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棲霞區鎮村布局規劃方案(2019年)(公眾意見征詢稿)(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493766
2022-07-27
8頁
2.02MB
1、1 南京市棲霞區鎮村布局規劃(2019 版)(公眾意見征詢)2020 年 11 月 3 一、規劃范圍和期限 規劃范圍:棲霞區下轄八卦洲街道、西崗街道、龍潭街道三個涉農街道,規劃范圍總面積 144.63 平方公里(不包含西崗街道、龍潭街道已拆遷部分)。規劃期限:近期至 2022 年,遠期至 2035 年。棲霞區鎮村布局規劃范圍圖 4 二、現狀概況 1、基本情況 規劃范圍內共 21 個社區(行政村),252 個自然村。現狀村莊總戶數約 2.1萬,總人口約 7.0 萬,總村莊建設用地面積約 12.4 平方公里,人均村莊建設用地面積約 176 平方米;西崗街道涉及 1 個社區,8 個自然村,戶數約 02、.06 萬,人口約 0.3 萬,村莊建設用地面積約 0.6 平方公里,人均村莊建設用地面積約 194 平方米;龍潭街道涉及 13 個行政村,206 個自然村,戶數約 1.1 萬,人口約 3.4 萬,村莊建設用地面積約 5.8 平方公里,人均村莊建設用地面積約 173 平方米;八卦洲街道涉及 7 個行政村,38 個自然村,戶數約 1.0 萬,人口約 3.4 萬,村莊建設用地面積約 6.0 平方公里,人均村莊建設用地面積約 178 平方米。棲霞區鎮村布局現狀圖 5 2、現狀特征 棲霞鄉村地區明顯區別于一般的鄉村地區,與城市聯系緊密,具備較好的城鄉融合發展條件。八卦洲街道緊鄰南京主城和江北新區,西崗3、街道緊鄰紫東核心區,與江寧接壤,龍潭街道是寧鎮揚同城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紫東地區的重要發展板塊。從空間面積來看,棲霞鄉村地區占全區總面積的 37%,需進一步做好鄉村聚落空間的保護,延續鄉村肌理,打造城鄉融合發展新樣板??臻g格局示意圖空間格局示意圖 6 三、目標定位與策略 1、目標定位 結合南京市國土空間總體布局和棲霞區現狀城鄉發展格局,以建設“城郊融合示范區、都市田園樣板區”為目標愿景,優化鄉村總體布局,明確鄉村發展策略,完善城鄉公共服務配套,塑造鄉村特色風貌,構建互動融合的城鄉發展新格局。2、分片發展策略 西崗街道:依托緊鄰紫東核心區的區位優勢和現狀美麗鄉村發展基礎,充分挖掘山林、水體、工4、業遺產等特色資源優勢,充分實現城鄉融合發展。八卦洲街道:以生態發展為核心,充分銜接南京主城、紫東地區、江北新區發展要求,注重現有村莊肌理的保護,突出特色農業和生態農業優勢,加強鄉村旅游發展,全面提升鄉村人居環境水平。龍潭街道:結合紫東地區和龍潭新城發展要求,重點優化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布局,提升人居環境品質,全面帶動鄉村地區高質量發展。四、村莊分類原則與布局 1、分類原則 按照江蘇省鎮村布局規劃優化完善技術指南(2019 年版),將村莊劃分為集聚提升類村莊、特色保護類村莊、城郊融合類村莊、搬遷撤并類村莊和其他一般村莊。列入搬遷撤并類的村莊,將結合村莊現狀情況及人居環境整治要求適時開展。7 2、布局5、原則 規劃布局一是落實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河道藍線等底線管控要求;二是滿足重大基礎設施、主要交通廊道、重要市政廊道的建設需求;三是結合土地流量指標等相關內容,在村莊現狀建設、歷史文化、產業發展等基礎上,對村莊進行分類布局。3、村莊布局 本次規劃共涉及棲霞區 252 個自然村,其中集聚提升類村莊 12 個,特色保護類村莊 11 個,搬遷撤并類村莊 102 個,其他一般村莊 127 個。列入搬遷撤并類的村莊,將結合村莊現狀情況及人居環境整治要求適時開展。綜合上位規劃、現行鎮村布局規劃和根據村莊撤并情況預測村莊人口,本次規劃村莊總人口約 6.0 萬人,總村莊建設用地面積約 9.3 平方公里,6、人均村莊建設用地面積約 155 平方米。棲霞區鎮村布局規劃圖 8 五、公共設施配套引導 根據南京市鄉村地區公共設施配套規劃標準(2018 年)要求,規劃按照一級配套、二級配套、基礎配套等進行公配設施引導。六、村莊特色保護與風貌引導 1、特色保護 加強村莊特色塑造,建設與自然山水和諧共生、具有鮮明文化特色、時代特征和地域特點的新型農村社區。棲霞區共規劃 11 個特色保護村,其中歷史文化型 2 個、自然山水型 2 個、產業特色型 3 個、空間特色型 1 個、其他特色型 3 個。歷史文化型:明確保護開發邊界,保留傳統歷史風貌特色,妥善處理好新建住宅與傳統村落的關系。自然山水型:維護水體原生態性,營造7、濱水景觀多樣性。產業特色型:采用園區化模式和多樣化功能復合模式相結合統籌產業布局,注重對旅游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臻g特色型:延續村莊原有空間肌理,營造鄉土風情的地方特色。其他特色型:結合自身特色,突出特色村差異化建設。社區公共設施配套引導圖 9 2、風貌引導 村莊整體格局、風貌特色應遵循現狀地形地貌、保留特色資源,構建連片協同、各具特質的村莊聚落單元,彰顯獨特鄉村聚落價值,延續“山-水-田-村”特色風貌,打造臨山聚落、濱水聚落和平原聚落。臨山聚落:尊重地形地勢,保育生態山體,避免過度建設,保持山體與村莊良好的視覺通廊關系。濱水聚落:結合河流水系肌理,建筑采取靈動自由的空間布局,注重與濱水空間的景觀滲透和融合。平原聚落:在兼顧土地集約建設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道路、水系及農田,形成自然有機的組團布局形態,并構建組團間生態空間,避免兵營式、行列式布局。村莊聚落空間風貌引導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4
1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