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監控量測施工組織設計(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47063
2022-08-16
7頁
432KB
1、第7章 監控量測7.1 監測目的在盾構推進過程中,因對原土的破壞,導致土體內應力的變化,引起周圍土體及建筑物基礎發生變形。為檢驗設計形變、力變參數,并對形變參數進行控制以及對地下管線變形等,必須對周邊環境進行變形監測。區間名稱xx站xx站盾構區間xx站xx站盾構區間隧道頂部覆土粘質粉土砂質粘土層、粉質粘土1層、重粉質粘土2層;粉細砂層南段300m為粉細砂2層、粘土層及中粗砂1層;中段北段為層及圓礫層洞 身 圍 巖上部xx側約200為層;中段及xx側層及層和中粗砂1層xx側約200m為層及層;中段為層;xx側層及部分卵石1層中部南段270m以粉細砂層為主,其余段以圓礫層為主及少量中粗砂1層,xx2、側見卵石1層圓礫層為主兩端頭見卵石1層;xx側中下部為粉質粘土、砂質粘土層,粉質粘土1層下部、1層層(南段),其余段為層、1層和粘質粉土、砂質粘土層、粉質粘土1層及部分中粗砂粘質粉土、砂質粘土層和粉質粘土1層下臥層南段270m、1層及層、層,其余為層、層、卵石層層、1層、粘土2層、中粗砂層,隧道底下35為卵石層7.2 監測項目1、 地面變形監測2、 地面建(構)筑物調查及沉降監測3、 隧道收斂變形監測4、 拱頂下沉觀測7.3 參考依據1、某市地鐵五號線xx至xx線路工程巖土工程勘察報告2、某市地鐵五號線xx至xx線路工程巖土工程勘察報告3、地下鐵道、輕軌交通工程測量規范 (GB50308-193、99)4、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93)5、鐵道隧道施工規范(TB10204-2002)6、城市測量規范(CJJ 8-99)7.4 具體實施方法7.4.1 建立監測網首先在工程開始施工之前,利用某市市城市坐標系作為依據,建立精密導線網,作為測區平面的首級控制,用以控制各監測點的水平位移。使用儀器為TCA1800全站儀。主要的技術要求:每邊測距中誤差為6mm,測距相對中誤差為1/60000,測角中誤差為2.5mm,測回數為4測回,方位角閉合差為5n,全長相對閉合差為1/35000,相鄰點的相對點位中誤差為8mm。利用某市市城市水準網為依據,建立精密水準網,作為測區高程的首級控制,用以控制各4、監測點的垂直位移。使用儀器為DNA03精密水準儀及銦瓦尺。主要的技術要求:布設成附和水準路線,往返觀測各一次,閉合差為8Lmm。導線網及水準網建立在隧道施工引起的土層變形區以外,樁位埋設穩固并加設保護裝置。精密導線標石埋設圖精密水準點標石埋設圖然后按以下需要監測的項目進行布點,利用建立的導線網及水準網進行監測。7.4.2 各監測項目監測點布設原則及監測方法7.4.2.1 地面變形監測在施工過程中為控制在開挖過程中地表的變化情況及隆陷量值,需進行地面變形監測。在施工開始前,根據以下原則布設監測點:布點范圍為1.5倍的隧道埋深,由于隧道正處于居民區下,所以布點不能每30米設一斷面,但要盡量布設。地5、面監測點平面示意圖(禮士胡同前炒面胡同)地面沉降監測點布設斷面圖使用儀器為:DNA03精密水準儀、銦瓦尺。精度要求:高程中誤差0.5mm,相鄰點位中誤差0.3mm,附和閉合差0.3nmm。對于地下管線的監測:對于一般管線采用用敞開式開挖和鉆孔取土的方法挖至管頂表面,露出管節或閘門開關,利用凸出部位涂上紅漆作為測點,進行監測。對于重要管線監測設置選用抱箍式方法設置:將抱箍固定在管線上,在抱箍上焊一測桿:測桿頂部不超過地面并設陰井保護,測桿周圍不得回填。使用儀器為:DNA03精密水準儀、銦瓦尺。按國家二等水準測量技術要求作業。精度要求:高程中誤差0.5mm,相鄰點位中誤差0.3mm,附和閉合差0.6、3nmm。地下管線監測布設示意圖7.4.2.2 地面建(構)筑物調查及沉降監測根據某市城建勘察院提供的資料和現場踏勘情況,結合線路的埋深情況,需要監測的建筑物有:華龍飯店,國泰證券某市營業部。地面建(構)筑物沉降監測是通過測量建筑物基礎相對沉降的方法來確定建筑物的傾斜:由相對沉陷與兩點間距離之比換算成傾斜角。首先在需要監測的建筑物的四個墻角各埋設精密水準點觀測標志。利用建立好的精密水準網,用附合水準環線測出已埋設好的精密水準點觀測標志的水準數據。以此數據作為初始值,控制施工過程的建筑物沉降監測。使用儀器為:DNA03精密水準儀、銦瓦尺。按國家二等水準測量技術要求作業。精度要求:附和閉合差0.87、Lmm。建筑物的裂縫監測需要在工程施工前,觀測建筑物的已有裂縫,布設量測標志,進行量測。以此數據作為原始數據控制施工過程的裂縫變形。使用儀器為:游標卡尺。建筑物墻角精密水準監測點埋設圖建筑物裂縫監測點布設圖7.4.2.3 隧道收斂變形監測及拱頂下沉觀測在隧道內,每30米布設一個隧道監測斷面,每一斷面布設水平收斂點和拱頂下沉觀測點,布設位置如圖所示。使用儀器為:DNA03精密水準儀、銦瓦尺、SD-1數顯式收斂儀。隧道收斂變形及拱頂下沉監測點布設示意圖7.4.3 各監測項目進行監測的精度要求:垂直位移測量水平位移測量適用范圍變形點的高程中誤差相鄰變形點高程中誤差變形點的點位中誤差0.50.33.08、沿線高層、高大建筑物;地鐵施工中的支護、結構、管線,隧道下沉結構收斂。1.00.56.0沿線多層建筑物、地表沉降。變形點的高程中誤差和點位中誤差是對最近變形監測控制點而言。7.4.4 監測頻率監測項目量測頻率所有監測項目距掘進面 20m時,12次/天距掘進面 50m時,1次/2天距掘進面 50m時,1次/周7.4.5 監測管理在信息化施工中,監測后及時對各種監測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判斷監測對象的穩定性,并及時反饋到施工中去指導施工。根據以往的經驗,以鐵路隧道施工規范的級管理制度作為監測管理方式。管理等級管理位移施工狀態U0Un/3可正常施工Un/3U0Un2/3加強支護U0Un2/3采取特殊措施 U-實測位移量; U0 -最大允許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