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縣紅楊鎮楓華府第一期工程模板專項施工方案(2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494447
2022-07-27
26頁
112.50KB
1、蕪湖縣紅楊鎮楓華府第一期工程模板工程專項施工方案目 錄一、 工程概況1二、 施工準備1三、 模板安裝及拆除工藝3四、 質量標準 12五、 成品保護 14六、 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4七、 模板計算 15八、 應急預案 22一、工程概況工程名稱: 蕪湖縣紅楊鎮楓華府第一期工程工程地址:蕪湖縣紅楊鎮本工程位于蕪湖縣紅楊鎮,為蕪湖縣紅楊鎮人民政府安置房工程。一期由8幢多層住宅樓組成;分別為3#、4#、5#、6#、7#、9#、10#、12#樓,框架結構。建筑面積分別為:3#、4#、5#、6#、7#樓占地面積為:553.04m,建筑面積為:2613.73m。9#、10#樓占地面積為454.48,建筑面積為2、:2222.60m。12#樓占地面積為:681.58 m ,建筑面積為3333.2 m,總建筑面積為:22859.54m住宅樓總高度為:5+1高為16.340米本工程建筑結構的安全等級為2級;建筑場地類別為級;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正常使用年限為50年,上部為框架結構體系,工程抗震設防分類為丙級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丙級,框架抗震等級為4級。建筑耐火等級三級,屋面放水等級為二級。二、施工準備 2.1 材料及主要機具:2.1.1膠合板塊:183092018的多層膠合板 2.1.2支撐系統:樓梯平面支撐: 50100200硬質方楞木,其余均為483.5的不同長度的鋼管,設置水平杠,掃地杠,剪刀撐。 2.3、1.3 脫模劑:油質隔離劑。 2.1.4 工具:鐵木榔頭、活動(套口)板子、水平尺、鋼卷尺、托線板、輕便爬梯、腳手板、吊車等。 2.2 作業條件: 2.2.1 模板設計: 2.2.1.1 確定所建工程的施工區、段劃分。根據工程結構的形式、特點及現場條件,合理確定模板工程施工的流水區段,以減少模板投入,增加周轉次數,均衡工序工程(鋼筋、模板、混凝土工序)的作業量。 2.2.1.2 確定結構模板平面施工總圖。在總圖中標志出各種構件的型號、位置、數量、尺寸、標高及相同或略加拼補即相同的構件的替代關系并編號,以減少配板的種類、數量和明確模板的替代流向與位置。 2.2.1.3 確定模板配板平面布置及支撐4、布置。根據總圖對梁、板、柱等尺寸及編號設計出配板圖,應標志出不同型號、尺寸單塊模板平面布置,縱橫龍骨規格、數量及排列尺寸;柱箍選用的形式及間距;支撐系統的豎向支撐、側向支撐、橫向拉接件的型號、間距。預制拼裝時,還應繪制標志出組裝定型的尺寸及其與周邊的關系。 2.2.1.4 軸線、模板線(或模邊借線)放線完畢。水平控制標高引測到預留插筋或其它過渡引測點,并辦好預檢手續。 2.2.3 模板承墊底部,模板內邊線用13水泥砂漿,根據給定標高線準確找平。外墻、外柱的外邊根部,根據標高線設置模板承墊木方,與找干砂漿上平交圈,以保證標高準確和不漏漿。 2.2.4 設置模板(保護層)定位基準,即在墻、柱主筋上5、距地面58cm,根據模板線,按保護層厚度焊接水平支桿,以防模板水平位移。 2.2.5 柱子、墻、梁模板鋼筋綁扎完畢;水電管線、預留洞。預埋件已安裝完畢,綁好鋼筋保護層墊塊,并辦完隱預檢手續。 三、模板安裝及拆除工藝 3.1.1 單塊就位組拼工藝流程:搭設安裝架子第一層模板安裝就位檢查對角線、垂直和位置安裝柱箍第二、三等層柱模板及柱箍安裝安有梁口的柱模板全面檢查校正群體固定 3.1.2 單塊安裝柱模板施工要點: 3.1.2 回先將柱子第一層四面模板就位組拼好。 3.1.2.2 使模板四面按給定柱截面線就位,并使之垂直,對角線相等。 3.1.2.3 用定型柱套箍固定,楔板到位,銷鐵插牢。 3.1.6、2.4 以第一層樓板為基準,以同樣方法組拼第二、三層,直至到帶梁口柱模板。用U形卡對豎向、水平接縫反正交替連接。在適當高度進行支撐和拉結,以防傾倒。 3.1.2.5 對模板的軸線位移、垂直偏差、對角錢、扭向等全面校正,并安裝定型斜撐,或將一般拉桿和斜撐固定在預先埋在樓板中的鋼筋環上,每面設兩個拉(支)桿,與地面呈45。以上述方法安裝一定流水段的模板。檢查安裝質量,最后進行群體的水平拉(支)桿及剪刀支桿的固定。 3.1.2.6 將柱根模板內清理干凈,封閉清理口。 3.1.3 單片預組拼柱模板工藝流程:單片預組拼柱組拼第一片柱模就位第二片柱模就位用角模連接安裝第三、四片柱模檢查柱模對角線及位移并糾7、正自下而上安裝柱箍并做斜撐全面檢查安裝質量群體柱模固定 3.1.4 單片在組拼模板安裝施工要點: 3.1.4.1 單片模板,一柱四片,每片帶一角模。組拼時相鄰兩塊板的每一孔都要用U形卡卡緊。大截面柱模設圓型龍骨時,用鉤頭螺栓外墊蝶形扣件與平板邊肋孔卡緊。設空腹方鋼龍骨時,用定型鋼卡與平面板邊脅長孔卡緊。模板組拼要按圖留設清掃口,組裝完畢要檢查模板的對角錢、平整度和外形尺寸,并編號、涂刷脫模劑、分規格堆放。 3.1.4.2 吊裝就位第一片模板,并設臨時支撐或用鉛絲與柱主筋綁扎臨時固定。 3.1.4.3 隨即吊裝第二片柱模,用陰角模(或連接角模)與第一塊柱模連接呈L形。并用U形卡卡緊模板邊肋與角模8、一翼,作好支撐或固定。 3.1.4.4 如上述完成第三、四片柱模的吊裝就位與連接,使之呈方桶型。 3.1.4.5 自下而上安裝柱套箍,要求同,較正柱模軸線位移、垂直偏差、截面、對角錢。并做支撐,同。 3.1.4.6 以上述方法安裝一定流水段柱模后,全面檢查安裝質量后,并做群體的水平拉(支)桿及剪力支桿的固定。 3.1.5 整體預組拼柱模板安裝工藝流程:組拼整體柱模板并檢查吊裝就位安裝支撐全面質量檢查柱模群體固定 3.1.6 整體預組拼柱模板安裝施工要點: 3.1.6.1 吊裝前,先檢查整體預組拼的柱模板上下口的截面尺寸、對角線偏差,連接件、卡件、柱箍的數量及緊固程度。檢查柱筋是否有有礙柱模的套9、裝,并用鉛絲將柱頂筋先綁攏在一起,以利柱模從頂部套入。 3.1.6.2 當整體柱模安裝于基準面上,模板下口服線后,用四根斜撐或帶有花籃螺栓的纜風繩與柱頂四角連接,另一端錨于地面,校正其中心線、柱邊線、柱模桶體扭向及垂直后,支撐固定。當柱高超過6m時,不宜單根支撐,宜幾根柱同時支撐連成構架。 3.1.6.3 梁柱模板分兩次支設時,最上一層模板應保留不拆,以利于二次支梁柱模板的連接,與接槎通順。3.2 梁模板安裝工藝: 2.2.1 梁模板單塊就位安裝工藝流程:彈出梁軸線及水平線并復核搭設梁模支架安裝梁底楞或梁卡具安裝梁底模板梁底起拱綁扎鋼筋安裝側梁模安裝另一側梁模安裝上下鎖口楞、斜撐楞及腰楞和對拉10、螺栓復核梁模尺寸、位置與相鄰模板連固 3.2.2 梁模板單塊就位安裝施工要點: 3.2.2.1 在柱子混凝土上彈出梁的軸線及水平線(梁底標高引測用),共復核。 3.2.2.2 安裝梁模支架之前,首層為土壤地面時應平整夯實,無論首層是土壤地面或樓板地面,在專用支柱下腳要鋪設通長腳手板,并且樓層間的上下支座應在一條直線上。支柱一般采用雙排(設計定),間距以60100cm為宜。支柱上連固10cm10cm木楞或梁卡具。支柱中間和下方加橫桿或斜桿,立桿加可調底座。 3.2.2.3 在支柱上調整預留梁底模板的厚度,符合設計要求后,拉線安裝梁底模板并找直,底模上應拼上連接角模。 3.2.2.4 在底模上綁扎11、鋼筋,經驗收合格后,清除雜物,安裝粱側模板,將兩側模板與底板連接角模用U形卡連接。用梁卡具或安裝上下鎖口楞及外豎楞,附以斜撐,其間距一般宜為75cm。當粱高超60cm時,需加腰楞,并穿對拉螺栓(或穿墻螺栓)加固。側梁模上口要拉線找直,用定型夾子固定。 3.2.2.5 復核檢查梁模尺寸,與相鄰梁柱模板連接固定。有樓板模板時,在梁上連接陰角模,與板模拼接固定。 3.2.3 梁模板單片預組合模板安裝工藝流程:彈出梁軸線及水平線并做復核搭設梁模支架預組拼模板檢查底模吊裝就位安裝起拱側模安裝安裝側向支撐或梁夾固定檢查梁口平直模板尺寸卡梁口卡與相鄰模板連固 3.2.4 梁模板單片預組合模板安裝施工要點:檢12、查預組拼模板的尺寸、對角錢、平整度、鋼楞的連接、吊點的位置及梁的軸線及標高,符合設計要求后,先把梁底模吊裝就位于支架上,與支架連固并起拱。分別吊裝梁兩側模板,與底模連接。安裝側支撐固定,檢查梁模位置、尺寸無誤后,再將鋼筋骨架吊裝就位,或在梁模上綁扎入模就位??ㄉ狭荷峡诳?,與相鄰模板連固。其操作細節要點同單塊就位安裝工藝。 3.2.5 梁模整體預組合模板安裝工藝流程:彈出梁軸線及水平線并做復核搭設梁模支架梁模整體吊裝就位梁模與支架連固復核梁模位置尺寸側模斜撐固定上梁目口 3.2.6 梁模整體預組合模板安裝施工要點:復核梁模標高及軸線,搭設雙排梁換支架。短向兩支柱間安裝木楞。梁底模長向連固通長木楞13、,以增加底模整體性,便于吊裝。復核預組合梁模的尺寸。連接件、鋼楞及吊點位置,進行試吊。吊運時,梁模上口加支撐,以增加整體剛度。吊裝就位,校正梁軸線、標高、梁模底兩邊長縱楞,與支架橫楞固定。梁側模用斜撐固定。3.3 樓板模板安裝工藝: 3.3.1 樓板模板單塊就位安裝工藝流程:搭設支架安裝橫縱木楞調整樓板下皮標高及起拱鋪設模板塊檢查模板上皮標高、平整度 3.3.2 樓板模板單塊就位安裝工藝施工要點: 3.3.2.1 支架搭設前樓地面及支柱托腳的處理同的有關內容。支架的支柱可用早拆翼托支柱從邊垮一側開始,依次逐排安裝,同時安裝木楞及橫拉桿,其間距按模板設計的規定。一般情況下支柱間距為80120cm14、,木楞間距為60120cm,需要裝雙層木楞時,上層木楞間距一般為 4060cm。 3.3.2.2 支架搭設完畢后,要認真檢查板下木楞與支柱連接及支架安裝的牢固與穩定,根據給定的水平線,認真調節支模翼托的高度,將木楞找平。 3.3.2.3 鋪設定型組合模板塊:先用陰角模與墻模或梁模連接,然后向垮中鋪設平模。相鄰兩塊模板用U形卡滿安連接。U形卡緊方向應反正相間,并用一定數量的鉤頭螺栓(或按設計)與鋼楞連接。亦可用U形卡預組拼單元片模再鋪設,以減少仰面,在板面下作業。最后對于不夠整模數的模板和窄條縫,采用拼縫模或木方嵌補,但拼縫應嚴密。 3.3.2.4 平模鋪設完畢后,用靠尺、塞尺和水平儀檢查平整度15、與樓板底標高,并進行校正。3.4模板拆除施工工藝 3.4 模板拆除的一般要點: 3.4.1 側模拆除: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后,方可拆除。 3.4.2 底模及冬季施工模板的拆除,必須執行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2002)的有關條款。作業班組必須進行拆模申請經技術部門批準后方可拆除。 3.4.3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構件模板的拆除,除執行條的規定外,側模應在預應力張拉前拆除;底模應在結構構件建立預應力后拆除。 3.4.4 已拆除模板及支架的結構,在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等級后方允許承受全部使用荷載;當施工荷載所產生的效應比使用荷載的效應更不利時,必須經核算,16、加設臨時支撐。 3.5 模板拆除的一般要點: 3.5.1 拆裝模板的順序和方法,應按照配板設計的規定進行。若無設計規定時,應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側向支撐,后拆豎向支撐等原則。 3.5.2 模板工程作業組織,應遵循支模與拆模統由一個作業班組執行作業。其好處是,支模就考慮拆模的方便與安全,拆模時,人員熟知情況,易找拆模關鍵點位,對拆模進度、安全、模板及配件的保護都有利。 3.6 樓板、梁模板拆除工藝: 3.6.1 工藝流程: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桿和剪力撐拆除梁連接件及側模板下調樓板模板支柱頂翼托螺旋23m,使模下降分段分片拆除樓板模板、支柱17、拆除梁底模板及支撐系統 3.6.2 拆除工藝施工要點: 3.6.2.1 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桿和剪刀撐,以便作業。而后拆除梁與樓板模板的連接角模及梁側模板,以使兩相鄰模板斷連。 3.6.2.2 下調支柱頂翼托螺桿后,先拆鉤頭螺栓,以使鋼框竹編平模與鋼楞脫開。然后拆下U形卡和L形插銷,再用鋼釬輕輕撬動鋼框竹編模板,或用木錘輕擊,拆下第一塊,然后逐塊逐段拆除。切不可用鋼根或鐵錘猛擊亂撬。每塊竹編模板拆下時,或用人工托扶放于地上,或將支柱頂翼托螺桿再下調相等高度,在原有鋼楞上適量搭設腳手板,以托住拆下的模板。嚴禁使拆下的模板自由墜落于地面。 3.6.2.3 拆除梁底模板的方法大致與樓板模板相同。但拆除18、跨度較大的梁底模板時,應從跨中開始下調支柱頂翼托螺桿,然后向兩端逐根下調,再按條要求做后續作業。拆除梁底摸支柱時,亦從跨中向兩端作業。 3.7 柱子模板拆除工藝: 3.7.1 分散拆除工藝流程:拆除拉桿或斜撐自上而下拆掉 (穿柱螺栓) 或柱箍拆除豎楞,自上而下拆鋼框竹編模板模板及配件運輸維護3.7.2 分片拆模工藝流程:拆掉拉桿或斜撐自上而下拆掉柱箍拆掉柱連接角一側U形卡,分二片或四片拆離吊運片模板 3.7.3 柱模拆除要點: 3.7.3.1 分散拆除柱模時,應自上而下、分層拆除。拆除第一層時,用木錘或帶橡皮墊的錘向外側輕擊模板上口,使之松動,脫離柱混凝土。依次拆下一層模板時,要輕擊模邊肋,切19、不可用撬根從柱角撬離。拆掉的模板及配件用滑板滑到地面或用繩子綁扎吊下。3.7.3.2 分片拆除柱模板時,要從上口向外側輕擊和輕撬連接角模,使之松動。要適當加設臨時支撐或在柱上口留一個松動穿墻螺栓,以防整片柱模傾倒傷人。四、質量標準 4.1 保證項目:模板及其支架必須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其支承部分應有足夠的支承面積。如安裝在基土上,基土必須堅實,并有排水措施。對濕陷性黃土,必須有防水措施;對凍脹士,必須有防凍融措施。 檢查方法:對照模板設計,現場觀察或尺量檢查。 4.2 基本項目 4.2.1 接縫寬度不得大于1.5mm。 檢查方法:觀察和用楔形塞尺檢查。 4.2.2 模板表面清理干凈,并20、采取防止粘結措施。模板上粘漿和滿刷隔離劑的累計面積,墻板應不大于1000cm2;柱、梁應不大于400cm2。檢查方法:觀察和用尺量計算統計。檢查方法 允許偏差 (mm) 項 目單層多層高層框架多層大模高層大模墻、梁、柱軸線位移5353尺量檢查標 高5+2 -555用水準儀或拉線和尺量檢查墻、柱、梁截面尺寸+4 -5+2 -522尺量檢查每層垂直度3333用2m托線板檢查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2222用直尺和尺量檢查表面平整度5522用2m靠尺和塞尺檢查預埋鋼板中心線位移3333 埋管預留孔中心線位移3333中心線位移2222拉線和尺量檢查外露長度+10 0+10 0+10 0+10 0中心線位移121、0101010截面內部尺寸+10 0+10 0+10 0+10 0每層垂直度3333用2m托線板檢查五、成品保護 5.1 預組拼的模板要有存放場地,場地要平整夯實。模板平放時,要有木方墊架。立放時,要搭設分類模板架,模板觸地處要墊木方,以此保證模板不扭曲不變形。不可亂堆亂放或在組拼的模板上堆放分散模板和配件。 5.2 工作面已安裝完畢的柱模板,不準在吊運其它模板時碰撞,不準在預拼裝模板就位前作為臨時椅靠,以防止模板變形或產生垂直偏差。工作面已安裝完畢的平面模板,不可做臨時堆料和作業平臺,以保證支架的穩定,防止平面模板標高和平整產生偏差。 5.3 拆除模板時,不得用大錘、撬棍硬碰猛撬,以免混凝土22、的外形和內部受到損傷。六、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6.1 梁、板模板:梁、板底不平、下撓;梁側模板不平直;梁上下口漲模:防治的方法是,梁、板底模板的龍骨、支柱的截面尺寸及間距應通過設計計算決定,使模板的支撐系統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作業中應認真執行設計要求,以防止混凝土澆筑時模板變形。模板支柱應立在墊有通長木板的堅實的地面上,防止支柱下沉,使梁、板產生下撓。梁、板模板應按設計或規范起拱。梁模板上下口應設銷口楞,再進行側向支撐,以保證上下口模板不變形。 6.2 柱模板: 6.2.1 漲模、斷面尺寸不準:防治的方法是,根據柱高和斷面尺寸設計核算柱箍自身的截面尺寸和間距,以及對大斷面柱使用穿柱螺栓和堅向鋼楞23、,以保證柱模的強度、剛度足以抵抗混凝土的側壓力。施工應認真按設計要求作業。 6.2.2 柱身扭向:防治的方法是,支模前先校正柱筋,使其首先不扭向。安裝斜撐(或拉錨),吊線找垂直時,相鄰兩片柱模從上端每面吊兩點,使線墜到地面,線墜所示兩點到柱位置線距離均相等,即使柱模不扭向。6.2.3 軸線位移,一排柱不在同一直線上:防治的方法是,成排的柱子,支模前要在地面上彈出柱軸線及軸邊通線,然后分別彈出每柱的另一方向軸線,再確定柱的另兩條邊線。支模時,先立兩端柱模,校正垂直與位置無誤后,柱模項技通線,再支中間各柱模板。柱距不大時,通排支設水平拉桿及剪刀撐,柱距較大時,每柱分別四面支撐,保證每柱垂直和位置正24、確。七、模板計算陶辛家苑梁、板、柱模板設計計算書按施工組織設計和工地新采用的支架及模板材料,對實際搭設進行強度與穩定性的驗算:(一)、樓板模板計算模板板面采用15mm高強度組合板,龍骨采用4090方木。1、荷載計算:模板及支架自重 0.14KN/m2新澆砼 25 KN/m3(板厚度選100mm,110 mm、120 mm)鋼筋自重 1.10KN/m2施工人員及機具 2.50KN/m2100 mm厚板荷載標準值:F1 = 0.14250.11.102.50 = 6.24KNF2 = (0.14250.11.10)1.202.501.40=7.988KN110 mm厚板荷載標準值:F3 = 0.125、4250.111.102.50 =6.49KNF4 =(0.14250.111.10)1.202.501.40=8.288KN120 mm厚板荷載標準值:F5 = 0.14250.121.102.50 = 6.74KNF6 =(0.14250.121.10)1.202.501.40=8.588KN2、龍骨間距:新澆筑的砼均勻作用在膠合板上,單位寬度的面板可以視為梁,梁寬取250mm。(1) 板厚砼按250mm算: 抗彎強度驗算: M=1/8q1L12 FmM彎距設計值(N/mm)q1作用在頂板模板上的均布荷載(N/ mm)q1=F40.25=9.4880.25=2.372KN/ mL次龍骨間距26、受彎應力設計值(N/ mm2)W截面抵抗矩=1/6bh2Fm模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11N/mm2M q1L121/8= Fm 11N/mm2W bh21/6 811N/mm2250mm152mm2 4950000mm2L2 = = 62.372N/mm 14.232L = 590mm(2)、按模板的剛度要求,最大變形值為模板設計跨度的1/250 0.677q1L4 LW = 100EI 250E模板的彈性模數量(N/ mm2), E = 1104N/ mm2 I模板的截面慣性矩(mm2) I=1/12bh3=2.43104(mm2) 1003.1221041104L3 = L= 423mm 027、.6772.43250施工龍骨間距取250mmL(423mm)滿足要求。(二)、梁模板計算:模板板面采用15mm高強度九合板,龍骨采用4090方木。1、底模驗算:(1)抗彎強度驗算:A:荷載:底模自重50.040.451.2 = 0.108 砼 自 重250.450.81.2 = 10.80 鋼筋自重1.500.450.81.2 = 0.648 振搗荷載2.00.451.2 = 1.08 合 計q1 = 12.636 q2 = q10.9=11.37KN/mB:抗彎承載力驗算:底模下的楞木間距為0.2m,按四等跨計算。按最不利荷載部之中結構靜力表示得:彎矩系數:KM = 0.121 剪力系數:28、KN = 0.620 撓度系數:KW = 0.967則M = KmqL2 = 0.12111.370.22 = 0.055106N/mm= m/w= 0.0551066/(450402) = 4.583N/mm2Fm = 13N/mm2.(2)剪力強度驗算:V=KNqL = 0.62011.370.20 = 1.41KN剪應力:T = 3N/(2bh)=3.01.36103/(245040) =0.113N/mm2FN = 1.4N/ mm2(3)撓度驗算:荷載不包括振搗砼載荷,則q1=11.556 q2=10.40KN/mW=KWqL4/(100EI)=0.96710.402004/(10029、9103450403/12) =0.00745W=L/720=0.278mm(滿足要求)2、側模驗算:(1)荷載驗算:假設T=30, 1=1.2, 2= 1, V=2m/h,則: A:側壓力F1=0.22VCTO12V0.5=0.2225200/(3015)1.21.020.5=41.48KN/m F2=VCh=250.8=20.0KN/m取兩者較小值:F2=20.0KN/m乘以分項系數:F=20.01.2=24.0KN/m2B:振搗砼時產生的荷載:4KN/m2 乘以分項系數:41.4=5.6KN/m2 以上兩項合計:24.05.60=29.6KN/ m(2)抗彎強度驗算:仍按四等跨計算,其K30、m,Kv,Kww同前,設側模50mm厚,則:m = KmqL2 = 0.12111.376002=495.28103KN/mm 立檔間距600mm= m/v=495.281036/(600402)=3.096N/ mm2 3.096N/ mm2Pm=13N/ mm2(滿足要求)(3)抗剪強度檢算:V = 0.620ql = 0.62011.37600 = 4229.64N = 4.23KN剪應力T=3V(2bh)= 34.230/(260040)= 0.26N/ mm20. 26N/ mm2Fv = 1.4N/ mm2(滿足要求)(4)撓度驗算:取側壓力24KN/ m2化為線荷載24.00.631、 = 14.4KN/m乘以折減系數q = 0.9014.40 = 12.96KN/m W = 0.967qL4/(100EL) =0.96712.96600412/(1009103600403) =0.564mm W = L/400 = 600/400 = 1.50mm(滿足要求).(三)、支撐驗算采用483.5鋼管支架,間距最大為1200mm,最下一層地桿距地300mm,中間水平拉桿間距大于1200mm,支撐桿有效面積A=489 mm2(內R = 41 mm)1、抗壓強度驗算:N = 8.062.121.20 = 20.50KN N = AF = 489215 = 105KN 20.50KN32、滿足2、穩定性驗算(按中心點最大偏心25 mm計算): IX =(D4d4)/64 =(484414)/64 = 1.22105 mm4 IX = (IX /A)1/2 =(1.22105/489)1/2 = 15.79 mm. IX = 1800/ix = 1800/15.79 = 114查Q235,b類截面軸壓穩定系數IX = 0.453歐拉臨界應力Nex = EA/ X2 = 2.06105489/1142=7751N初始偏心彎矩Mx = Ne = 1610325 = 4104Nmm截面塑性發展系數Rx = 1.0受壓最大纖維毛截面抵抗距W1x = Ix/(D/2)=1.22105/(433、8/2)=5083.30mm3N/xAmxMx/(10.8N)/nex = 175.9MPa215Mpa(滿足要求)(四)、柱模板設計計算書1、荷載計算:已知條件:柱混凝土計算高度h=2.9m;.新澆混凝土對模板側面的壓力標準值 50.00 KN/m2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水平荷載 4.0 KN/m2c=25 KN/m3 混凝土自重設混凝土的入模溫度 T=15 t0=200/(T+15)=200/(15+15)=7設混凝土澆筑速度 V=32.0m/s 1=1.20 外加劑修正系數 2=1.00 塌落度修正系數F1=0.22ct012V1/2 =0.222571.201.0032.01/2=216.34、35 KN/m2F2=cH=252.0=50.00 KN/m2取F=50.00 KN/m22柱模板計算:模板采用1.8cm厚木多層板,荷載折減系數取0.90按模板寬度:0.2m計算; 模板EI=3160000000Nmm2模板W=54000mm3;按四邊固定板計算模板計算跨度l=0.300m模板允許應力=20.0 N/mm2荷載荷載: q=0.90(1.2+1.4) 0.2 =0.90(1.250.00+1.44)0.2 =20.88KN/m用于計算彎矩 q=0.900.2 =0.9050.000.2=9KN/m用于計算撓度(2)抗彎強度驗算: M=0.0829ql2=0.082990.30035、2 =0.067KNm =M/W=0.067106/54000 =1.24N/mm220.0N/mm2撓度驗算: 允許撓度=1.5mm=0.0025ql4/100EI =0.00259(0.3001000)4/(1003160000000) =0.00058mm=1.5mm八、應急預案1、 應急準備模板工程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負責對項目突發事故的應急處理。2、培訓:施工管理部負責對相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培訓。3、作業前準備:在工程開工時,對進入施工現場施工的木工班組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且在每次進入施工現場工作時均要佩帶安全帽。4、應急物資的準備、維護、保養(1)應急物資的準備:簡易單架。(2)應36、急物資要配備齊全并加強日常管理。二、可能發生的事故分析在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高空模板墜落、大規模的模板坍塌、局部模板傾倒等事故而造成現場操作人員的傷亡。三、應急響應1、高空墜落的模板砸中施工人員時,首先應立即查看樓層高處是否仍有即將墜落的模板,如有,則立即安排小組人員把傷員移至安全場地。若傷員昏迷不醒或骨折不能行走等傷勢較重的,同時安排人員撥打120急救中心電話或直接把傷員送往附近醫院,以最快的速度救治傷員。若傷員傷勢較輕,首先對傷員傷口進行包扎止血,然后立即送往附近的醫院治療。2、大規模的模板坍塌或局部模板傾倒時,首先應立即檢查模板下面是否壓有施工人員,若有,立即組織人員對壓在模板內的人員進行37、搶救,并同時安排一組救援隊對模板上面和外部傷員進行救治,及時把傷員移至安全場地,對傷員傷口進行包扎止血。并同時撥打120急救中心電話等待急救人員到來,或直接將傷員送往附近醫院。3、模板安裝人員從高處不小心墜落時,立即查看傷員傷勢情況,傷勢較輕的,首先對傷口進行包扎止血,然后送往附近醫院治療或撥打急救中心電話等待急救車的到來。傷勢較重的,首先對傷員簡單可靠的救治,同時撥打120急救中心電話,等待救護車到來,或直接送往附近的醫院進行救治。4、在救治傷員時應注意事項:(1)在把傷員移動傷員時,必須用現場準備好的擔架,以免造成傷員傷勢加重;(2)注意傷員的傷勢情況和特點,根據傷員傷勢情況和特點對傷員進38、行特定的救治。傷員若傷口流血不止,一定首先用干凈的紗布對傷口進行包扎止血,防止傷者血過多或感染。傷員手和腿發生骨折的,首先用硬物夾住手或腿的骨折部位,并用紗布綁扎牢固,此時最好讓傷者不要動,等待救護人員的到來,以免造成傷勢加重。傷員的肋骨骨折時,在移動傷員時,一定要保證傷員整個身體的平直,在傷員移制安全場地時,一定要將傷員平躺,不能讓傷員亂動,以免造成段肋骨插入內臟而造成更大的傷害。(3)發現有人員受傷后,應立即展開救援行動,并且同時撥打急救中心電話。 6、當事故發生后,應及時向上級領導反映事故情況,并組織現場人員進行對傷員救治工作,同時安排人員排查事故隱患,以免事故再次發生等。7、事故后處理工作(1) 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2)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寫出報告,包括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3) 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4) 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5) 向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6)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