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苯及苯系物中毒事件衛生應急處置技術方案(1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75319
2022-09-08
11頁
196.92KB
1、急性苯及苯系物中毒事件衛生應急處置技術方案急性苯及苯系物中毒事件衛生應急處置技術方案 苯及其同系物(苯系物)統稱為芳香烴。急性苯及苯系物中毒是短期內接觸較大量苯或苯系物后引起的以中樞神經系統損害為主的全身性疾病。1 概述 1 概述 苯為具有特殊芳香味的無色透明油狀液體,微溶于水,可與乙醇、乙醚、丙酮、汽油和二硫化碳等有機溶劑混溶。苯屬中等毒類化合物,人在 24000mg/m3濃度下接觸 30min有生命危險。甲苯、二甲苯、乙苯等苯系物大多為具有特殊芳香味的無色透明易揮發液體,難溶于水,可溶于醇、醚等有機溶劑,毒性大多為低毒(附件 1)。苯及苯系物可經過呼吸道、胃腸道和皮膚、黏膜進入體內,其中呼2、吸道吸收是群體性中毒事件的主要接觸途徑。接觸苯及苯系物的常見機會有:作為稀釋劑、萃取劑和溶劑,用于油漆、噴漆、油墨、樹脂、人造革和粘膠等作業場所;苯及苯系物的生產和運輸;作為化工原料,用于制造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香料、藥物、農藥、樹脂等作業場所,等等。2 中毒事件的調查和處理 2 中毒事件的調查和處理 2.1 現場處置人員的個體防護 2.1 現場處置人員的個體防護 現場救援時首先要確保工作人員安全,同時要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或減少公眾健康受到進一步傷害。現場救援和調查工作要求必須 2 人以上協同進行,并配帶通訊設備。進入苯及苯系物生產、儲存等事故現場時,如現場有中毒死亡病人或空氣苯濃度超過 3、9800 mg/m3(甲苯濃度超過 7700 mg/m3,二甲苯濃度超過 4400mg/m3),必須穿戴A級防護服和自給式空氣呼吸器(SCBA);如空氣苯濃度在 10mg/m39800mg/m3(甲苯濃度在 100mg/m37700 mg/m3,二甲苯濃度在 100mg/m3 14400mg/m3),須選用可防含A類氣體和至少P2 級別顆粒物的全面型呼吸防護器(參見GB 2890-2009),并穿戴C級以上防護服、化學防護手套和化學防護靴;中毒事件現場已經開放通風,且空氣苯濃度在 50mg/m3以下,一般不需要穿戴個體防護裝備。現場處置人員調查和處理經口中毒事件時,一般不必穿戴個體防護裝備。現4、場救援人員清洗大面積皮膚污染的苯及苯系物中毒病人時,應選用可防含 A 類氣體和至少 P2 級別顆粒物的全面型呼吸防護器,并穿戴 C 級以上防護服、化學防護手套和化學防護靴。醫療救護人員在現場救治點救治中毒病人時,一般不必穿戴個體防護裝備。2.2 中毒事件的調查 2.2 中毒事件的調查 調查人員應先了解中毒事件的概況,然后對事件相關場所和人員進行調查,并就事件現場控制措施(如關閉生產場所等)、救援人員的個體防護等向事件指揮部提出建議。2.2.1 中毒事件相關場所的調查 2.2.1 中毒事件相關場所的調查 調查內容包括涉及生產工藝流程、環境狀況、通風措施、防護條件、人員接觸情況等,并盡早采集相關場5、所的空氣樣品,有條件可進行現場快速檢測。2.2.2 中毒事件相關人員的調查 2.2.2 中毒事件相關人員的調查 調查對象應包括中毒病人、目擊證人以及其他相關人員(如生產人員、采購人員、運輸人員以及醫療救援人員等)。調查內容包括接觸時間、接觸物質、接觸人數、中毒人數、中毒的主要癥狀、中毒事故的進展情況、已經采取的緊急措施等。同時,向臨床救治單位進一步了解相關資料(如搶救過程、臨床治療資料、實驗室檢查結果等)。對現場調查的資料作好記錄,進行現場拍照、錄音等。取證材料要有被調查人的簽字。22.3 中毒樣品的快速檢測 2.3 中毒樣品的快速檢測 要盡早對現場空氣的苯及苯系物含量進行檢測,檢測方法推薦使6、用檢氣管法或光離子化檢測儀(附件 2 和附件 3)。2.4 中毒事件的確認和鑒別 2.4 中毒事件的確認和鑒別 2.4.1 中毒事件的確認標準 2.4.1 中毒事件的確認標準 同時具有以下三點,可確認為急性苯及苯系物中毒事件:a)中毒病人有苯或苯系物接觸機會;b)中毒病人出現以中樞神經系統損害為主的臨床表現;c)中毒現場采樣樣品中苯或苯系物含量增高。2.4.2 中毒事件的鑒別 2.4.2 中毒事件的鑒別 注意與急性單純窒息性氣體中毒事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急性硫化氫中毒事件等相鑒別。2.5 現場醫療救援 2.5 現場醫療救援 迅速將病人移離中毒現場至空氣新鮮處;皮膚污染者,立即除去污染衣物7、,有條件時,協助消防部門對危重病人進行洗消。中毒病人應保持呼吸道通暢,有條件予以吸氧,注意保暖。當短期內出現大批中毒病人,應首先進行現場檢傷分類,優先處理紅標病人。2.5.1 現場檢傷分類 2.5.1 現場檢傷分類 a)紅標,具有下列指標之一者:昏迷;抽搐。b)黃標,具有下列指標之一者:譫妄狀態;嗜睡;意識朦朧、混濁狀態。c)綠標,具有下列指標者:頭昏、頭痛、乏力、惡心、嘔吐等表現。d)黑標,同時具有下列指標者:意識喪失,無自主呼吸,大動脈搏動消失,瞳孔散大。32.5.2 現場治療 2.5.2 現場治療 對于紅標病人要保持復蘇體位,立即建立靜脈通道;黃標病人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出現反復抽搐、休8、克等情況時,及時采取對癥支持措施。綠標病人脫離環境后,暫不予特殊處理,觀察病情變化。2.5.3 病人轉送 2.5.3 病人轉送 中毒病人經現場急救處理后,應立即就近轉送至綜合醫院繼續觀察和治療。3 中毒樣品的采集與檢測 3 中毒樣品的采集與檢測 3.1 采集樣品的選擇 3.1 采集樣品的選擇 中毒突發事件現場的空氣樣品是首選采集樣品。尿液中苯酚濃度可作為急性苯中毒、尿馬尿酸濃度可作為急性甲苯中毒、尿甲基馬尿酸濃度可作為急性二甲苯中毒的診治參考。此外,可根據中毒事件的現場調查結果,確定應采集的其它樣品種類。3.2 樣品的采集方法 3.2 樣品的采集方法 a)氣體樣品:活性碳管采樣,100ml/m9、in 流量采集 15min。b)尿液樣品:使用具塞或加蓋的塑料瓶,采樣量50ml。3.3 樣品的保存和運輸 3.3 樣品的保存和運輸 所有樣品采集后最好在 4條件下冷藏保存和運輸,如無條件冷藏保存運輸,樣品應在采集后 24h 內進行實驗室檢測。所有實驗室檢測后的樣品,應在冷凍條件下保存 3 個月,備用于實驗室復核。3.4 推薦的實驗室檢測方法 3.4 推薦的實驗室檢測方法 a)氣相色譜法測定工作場所空氣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及苯乙烯。(參見 GBZ/T 160.42-2007)b)氣相色譜法測定尿中苯酚。(參見 WS/T49-1996,WS/T50-1996)c)分光光度法測定尿中苯酚。(參10、見 WS/T48-1996)d)分光光度法測定尿中馬尿酸。(參見 WS/T52-1996)4e)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尿中馬尿酸、甲基馬尿酸。(參見WS/T53-1996)f)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尿中苯乙醛酸和苯乙醇酸。(參見WS/T54-1996)4 醫院內救治 4 醫院內救治 4.1 病人交接4.1 病人交接 中毒病人送到醫院后,由接診醫院的接診醫護人員與轉送人員對中毒病人的相關信息進行交接,并簽字確認。4.2 診斷和診斷分級 4.2 診斷和診斷分級 救治醫生向中毒病人或陪護(同)人員詢問病史,對中毒病人進行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確認中毒病人的診斷,并進行診斷分級。診斷分級:診斷分級:a)觀察對11、象 接觸苯及苯系物后,出現頭痛、頭暈、乏力等癥狀和眼、上呼吸道黏膜刺激癥狀,并于脫離接觸后短時間內恢復者。b)輕度中毒 頭暈、頭痛、乏力等癥狀加重,并有惡心、嘔吐、視物模糊、步態蹣跚、胸悶、嗆咳等表現,可出現嗜睡、意識模糊、興奮煩躁等輕度意識障礙。c)重度中毒 具備以下任何一項者,可診斷為重度中毒:i 中、重度意識障礙;ii 抽搐;iii 呼吸、循環衰竭;iv 重度肝腎損害;v 猝死。54.3 治療 4.3 治療 接收醫院對所接收的中毒病人確認診斷和進行診斷分級后,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將病人送往不同科室進行進一步救治。觀察對象可予以留觀,輕度中毒病人收住院治療,重度中毒病人立即給予監護搶救治療。12、4.3.14.3.1 合理氧療 合理氧療 中毒病人應盡早給予合理氧療,一般可采用鼻導管或面罩給氧。4.3.24.3.2 防治腦水腫 防治腦水腫 a)脫水劑:可給予甘露醇快速靜脈滴注,如果出現腎功能不全,可靜脈滴注甘油果糖,與甘露醇交替使用。b)利尿劑:一般給予呋塞米(速尿),根據病情確定使用劑量和療程。c)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宜早期、適量、短程應用。4.3.34.3.3 其他對癥支持治療 其他對癥支持治療 加強營養、合理膳食,注意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防治繼發感染,密切監護心、肺、腦等臟器功能,及時給予相應的治療措施。5 應急反應的終止 5 應急反應的終止 中毒事件的危險源及其相關危險因素已被消13、除或有效控制,其他可疑毒物已經完全收繳和銷毀,未出現新的中毒病人且原有病人病情穩定 24h 以上。6附件 1 附件 1 常見苯系物的理化性質和毒性常見苯系物的理化性質和毒性 LCLC50 50(g/m(g/m3 3)LDLD5050(mg/kg)(mg/kg)名稱 名稱 分子式 分子式 理化性質 理化性質 吸入 吸入 經口 經口 備注 備注 苯 C6 6H6 6 為無色透明具有特殊芳香味的油狀液體,常溫下易揮發,微溶于水,可與乙醇、乙醚、汽油、丙酮等有機溶劑混溶。小鼠:51/240min 在 1600 mg/m3下 60min,人可發生急性中毒。甲苯 C6 6H5 5CH3 3為無色透明、帶有14、甜味、有芳香味的揮發液體,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丙酮、乙醚等有機溶劑。大鼠:30.4/4h 大鼠:6.4ml/kg 在 3.76g/m3下60min,人可發生急性中毒。二甲苯 C6 6H4 4(CH3 3)2 2為無色透明、有芳香味的揮發液體,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丙酮、乙醚等有機溶劑。大鼠:27.4/4h 大鼠:4.3 三種異構體,以間位毒性較大。乙苯 C6 6H5 5C2 2H5 5無色刺鼻易燃液體,不溶于水,溶于醇和醚等有機溶劑。大鼠:19.7/4h 大鼠:3.5 苯乙烯C6 6H5 5CH=CH2 2為具有芳香味的無色液體,不溶于水,可與乙醇、乙醚等有機溶劑混溶。小鼠:34.5/2h 大鼠15、:26/4h 大鼠:5.0 當濃度達 3400 mg/m3時,人立即出現黏膜刺激癥狀 7附件 2 附件 2 檢氣管法定性、半定量測定空氣中的苯系物 檢氣管法定性、半定量測定空氣中的苯系物 1 適用范圍 1 適用范圍 本方法適用于疑有苯系物存在的情況下,采用相應檢測范圍的檢測管,檢測氣體樣品中苯、甲苯、二甲苯濃度。方法為定性和半定量測定。2 原理 2 原理 將用適當試劑浸泡過的多孔顆粒狀載體填充于玻璃管中制成,當被測氣體以一定流速通過此管時,被測組分與試劑發生顯色反應,根據生成有色化合物的顏色深度或填充柱的變色長度確定被測氣體的濃度。3 方法重要參數 3 方法重要參數 3.1 測定范圍:苯:(116、300)ppm或(31000)mg/m3。甲苯:(1200)ppm或(4800)mg/m3。二甲苯:(1200)ppm或(51000)mg/m3。3.2 精密度:RSD10%。3.3 準確度:當測試氣體濃度在檢氣管測定范圍的 1/3 以下時,測定值的相對誤差應在35%以內;當測試氣體濃度在檢氣管測定范圍的1/3 以上時,測定值的相對誤差應在25%以內。3.4 全程測定時間:15s 至 3min。3.5 工作溫度:-2050。3.6 環境濕度(RH):15%99%。4 試劑和儀器 4 試劑和儀器 8檢氣管、采樣器。5 操作步驟 5 操作步驟 5.1 使用氣體快速檢測管時,必須使用與之配套的手段采17、樣。一種氣體檢測管具有不同測量濃度范圍的多種檢測管,應用時可選擇不同測量濃度范圍的管子。5.2 割斷檢測管兩端封口。5.3 將檢測管插在采樣器進氣口上,注意進氣方向。5.4 拉動采樣器采氣 100ml,待檢測管中指示顏色變化終止,即可從色柱所指示刻度,讀出數據。6 質量控制 6 質量控制 6.1 檢氣管使用要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操作,尤其是注意采樣時間及檢氣管的有效期。6.2觀察檢測管時光線應充足,使用淺色的背景,與未用過的檢測管進行比較。6.3 采氣時拉動采樣器要用力均勻,保證檢氣管反應界面清晰、均勻,并使反應界面呈線形。9 附件 3 附件 3 光離子化檢測法定量測定空氣中的苯系物 光離子化檢18、測法定量測定空氣中的苯系物 1 適用范圍 1 適用范圍 本方法適用于疑有苯系物存在的情況下,采用相應檢測范圍的光離子化檢測儀,檢測氣體樣品中苯、甲苯、二甲苯濃度。方法為定量測定。2 原理 2 原理 當電離電位小于紫外燈能量的化合物氣體或蒸氣通過離子化腔時,光離子化檢測器的紫外光源就會將該化合物擊碎成可被檢測到正負離子(該過程即離子化)。檢測器測量離子化的氣體電荷并將其轉化為電流信號,然后電流被放大并轉化為濃度值。在被檢測后,離子重新復合成為原來的氣體和蒸氣。3 儀器必要的性能及參數條件 3 儀器必要的性能及參數條件 3.1 測定范圍:異丁烯校正 低濃度范圍:(0-99.9)ppm;高濃度范圍:19、(100-10000)ppm。3.2 儀器誤差:2ppm 或讀數的 10%(2000ppm)(用100ppm 異丁烯校正)。3.3 分辨率:低濃度范圍:0.1ppm;高濃度范圍:1ppm。3.4 實時顯示濃度。3.5 高對比度數字顯示,高亮度 LED 指示燈和蜂鳴器報警。3.6 響應時間:3s。3.7 自動標定與調零。103.8 開機后全功能自動自檢。3.9 安全:整機防爆。3.10 電源:充電電池,可以連續工作 10 個小時以上。3.11 電池壽命:18 個月。3.12 工作溫度:-1040。3.13 環境濕度(RH):0%99%,無冷凝。3.14 有數據輸出功能。4 儀器可選擇的性能及參數條件 4 儀器可選擇的性能及參數條件 4.1 可編程序,自動發出警報。4.2 聲光報警,可選振動報警。4.3 內置校正系數。4.4 內置采樣泵,并有一個氣體采樣器,用來采集現場樣品,帶回實驗室作進一步分析。4.5 設有數據采集器,可做連續監測。5 測定 5 測定 按照說明書操作。校準、調零。6 注意事項 6 注意事項 6.1 注意校正系數換算。6.2 注意電池的壽命,及時充電。6.3 嚴格按照說明書要求,定期使用標準氣進行校準。6.4 注意儀器的響應時間和回零時間。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