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盟電業局重大氣象災害應急預案(1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69212
2022-09-02
11頁
14.43KB
1、電業局重大氣象災害應 急 處 置 預 案二一三年一月批準:徐青貴審核:劉永杰編制:姚詠泉丁志峰目錄1總則1.1 編制目的1.2 工作原則1.3 編制依據1.4 適用范圍2 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2.1 指揮機構與職責3 預警和預防機制3.1 信息傳遞與報告3.2 預警預防行動3.3 預警級別的確定4 應急預案啟動和結束4.1 應急預案啟動4.2 應急結束5 后期處置5.1 重大氣象災害損失分析6 應急保障7 附則7.1 獎勵與責任追究7.2 解釋7.3 預案管理1 總則1.1 編制目的為保證我盟重大氣象災害應急工作高效有序進行,建立規范的重大氣象災害應急工作流程,形成反應迅速、處置高效的應對機制,2、全面提高應對重大氣象災害的綜合管理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在出現重大氣象災害時,確保輸變配電設備安全穩定運行,保證重點部門、要害地點的電力供應和電力搶修、急修的快速出動。避免或者最大限度地減輕重大氣象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設備損失,結合錫林郭勒盟重大氣象災害應急預案,特制定本預案。1.2 工作原則1.2.1 堅持以人為本、保電網穩定、保設備安全、防災與抗災并舉、預防為主的原則。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把職工安全、電網穩定和設備安全作為重大氣象災害應急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最大限度地減少由重大氣象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體現“保障員工安全構建企業安全服務公共安全”理念,發揮電力系統的服務和支持作用。13、.2.2 堅持錫林郭勒電業局統一領導、分級管理、部門分工負責、協調一致的原則。各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互相配合,做到資源整合、信息共享,形成快速、有力的保障能力,共同做好重大氣象災害應急管理和服務工作。1.2.3 堅持依法管理、規范管理的原則。依據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加強重大氣象災害應急管理工作,使應對突發重大氣象災害的工作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1.2.4 堅持快速反應、協同應對的原則。加強氣象災害應急處置隊伍建設,建立聯動協調制度,充分發揮各成員單位的作用,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功能齊全、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1.2.5 堅持統一調度、分級管理的原則。在應對重大氣象災害時,各4、成員單位、部門必須嚴格服從盟局的統一調度,以大局為重,堅決執行調度命令。確保電網和設備的安全,確保重點部門、要害地點的電力供應和保障。1.3 編制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內蒙古自治區氣象條例、內蒙古自治區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國務院關于加快氣象事業發展的若干規定(國發(2006)3號)、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我區氣象事業的實施意見(內政字 2006 324 號)、中國氣象事業發展戰略研究成果、錫林郭勒盟重大氣象災害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及文件的有關規定,結合我區、我盟多年重大突發性天氣事件,制定本預案。1.4 適5、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我盟行政區域內的重大氣象災害(含與氣象條件相關的公共安全事件,下同)時的電力調度、搶修、急修等應急工作。2 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2.1 指揮機構與職責2.1.1 應急指揮機構組成成立錫林郭勒電業局氣象辦公室。氣象辦公室主任由錫林郭勒電業局局長擔任,副主任由錫林郭勒電業局總工程師擔任,成員為安監部、生產部、調度所、信通中心、輸電工區、修變工區、農電公司、綜合部、宣傳部、錫林浩特供電局、西蘇供電局、二連供電局等部門和單位的負責人。錫林郭勒電業局氣象辦公室下設氣象應急辦公室,設在安監部。各旗縣農電局也要成立相應的指揮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的重大氣象災害應急處置工作。2.1.2 錫林郭勒6、電業局氣象辦公室職責(1)負責傳達重特大氣象災害的預警信息;(2)負責調度錫林郭勒行政區域內各級電力部門,確保電網和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保障電力供應;(3)負責向各有關方面提供氣象災害時對電力系統中各部分電網和設備影響范圍及其發展趨勢,為各專項指揮部提供決策依據;(4)會同有關部門對我盟行政區域內發生重特大氣象災害時電力系統遭受損失的情況進行調查、收集、匯總,對造成的損失進行評估;(5)負責應急管理委員會(應急總指揮部)交辦的其它工作。2.1.3 成員單位職責安監部:負責重大氣象災害信息傳遞、報送,重大氣象災害發生時的安全生產監督、檢查;生產部:負責重大氣象災害發生時各級電網和設備的安全穩定,7、保證電力生產的連續,調配有關設備確保電力供應;調度:負責重大氣象災害發生時電網的統一調度,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保障重點區域的電力供應;信通中心:負責重大氣象災害發生時各級電力單位、部門之間的通訊暢通以及通訊設備和線路的搶修工作;輸電工區:負責所轄輸電線路的安全穩定運行,確保重大氣象災害發生時主網的安全和可靠運行。完成重點線路的維護和搶修工作,確保電力輸送;修變工區:負責所轄各級變電站各類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確保設備完好;農電公司:負責各農電局重大氣象災害信息傳遞、報送,統一調配農電資源,確保在重大氣象災害發生時輸配電線路的安全穩定運行;綜合部:負責在重大氣象災害發生時的各類車輛和后勤保障;宣8、傳部:負責氣象災害科普知識的宣傳和培訓教育工作,提高職工自救、互救的綜合能力,在重大氣象災害發生時及時收集、報道抗災、減災工作的進展情況。錫林浩特供電局、西蘇供電局、二連供電局:負責管轄行政區域內的電力供應,確保搶修、急修工作的快速出動,保證重點部門、要害地點的電力供應。3 預警和預防機制3.1 信息傳遞與報告3.1.1 氣象災害信息來源和內容(1)來源盟氣象辦公室發布的災害性天氣預測、警報、實況等氣象災害信息。(2)內容災害性天氣預報和災害性天氣可能給電網造成的影響。災害性天氣實況,包括對電網造成的損害和預防措施。3.1.2 氣象災害信息傳遞(1)在收到盟氣象辦公室的氣象災害信息后,經審核后9、及時傳遞到各個有關部門及單位。(2)氣象災害信息的報送采用網絡、辦公自動化系統、傳真等方式傳遞,并通過電話確認。3.2 預警預防行動各級電力部門和單位在收到錫林郭勒電業局氣象辦公室的氣象災害信息后,要按照各自職責分別做好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應急預案的配合準備工作,確保應急工作的順利開展。3.3 預警級別的確定按照災害性天氣氣候強度標準和重大氣象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程度以及社會影響程度,分為四級預警:I 級預警(紅色預警信號)其強度達到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制定的極大災害天氣氣候標準。II 級預警(橙色預警信號)其強度達到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制定的特大災害天氣氣候標準。III 級預警(黃色預警信號10、)其強度達到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制定的重大災害天氣氣候標準。IV 級預警(藍色預警信號)其強度達到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制定的較大災害天氣氣候標準。4 應急預案啟動和結束4.1 應急預案啟動電業局氣象辦公室在接到盟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委員會的氣象應急預案啟動信息后,要立即向有關領導、部門和單位傳達,并啟動本局的氣象應急預案。各部門和單位接到氣象應急預案啟動信息后,應全部到崗到位,根據各自的職責開展工作,實行24 小時主要負責人領班值班制度。4.2 應急結束電業局氣象辦公室在接到由盟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委員會發布的終止命令時,應立即向有關領導、部門和單位傳達。5 后期處置5.1 重大氣象災害損失分析各11、部門和單位在氣象應急預案終止后應立即開始檢查、統計電網和設備的損失情況,并分析原因,及時上報電業局氣象辦公室,由電業局氣象辦公室匯總后上報盟氣象辦公室和上級主管單位。6 應急保障6.1 依托現有的電網和設備以及通信設備,確保重大氣象災害天氣時的電網運行和電力供應。6.2 各部門和單位應對應急正作人員進行應急管理等方面的培訓,組織有關部門開展重大氣象災害應急演習。7 附則7.1 獎勵與責任追究7.1.1 獎勵對在參加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在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中表現突出而英勇獻身的人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對因參與氣象災害應急工作致病、致殘、死亡的人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子相應的補助和撫恤。7.1.2 責任追究各有關部門應當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開展氣象災害的應急工作,負責應當承擔的相應法律責任。7.2 解釋災害性天氣氣候標準:分為較大、重大、特大、極大四級,具體標準由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另行制定。7.3 預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