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應力張拉施工組織設計(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44025
2022-08-15
7頁
20KB
1、一、預應力設計簡介 小峽水電站泄洪閘采用三孔弧門擋水,孔口尺寸13m15m(寬高),設有三孔四墩,邊墩厚4.0m,中墩厚5.0m。泄洪閘采用預應力混凝土支承結構,簡單錨塊支承形式,閘墩上布設主錨索,錨塊上布置次錨索,弧門推力經錨塊支座傳遞給閘墩。 主錨束于立面上呈輻射狀沿弧門推力方向分5層對稱布置,擴散角14o,共計96束(中墩30束/墩,邊墩18束/墩)。中墩每層6束,沿閘墩中心線基本平行、對稱布置,邊墩每層3束和4束間布。中墩和邊墩第1、3、5層靠孔口兩束為彎曲錨束,其余均為直錨束。 次錨束設于墩尾錨塊內主錨束層間,均為水平直錨索,垂直于閘墩方向平行布置,共4層3束,每墩各12束。 主錨束2、設計噸位360t,鎖定噸位400t,單束由25根7s5的鋼鉸線組成。次錨束設計噸位320t,鎖定噸位360t,單束由21根7s5的鋼鉸線組成。主次錨束均采用OVM15張錨體系,采取后裝后張法一端張拉施工,張拉端設于墩尾錨塊。 錨塊外有50cm厚二期混凝土,以保護錨具不因外露而銹蝕。為使錨塊在施加預應力時不受底部閘墩的約束,預應力更有效的作用在頸部,錨塊底部與閘墩分開。 在閘墩錨束的上游固定端預留豎井以安裝錨索,錨束張拉施工完畢后混凝土回填封閉。 二、施工工藝藝流程 預應力后裝后張法工藝流程圖 三、錨束管及預埋件的加工及架立 1、錨束管的加工 、主錨索管采用159(外徑)6mm普通無縫鋼管,錨束3、管的長度為20.323.2m。次錨束管采用內徑120mm的金屬波紋管,管長為6.38m(邊墩)和9.76m(中墩)。 、錨束管加工包括鋼管下料、曲線管彎制和法蘭焊接,均于加工廠內進行。所用管材要求平直,并清除內外浮銹。 、主錨束管按設計長度分34段加工,曲線管單獨彎制。 、次錨束金屬波紋管由廠家根據錨索長度定長切割后運至工地。 、加工好的錨束管按安裝次序編號并進行試組裝,安裝時利用汽車運至安裝現場,要求運輸過程妥善保護不產生變形。 、主錨束預埋件(鋼墊板、喇叭管、灌漿管、螺旋筋、鐵皮罩等)委托本地廠家加工,次錨束則采用OVM廠定型總成產品。 、主錨束鋼墊板分甲乙兩種型號,分別用于主錨束固定端和4、張拉端,材質為45#鋼,要求表面光潔度為25。 2、錨束管架立 、支撐排架 根據閘墩混凝土分層分塊,錨束管支撐排架采用型材分層分節架立、型鋼托架、倉內拼裝的方法安裝。錨束管支撐排架設計另見詳圖。 、錨束管架立安裝 a、為減少錨索管架立對于閘墩施工的干擾和影響,主錨索管采用分層分節安裝方式,在橫梁上設置微調系統,以保證錨索管安裝精度,另用型鋼加固牢靠。 b、為了保證各段錨束管連接對中并改善現場作業條件,主錨束管各段接頭采用法蘭連接。法蘭之間設止水線和橡膠墊片。 c、錨束管所有接口內壁不能有毛口、毛刺和焊渣,以免穿束時刮傷鋼絞線,影響張拉。混凝土澆筑前預先涂抹砂漿封堵,以免在混凝土澆筑中接頭漏漿。5、 d、次錨束金屬波紋管采用鋼筋托架方式支撐固定。 e、金屬波紋管采用大一號同型波紋接頭管連接,接頭管長2030cm,用密封膠帶封口。 f、灌漿管與波紋管的連接:在波紋管上開洞,其上覆蓋海綿墊片和帶嘴塑料弧形壓板,并用鐵絲扎牢,再插入灌漿管引出。 、錨束管安裝精度要求 錨束管是保護預應力束安裝位置準確、達到有效的施加預應力的必要手段之一。其安裝精度要求如下: a、閘室主、次錨索均為空間錨索,錨束管安裝的樁號、高程及相對尺寸依據施工局復核后下發的預應力錨索施工手冊執行,其坐標點為端部錨墊板外表中心點。 b、錨墊板要求安裝牢靠,其平面必須垂直于管軸,誤差不得大于0.5,且錨墊板孔道中心線應與管道軸線6、重合。 c、閘墩主錨索上、下游端管心安裝點位的誤差:水平向10mm,豎直向10mm;左、右閘墩的系統誤差:左、右向30mm。 d、錨塊次錨束安裝誤差:水平、豎直雙向均小于20mm。 、錨束管及埋件保護 a、架立好的錨束鋼管及錨墊板必須加固牢靠,并加妥善保護。施工中應嚴防碰撞拆損。如發現有位移、損傷應及時校正,待修復合格后才能繼續澆筑混凝土。 b、錨墊板下的加強鋼筋網若有干擾,應增設補強鋼筋。 c、進、回漿灌漿管路要在混凝土澆筑前安裝加固好,并確保暢通不漏漿,孔口綁扎彩條布予以臨時防護。 d、對錨束管管口綁扎雙層彩條布進行保護,以免異物進入。 、測量檢查 錨束管安裝好后,要求進行測量檢查,測量檢7、查內容包括:鋼排架基礎位置;橫梁位置、高程;錨束管各控制斷面位置、高程等。 下層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再行復測錨束管管口位置。 四、混凝土施工 1、混凝土拌制 由于倉內錨索管支架、錨索管、鋼筋、支鉸埋件及卸料平臺支撐密集,故計劃于錨頭部 位、埋件密集部位采用二級配混凝土,陷度79cm。 由于閘墩混凝土處于高溫季節施工,根據設計要求,采用預冷混凝土,出機口溫度不大于13,入倉溫度不得大于15。 2、混凝土分層 預應力閘墩混凝土按2.5m高度不等進行澆筑分層,每墩共分七層完成主次錨束管的安裝架立和混凝土澆筑。 3、模板 、按照混凝土分層情況,閘墩大面采用DOKA模板,錨固豎井部位采用小鋼模和散裝木模,8、內拉內撐方式加固,要求模板加固牢靠,且需有足夠的剛度,以滿足混凝土側壓力下變形要求。 、為了確保錨束管不受外力擾動,加固模板的拉桿、撐桿嚴禁連接至錨束管及其架立排架上,也不得共用地錨,應保持各自獨立受力。 、模板應嚴密不漏漿,特別是主次錨索兩端錨墊板周圍的模板應采用妥善措施進行加固,不得漏漿和產生澆筑變形。 、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有專人值班,負責檢查模板是否走樣,支撐是否松動,木楔是脫落等,如發現問題,立即處理。 4、入倉手段 、為保證錨束管及其支撐不受下料沖擊,錨頭、錨束管布設部位采取“卸料平臺+溜筒”方式卸料,嚴禁吊罐直接入倉。 、卸料平臺的支撐系統嚴禁與錨索管架立系統、模板加固系統互相連9、接,做到“三脫離”。 、卸料過程應謹慎操作,嚴禁吊罐撞擊卸料平臺、模板及錨索管等。 5、混凝土澆筑 、倉內采用臺階法澆筑,人工平倉。每層鋪料厚度4050cm,要求鋪料均勻。 、錨頭及錨束管周邊采用50軟軸振搗器仔細振搗,不得漏振或欠振,絕不允許出 現蜂窩、狗洞、振搗不實等質量缺陷。澆筑過程中嚴禁振搗器直接碰撞錨索管、支撐排架及其它埋件。 五、錨束制作加工 1、制作加工場地 錨束加工場地規劃布置在尾水護段底板,用方木和組合小鋼模搭設作業平臺和堆放場。 2、錨束制作程序:材質檢驗調整除銹下料切割錨束編排隔離支架安設綁扎成束成品檢驗編號存放。 2、鋼絞線檢驗 、泄洪閘預應力鋼絞線采用270k級7s510、高強低松弛鋼絞線,其檢驗驗收標準為A STMA416-87a,極限抗拉強度1860Mpa。 、鋼絞線到貨后以60t為一驗收批,從每批鋼鉸線中抽取3盤進行材料包裝、表面質量、直徑偏差、捻距和力學性能檢驗。 、表面質量用肉眼檢查,要求捻編方向為左捻,成品鋼絞線不得有折斷、死彎、橫裂、劈裂、小刺和交叉等機械損傷現象,并不得帶有油漬等降低粘結物質。鋼鉸線表面允許有輕微浮銹,但用鋼絲刷除銹后不得有肉眼可見的銹坑。 、直徑和捻距用精度為0.02mm的卡尺測量,其偏差應符合規范規定。 、從外觀檢驗合格的3盤鋼絞線端部各截取一段試樣進行拉力試驗和松馳試驗,校驗其破斷負荷、屈服負荷、彈性模量和伸長率是否達到規范和設計要求。 、鋼鉸線經抽樣檢查合格后方可進場投入使用。 3、調整除銹 保存較好的鋼絞線通過開盤架正確抽頭后,一般都是直而完好的,不需過分的調直和除銹,但偶而也會出現彎曲、生銹等,需輔以人工調整除銹。 4、切斷編束 、錨索下料長度L= L1+ L2+ L3+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