,每10m釘出邊線木樁,為保證路基邊緣的壓實度,邊線延長米范圍內的卸土車數,以達到控制松鋪厚度的目的。6.4埋設沉降樁開挖基地經碾壓檢測合格后,按20m間距在線路上埋設沉降觀測樁,埋設位置分別為K163+240、K163+300、K163+320、K163+340、K163+360、K163+380中心處。沉降觀測樁由沉降底板、測桿、套管、套管接頭、套管蓋板、測桿頭組成。沉降板由 成,尺寸為500mm*500mm*30mm,用C15 砼-預制。測桿采用40mm鋼管制成,一端為外絲13、,另一端為內絲,每根長為50cm,管。工作原理;埋在地表的沉降底板隨地基沉降而下沉,通過連接在上面的測桿的傳遞測量其高程,測桿高程減去桿長既每次沉降差就是地表沉降值。6.5、攤鋪整平本試驗段中基底換填滲水土、路提本體及機床底層填料均采用同一種填料。首先檢查填料的含水量與其最佳含水量之差不超過2時立即予以攤鋪整平,本次試驗段按松鋪厚度30、40、50分別進行試驗。填料的攤鋪采用圖推土機,保證每一填層的平整度及層厚的均勻,攤平過程中不段用鐵鍬挖洞檢查松鋪厚度。筑時均須形成24的人字形橫坡,有困難時可在基床底層逐步形成。在相鄰兩區段上下倆層填筑接頭處須錯開不小于3m的距離。在沉降觀測樁周圍1m范圍內14、的路基平。6.6碾壓攤鋪整平后,松鋪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符合要求既開始碾壓。本試驗段采用18T(激振力為36臺,兩臺壓路機以中線為界,各壓半輻路基寬度,分別記錄各自的碾壓遍數及碾壓速度。碾壓時采取從兩側向中心的順序,縱向進退式碾壓,行與行輪跡重疊0.20.3,橫向同層接 ,相鄰兩區段縱向重疊1.01.5m以保證無漏壓、無死角,確保碾壓的均勻性。碾壓方法為:靜壓一遍,弱振碾壓一遍,強振碾壓26遍(同步檢測結果定),弱振碾壓一遍,最后再靜壓一遍消除輪跡。既:靜壓弱振強振弱振靜壓。碾壓行駛速度開始時用慢速(宜為2-3/h),最大速度不超過4/h。6.7壓實檢測1、對不同填層厚度,不同碾壓遍數的檢測數15、據進行整理分析,繪出碾壓遍數與K30值和孔隙率n值變化曲線關系圖,確定出不同填層厚度的合理碾壓遍數。2、對不同填層厚度的合理碾壓遍數進行技術經濟分析比較,確定最優的填層厚度和碾壓遍數。3、根據沉降觀測結果計算整理觀測數據,繪制填筑日期與沉降量的關系曲線圖,以評估工后沉降設計要求。4、將以上各種施工記錄和檢測數據加以歸納總結,寫出試驗報告,報監理站和業主代表審查 。8、施工進度安排詳見表1 施工進度表9、 質量保證措施1、 樹立“百年大計,質量第一”思想,貫徹執行ISO9000系列標準,加強對施工過程的控制表。2、 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專業培訓,健全崗位責任制,由技術熟練、經驗豐富的職工從事技術精度16、高的工序或操作。3、 根據不同工藝特點的技術要求,選用滿足施工要求的機械設備,健全各項機械管理制度,最佳使用狀態。 4、 各級技術人員應經常深入現場,對施工操作質量進行巡查檢查,現場技術人員對施工全過程。10、 安全保證措施1、 本著“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這一原則,提高安全意識,健全施工現場意外傷害應急預案。2、 確保機械設備安全操作規程,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必須遵循設備的操作規程,機械操作人員和機械有相應的特殊工種上崗證書,嚴禁無證上崗,嚴禁機械、設備帶病和違章作業。11、環保措施1、在干燥季節,土石方運輸及填筑施工時,要配備灑水車對施工便道、路基作業區進行灑水輸過程中,要跨越地方瀝青(混凝土)路面時的,對運輸車輛的車斗加設擋土板,并用彩條布等掩蓋,以防落土揚塵;運行車;對車輛碾壓的污跡及由車上散落路面的土石,要派人及時清除。2、取土場開挖完畢,宜恢復為農田,不能恢復的則應整平,并設有向外的排水坡,在其上種植以綠化,以防造成水土流失。3、棄土場選位時必須慎重,要綜合考慮對農田、水利、河道、交通的影響。棄土場在封閉前如整平綠化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