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流明渠專項施工方案2015-7-16(9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95483
2022-07-27
9頁
42.96KB
1、黑龍江干流堤防工程第二十標段導流明渠專項施工方案1、概況1.1 工程簡介街津口閘位于三江口街津口堤防樁號36+528處,與蓮花河在在樁號 0+660處相交。導流明渠位于街津口閘軸線左側260m 處,明渠長度843m,設計斷面形式為梯形,渠底寬度為40m,兩側頂高程為52.34m,開挖邊坡為 1:2.0,渠底比降為 1:1000。1.2 導流標準街津口閘為 2 級建筑物,導流建筑物為 4 級,街津口閘導流方式采用一次攔斷蓮花河圍堰配合明渠導流,選用十年一遇導流標準。2、編制依據 黑龍江省黑龍江干流提防工程施工圖集(第二十標段)(施工部分:第一冊,同江市街津口閘施工導流);水 利 水 電 工 程 2、單 元 工 程 施 工 質 量 驗 收 評 定 標 準-提 防 工 程(SL634-2012);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范(GB 50290-98);防洪標準(GB 5021-2014);建筑與市政降水工程技術規范(JGJ/T111-98)。3、主要工程量導流明渠主要工程量見表1。表 1 導流明渠招標文件主要工程量匯總表序號項目單位數量備注1 明渠開挖萬 m320.3 2 明渠回填萬 m320.3 3 土工布萬 m21.51 4 編織袋土萬 m31.61 5 拋石m35598 4、施工導流規劃 2015年 06月 01日,開始導流明渠開挖,同時展開繞行道路、導流明渠鋼便橋、街津口主營地場地平整及3、降排水施工;2015年 07月 12日,完成臨時繞行道路修筑且具備車輛通行條件;2015年 08月 10日,完成導流明渠鋼便橋施工;2015年 08月 30日,完成導流明渠開挖、防護施工,具備通水條件;2015年 09月 10日,完成截流及上、下游圍堰施工;2015年 09月 30日,完成上、下游圍堰及街津口閘兩側防滲墻施工;2016年 08月 15日,完成街津口閘主體結構施工;2016年 09月 15日,完成閘室金結機電安裝;2016年 09月 25日,完成上、下游圍堰及導流明渠拆除。5、導流明渠施工5.1 導流明渠施工流程施工準備地表清理明渠兩側施工道路平整明排+管井降水明渠分段開挖明渠邊4、坡防護。5.2 地表土清理地表土清理深度按30cm 控制進行挖除,為便于集土堆放,直接采用推土機開挖,自明渠軸線處向兩側推進。集土堆施在防洪堤外側,采用反鏟進行表面壓實。臨坡面一側坡腳處采用編織裝土防護,防護高度不小于0.5m。5.3 施工道路平整為便于明渠開挖渣土運輸及后續防洪堤填筑施工,在明渠兩側開挖邊線1.0m處,采用推土機進行道路平整,并采用20T 振動碾對路基進行碾壓,路基形成后,采用當地砂礫土和粘土摻合料鋪填20cm壓實后形成臨時路面,作為明渠開挖及防洪堤施工臨時道路。5.4 明渠降排水為保證干地作業,導流明渠施工前需提前降水,根據水位、地質情況,降排水采用明排及管井相結合的方式。5、施工前,先在明渠中軸線處順軸線開挖超前排水明溝,將明渠開挖區低洼處的積水排除,每區段開挖時,順明渠軸線每20m 左右布置一道支溝與排水干溝相接,進行本區段開挖前的排水,明溝排水超前開挖深度不小于50cm,每 100m左右設一個集水井集中排水,共布置離心式水泵6 口。同時在渠道右側布置一排深井降水井,降水井間距 80m,共布置 9 口,井深 20m30m,開孔直徑 520mm。濾管采用鋼管、PVC 波紋管花管,直徑 300mm,濾管外 60 目濾網,濾管外填中粗砂濾料。管井水泵采用QJ250型潛水泵,流量 125m3/h,揚程 32m;明排采用FB400-12 型離心式水泵,流量400m3/h,6、揚程 12m。5.5 明渠開挖明渠開挖采取分段同時作業,每100m 為一個區段,每 200m 布置一條下基坑臨時道路。明渠開挖采取分層開挖方式進行,每層開挖深度控制在1.0m,邊坡處預留 30cm保護層,在開挖至渠底后,由紅外線控制儀配合反鏟對邊坡保護層進行剝離開挖,嚴格控制邊坡平整度。為減少明渠防洪堤填筑從料場取土工程量,明渠開挖料擬就近堆放在明渠兩側臨時道路旁邊合適位置,以便防洪堤填筑時回采使用。為滿足防洪堤防滲要求,對明渠開挖料進行粘粒含量試驗,不能滿足防洪堤防滲要求的土料,采用粘粒含量較高的粘土按“金包銀”的方式,用于防洪堤填筑。明渠開挖料用于渠堤填筑時,應嚴格控制其含水率,對含水率偏7、高的土料,采取“堆牛法”涼哂時,對含水率進行監控,以確定堆放高度及涼曬時間,以便用于工程施工。為防止明渠開挖施工過程中黑龍江和蓮花河水倒灌進入明渠,明渠開挖時,在明渠進出口部位預留50m 厚的土埂,待明渠開挖完成,并經過驗收后進行挖除。5.6 防洪堤填筑防洪堤填筑分段分層進行,采用自卸汽車卸料,卸料間距根據碾壓試驗確定,采用推土機或平地機平整,人工輔助。卸料前,使用測量儀器放出本層的填筑控制線和控制高程,控制邊線考慮每側超填 50cm,根據碾壓試驗鋪料厚度按38cm控制。卸料采用進占法進行,邊卸料邊用推土機攤鋪,自卸汽車行走平臺及卸料平臺是該填筑層已經初步推平但尚未碾壓的填筑面;自卸汽車不在已8、碾壓完成的層面行走,避免對已碾壓層面的剪切破壞。卸料時,自卸汽車退行進入工作面,不在工作面調頭;安排專人指揮車輛,使車輛有序進出工作面,并且使車輛的行走路線在作業面較為均勻的分布。同一填筑單元遵循從低向高填筑的原則,從低處開始填筑,底部數層兼顧鋪料厚度和高程進行控制,逐步調整到填筑面平行于縱坡。采用平面振動碾施工。個別大型振動碾無法到位的邊角部位,采用小型手扶式振動碾或平板振動夯進行壓實。對于底部倉面較寬的部位,采用進退錯距法進行碾壓;對于頂部寬度較小的部位,采用搭接法進行碾壓,振動碾平行于渠道方向行走。施工時分段、分片碾壓,相鄰作業面的搭接碾壓寬度,平行堤軸線方向不應小于0.5m;垂直堤軸線9、方向不應小于3m。碾壓時振動碾行車速度不超過2km/h,碾壓完成后采用環刀法進行壓實度檢測,壓實度不小于0.93。施工碾壓技術參數見下表。表 2 土方碾壓技術參數表機械松鋪土厚度(cm)碾壓遍數機械使用技術參數壓實系數振動碾型號行駛速度38 先靜壓 1 遍然后強振 4 遍靜壓 1 遍收面XSM225 2km/h 0.8 5.7 明渠防護施工為防止水流沖刷導流明渠,在明渠進、出口各100m 范圍內的渠底、邊坡及裹頭處采用拋石護砌,護砌厚度0.5m;渠道其余部位采用編織袋土護坡及護底處理,護砌厚度 0.3m,下設一層土工布。5.7.1 編織袋土鋪筑 編織袋土防護施工流程明渠邊坡修整土工布鋪設裝土料10、編織袋土鋪筑。邊坡修整土工布鋪設前,采用反鏟對邊坡預留保護層進行開挖修整,人工配合精修,沿渠道坡頂、坡腳布置控制樁,控制樁間距為68m。修整后采用 TCR802 型全站儀對邊坡進行測量,自檢合格后,上報監理工程師進行基面驗收。土工布鋪設土工布垂直于水流方向鋪設,土工織物長邊順河鋪設。渠坡由坡肩向下人工鋪至坡腳,按照先下游后上游的順序鋪設。鋪設完成后,進行土工布的縫合,連接面松緊適度、自然平順。土工布接頭采用縫接法連接,縫合采用GK9-350 型手提高速封包機,縫合重疊寬度不小于10cm,縫合必須連續進行,最小縫針距離土工布邊緣不小于25mm,縫合采用 2 行又線鎖口鏈形縫法,2 行間距不小于 11、5cm??p合完成后,應對土工布進行伸展,避免張拉受力、折疊、打皺等情況發生。自檢合格后,通知監理工程師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應盡快鋪設編織袋土。編織袋土鋪筑編織袋采用 95cm55cm 防汛專用編織袋,土料利用明渠開挖土料,開挖土料最大粒徑應小于10cm,粒徑大于 10cm 的鈣質結合體和石塊應剔除,避免在鋪設及壓實過程中刺破編織袋。采用人工裝袋,兩人一組,一人撐開袋口,一人用鐵鍬裝土,裝土量為土工袋容量的 80%左右,由人工用GK9-350 型手提高速封包機縫袋。編織袋土鋪筑采用人工至下而上分層鋪筑,鋪筑時袋口朝向應與水流方向垂直,上下層應錯縫,相鄰土袋間的空隙用與袋中相同的土料填滿。5.7.12、2 拋石護砌施工拋石工程在明渠進、出口段各100m 范圍內的渠底、邊坡及裹頭處。以增強土體的抗沖刷能力,減小對下游邊坡及河床的破壞。施工工藝流程 渠底及邊坡基面修整石料運輸石料拋投整平 裹頭裹頭開挖石料運輸石料拋投 施工方法拋石前應檢查基槽尺寸有無變化,當基槽底回淤沉積物厚度大于0.3m 時,應及時清除;分層拋石區域,拋石上下層接觸面不應有回淤沉積物?;A開挖及修整采用長臂反鏟進行拋石區土方開挖,土方開挖后進行整平,裹頭處采取邊開挖邊拋石的施工方法。拋石按照從內到外、從深到淺、由遠及近、先點后線、順序漸近,分層均勻,從下游到上游施工的原則,采用3.0m3裝載機挖裝,10t 自卸汽車運輸,在拋石13、區采用自卸汽車卸料,反鏟配合人工,分層撿排,做到上下咬茬,大塊在外,小塊在里。每一區段拋投完成后,實測拋后斷面,檢查拋投是否到位,以便對有缺陷的部位及時進行補拋,直至達到設計要求。7、施工降排水根據招標文件,街津口閘址河床高程44.044.25m左右,左岸明渠地表高程約為 50.0m。明渠區域地下水為第四系孔隙潛水,含水層巖性為級配良好中砂、級配良好中礫,低液限粘土位于高程31.0m以下,地下水位線高程47.0m。級配良好中砂滲透系數經驗值為K=210-2cm/s-310-2cm/s,級配良好中礫滲透系數經驗值為 K=1.510-1cm/s-2.010-1cm/s,地下水與河水水力聯系密切。為14、實現導流明渠施工干地作業,根據本工程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明渠排水方案采取管井降水和明排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截、疏、抽的方法進行降排水。7.1 降水井理論計算 基坑總涌水量00rlg)2(366.1RSSHKQ總式中:Q 總:基坑總涌水量(m3/d)K:25.92 m/d H:16 m S:3.5 m r0:等效半徑,按以下兩種方式確定:A0r=141m 視為狹長基坑:R0(l+b)/4=1.08(889+70)/4=258.93m,參照下表。b/l 0.05 0.1 0.2 0.3 0.4 0.5 0.6-1.0 1.05 1.08 1.12 1.14 1.16 1.17 1.18 取 14115、m。R0:等效引用半徑,R0=R+r0=143+141m=284 m Q總=11734m3/d。干擾井單井出水量10lg)2(366.1nwnrnrRSSHKQrw為井的半徑 0.15m,n 為井數,進行試算。井數 9 口,Q=91666m3/d=15357m3/d,滿足要求。7.2 降水井結構井底高程控制為22.0m。降水井開孔高程為原地面,井深30m,開孔直徑520mm。濾管采用 PVC 波紋管花管或鋼管花管,直徑300mm,濾管外 60 目濾網,濾管外填中粗砂濾料。7.3 水泵選型根據降水量、揚程、地質情況等綜合因素考慮,水泵選型見表1。表 1 降水系統水泵型號匯總表型號流量(m3/h)16、揚程(m)功率數量(口)備注QJ250 型潛水泵1253218.514 9 用 5 備FB400-12 型離心式水泵400128.88 6 用 2 備7.4 安全度汛及超標準洪水措施汛期加強與水情測報單位的聯系,分析判斷洪水的形成及規模;當來超標準洪水時,立即組織專門的搶險隊伍。洪水來臨之前,在渠頂部搶修 1.52m 高的子堰,子堰為正梯形斷面,由麻袋裝土逐層錯縫壘起,頂寬不小于1.5m,邊坡為 1:1.1,使防洪標準有所提高。汛前成立防汛搶險隊,備足各種防汛物資如土料、反濾料、草袋等,做好明渠防洪等準備工作,主動同當地防汛指揮部加強聯系和協調,聽取他們的意見,服從當地或防汛總指揮部的統一指揮17、。一旦有預警,立即加高防洪堤圍堰,確保安全度汛。為保證整個工程的順利渡汛,并確保施工設備和施工人員的安全,在施工中還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防汛工作:臨時設施位置選定應充分考慮防洪要求,布置在洪水線以上,周圍設置好排水溝網,并隨時保持排水系統的通暢。建立安全防汛小組,對各項措施進行督促。檢查、落實;編制詳細周密的安全防汛計劃,報監理工程師審批;加強與氣象部門的聯系,對大風、大霧、洪水等災害性天氣的預報情報,并將情況及時通報各施工點,切實做好預防工作;派專人定期巡視檢查明渠在施工期內的運行情況,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報告工程師,并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工程度汛期間安排專門人員值班,在當地防汛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18、進行防汛工作,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報告防汛指揮部,并及時采取應急措施。8、質量、安全、環境保護保證措施8.1 質量保證措施 施工前進行技術交底,使參建人員熟悉相關施工圖紙、施工規范、技術要求和驗收標準。加強施工中的質量控制和檢查工作,測量員準確測放軸線、幾何尺寸、標高、平面位置等控制參數,用于指導施工。開挖施工前、施工中以及基面修整施工時,需安排足夠的測量人員全程跟蹤放線、檢測,認真測量,嚴禁發生超挖現象。測量作業前須對測量人員進行強化培訓,確保每個測量人員均能領會各項施工技術要領,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施工技術要求控制;土方填筑施工中,每分層、分段填料經碾壓后,用環刀取樣作干密度試驗,取樣檢查合格后19、,才能進入下一工序施工。在繼續鋪筑上一層新料之前,對壓實層表面進行刨毛、灑水等處理,使各土層結合。嚴格把好原材料及中間產品質量關。襯砌混凝土實行拌和站集中拌制、分別供應的生產方式,每批進場原材料均要按要求進行取樣檢測或驗收,只有報驗合格的原材料才能用于施工。各施工工序均應按要求進行檢查和報驗,經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下一工序施工,杜絕工程質量隱患。8.2 安全、文明施工保證措施依照國家安全文明生產有關規定,項目部配有相應安全資質的安全管理人員進行現場管理,特種工種施工人員應持證上崗,在施工前對相關人員進行安全文明生產教育,樹立安全第一,注重文明的思想。所有有關人員均應遵守拌合樓、運輸車輛、襯砌機及20、施工輔助機械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運輸車輛倒退時,應鳴后退警報,并有專人指揮和查看;施工操作人員不得擅自離開操作臺,嚴禁用手觸摸或修理正在運行的機件。在施工范圍內設立明顯的安全警示和文明宣傳標志;做好交通與運輸的管理工作,在道路轉彎、陡坡等部位設置警戒標志,確保現場的施工交通安全;現場操作人員嚴格按照規定佩戴防護用具;若遇特殊氣候條件,項目部將根據情況適時采取相應的安全預防措施。8.3 環境保護措施 在職工中開展環境保護法規學習,結合現場環境對職工進行相應教育。在工程施工中對廢棄土方、拌合料堆放必須保證不得危害農田、水利和影響排灌系統及既有工程設施。在工程施工中應采取一切合理措施保護現場及其附近環境,以避免因施工引起的污染、噪聲和其他因素對公眾財產等造成傷害或妨礙。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應合理組織,科學施工,保持施工現場不出現障礙,存放好各種設備及多余材料,從現場清掉所有垃圾或者不再需要的臨時設施。工程完工后,及時清理現場的廢棄土方,做到工完料凈。施工工地及運輸道路、臨時便道,每日及時灑水,以減少灰塵的污染。生活、施工廢水、廢雜物及機械排出的油污不排入農田或飲用水源、灌溉渠道。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17
1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