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安康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稿)(4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23658
2023-08-11
44頁
18.12MB
1、安康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序言為了更好地指導全市各類開發保護活動、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構建更具活力、更有魅力、更加美麗的國土空間新格局,根據國省相關政策文件和技術規范要求,我市組織編制了安康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立足我市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順應自然地理格局特征和城鎮化發展趨勢,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優化農業、生態、城鎮三大空間,完善重大基礎設施、重大生產力和公共資源布局,統籌安排歷史文化保護、自然資源要素配置和國土綜合整治與修復,明確規劃實施保障機制和配套措施。規劃是市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治理和指導2、各類建設的行動綱領;是編制區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中心城區詳細規劃、相關專項規劃和開展各類開發保護活動、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據。安康概況安康位于秦巴山區腹地、陜西省最南端,地處川、陜、鄂、渝四省市結合部,為“東接襄沔、西達梁洋、南通巴蜀、北控商虢”之地,國土面積為2.35萬平方公里。以漢江為界,北為秦嶺地區,南為大巴山地區,總體呈現南北高山夾峙、河谷盆地居中的特點。山地約占92.5%,丘陵約占5.7%,川道平壩約占1.8%,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全市現轄漢濱區、旬陽市、漢陰縣、石泉縣、寧陜縣、紫陽縣、嵐皋縣、平利縣、鎮坪縣、白河縣,共有135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2020年常住人口3、為249.34萬人,城鎮化率為49.9%。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行政區劃與人口目錄01 規劃總則02 明確戰略定位與目標03 優化國土空間格局04 增強現代化設施支撐保障能力05 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 彰顯城鄉特色風貌06 加強自然資源系統保護與利用07 提升中心城區空間品質08 規劃實施保障CONTENTS規劃總則 指導思想 規劃原則 規劃期限 規劃范圍GENERAL RULES OF PLANNING11.1 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及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和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時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4、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深刻認識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新形勢和新任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籌發展和安全,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和生態保護底線,全面提升國土開發質量和資源利用效率,全面推進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打造漢江生態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設幸福安康提供空間保障。安康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1.2 規劃原則安康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劃實劃優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和城鎮開發邊界,促進國土空間開發保護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開發適宜5、性相協調,筑牢糧食安全、生態安全、水安全等空間安全底線。嚴格底線約束注重綠色高效堅持以人為本加強優質生活空間供給,提高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水平,有效保障幼有善育、學有優教、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空間需求,顯著改善人居環境。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保護與治理,夯實綠色生態基底。推動綠色、循環和低碳發展,引導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嚴格落實資源總量和強度管控要求,切實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促進區域融合凸顯地域特色堅定文化自信,注重文明傳承、文化延續,處理好開發建設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關系。保護自然山水格局,促進傳統與現代融合發展,加強城鄉空間管控和特色風貌塑造6、,彰顯秦巴地域山水特色和歷史人文魅力。全面落實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戰略,積極推進與秦巴地區、漢江流域和省際交界等不同區域的協調發展。統籌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加強產業分工協作,推動形成區域協調、城鄉融合的國土空間格局。安康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3 規劃期限41.4 規劃范圍主要涉及漢濱區的老城辦事處、新城辦事處、江北辦事處、建民辦事處、關廟鎮、張灘鎮(含城東新區核心區),高新區及五里鎮、吉河鎮、縣河鎮的部分村莊?;谀?020年近期目標年2025年規劃目標年2035年規劃期限:2021-2035年包含市域和中心城區兩個空間層次市域總面積2.35萬平方公里中心城區面積27、57.43平方公里與安康市行政轄區范圍一致。規劃范圍圖市域中心城區明確戰略定位與目標 戰略定位 規劃目標 空間策略CLARIFY THE CITYIS VISION AND DEVELOPMENT GOALS5安康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1 戰略定位6國家中部秦巴山區生態屏障漢江生態經濟帶綠色發展樣板全國性綜合交通物流樞紐城市全國富硒和康養旅居產業基地2.2 規劃目標安康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到2035年生態環境全面改善,秦巴山區生態屏障更加穩固;糧食安全保障有力,鄉村全面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綠色、循環、高效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8、展的新型城鎮化格局基本建立;公共服務、人居環境全面優質普惠發展,人民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國土空間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實現現代化。7建設形成生產、生活、生態相協調的高品質國土空間鄉村空間特色富美生態空間安全秀美城鎮空間品質宜居基礎設施保障有力安康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3 空間策略8守底線筑牢安全根基聚核心打造集約空間促發展做強產業載體強融合促進區域協調惠民生創建美好生活優化國土空間格局 開發保護總體格局 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 打造特色富美的鄉村空間 保育安全秀美的生態空間 建設品質宜居的城鎮空間OPTIMIZE THE SPATIAL PATT9、ERN OF THE TERRITORY9安康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1 開發保護總體格局兩屏:以秦嶺、巴山為主體的南北兩側生態屏障。兩帶:月河川道城鎮帶和漢江生態城鎮帶。三區:中部川道現代高效農業區、秦巴中低山富硒循環農業區、秦巴高山生態農業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規劃圖10構建“兩屏兩帶三區”的開發保護總體格局安康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2 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 優先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 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 合理劃定城鎮開發邊界11將整合優化后的自然保護地、生態功能極重要、生態極脆弱區域以及目前基本沒有人類活動、具有潛在重要生態價值的生態空10、間,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加強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優先確定耕地保護目標,保質保量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并實行特殊保護,確保永久基本農田數量不減、質量不降、布局穩定。綜合考慮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人口變化趨勢,充分銜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全市重點建設項目,合理劃定城鎮開發邊界,推動城鎮緊湊集約發展。安康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3 打造特色富美的鄉村空間 打造“三區兩帶多園多點”的鄉村空間格局三區:中部川道現代高效農業區、秦巴中低山富硒循環農業區、秦巴高山生態農業區。兩帶:月河川道和漢江谷地兩條三產融合發展帶。多園: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科技示范園、農產品加工11、園區、三產融合發展示范園區等多類型的農業園區。多點:服務于農業生產、農村生活的若干個農村居民點。12農業空間布局規劃圖安康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3 打造特色富美的鄉村空間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13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鄉村公共設施完善鄉村基礎設施聚焦廁所、垃圾、污水等重點,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和綠化美化,補齊人居環境設施短板。完善農村學前教育資源布局,實現所有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加強農村幸福院、日間照料中心建設,提高文化體育設施配置水平和設施功能。加快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完善鄉村生產生活水利設施,加快農村通信電網改造升級,實施數字鄉村建設發展工程,加快完善農村物流基礎設施12、末端網絡。安康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4 保育安全秀美的生態空間 構建“一軸三區多廊多斑塊”的生態安全格局一軸:依托漢江干流及兩岸生態單元,形成漢江生態主軸線。三區:守住北部秦嶺、南部巴山生態屏障,扮靚中部川道生態底色,維護生物多樣性、水源涵養和水土保持等功能。多廊:依托池河、任河、嵐河-月河-恒河、壩河-旬河、竹溪河-黃洋河,形成多條生態廊道。多斑塊:依托自然保護地、重要濕地、連片農田、森林公園、飲用水源地及各級城鎮綠地系統,形成綠地節點。14生態系統保護規劃圖安康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4 保育安全秀美的生態空間 構建自然保護地體系全市現有市管自13、然保護地25處,總面積為21.37萬公頃,占全市總面積的9.08%。規劃對其進行整合優化,支持創建秦嶺國家公園,形成以秦嶺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15大熊貓國家公園、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平河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上壩河國家級森林自然公園、寧東省級森林自然公園、化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瀛湖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鬼谷嶺國家級森林自然公園、蓮花古渡國家級濕地自然公園、漢陰鳳凰山國家級森林自然公園、漢陰觀音河國家級濕地自然公園、嵐皋南宮山國家級地質自然公園、嵐皋千層河國家級濕地自然公園、平利古仙湖國家級濕地自然公園、千家坪國家級森林自然公園、旬河源國家級濕地自然公園、鎮坪曙河源國家級濕地自然公14、園、嵐皋神河源省級森林自然公園、鳳凰山省級森林自然公園、紅石河省級森林自然公園、擂鼓臺省級森林自然公園、靈崖寺省級森林自然公園、女媧山省級森林自然公園、三道門省級森林自然公園、燕翔洞省級地質自然公園25個現狀自然保護地名錄安康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4 保育安全秀美的生態空間 形成國土空間整治修復五大分區16秦嶺中高山生物多樣性保護區加強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生態廊道及重點生態功能區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動物棲息地保護修復。秦嶺中低山水源涵養區開展封山育林、植樹造林,推進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加強陡坡耕地治理。月河盆地土地綜合整治與水土保持區 開展月河綜合防治、土地綜合整治、礦山15、修復治理,加強沿岸水景觀打造。漢江兩岸水源涵養與土地綜合整治區 開展土地綜合整治,實施沿江堤防建設及河道整治,推進水環境治理,開展沿江亮化、綠化工程建設,加強生物物種管護。大巴山生物多樣性與水源涵養區 開展森林質量提升、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提高生物多樣性,實施土地綜合整治和廢棄礦山治理工作。國土空間整治修復分區規劃圖安康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4 保育安全秀美的生態空間 強化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修復治理17土地綜合整治生態修復加快重要濕地修復與治理統籌開展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加強退化森林功能修復與生態治理加強水生態水環境保護修復推進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積極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全域土地綜16、合整治農用地及后備資源整理農村建設用地整理城鎮建設空間整治安康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5 建設品質宜居的城鎮空間 構建“一核兩心兩帶多點”的新型城鎮化空間格局一核:安康中心城區,是引領市域乃至區域的發展核心。兩心:旬陽和漢陰兩個片區性中心城市,是帶動東、西部片區發展的兩個增長極。兩帶:月河川道城鎮帶和漢江生態城鎮帶兩個城鎮集聚帶。多點:石泉、寧陜、紫陽、嵐皋、平利、白河、鎮坪7個縣城和20個重點鎮,是點狀發展區的集聚引導和新型城鎮化的重要補充。18城鎮體系規劃圖安康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5 建設品質宜居的城鎮空間 構建“6+3+X”的現代化綠色循環17、產業體系做強六大綠色工業:富硒食品、新型材料、裝備制造、清潔能源、秦巴醫藥、紡織絲綢。推動新興產業健康穩步發展:包裝飲用水、毛絨玩具文創、電子信息等。做優第三產業:生態旅游、現代物流、商貿服務等。196綠色工業3新興產業X第三產業6 大綠色工業3 大新興產業X 項第三產業富硒食品新型材料裝備制造清潔能源秦巴醫藥紡織絲綢包裝飲用水毛絨玩具文創電子信息等生態旅游現代物流商貿服務等+增強現代化設施支撐保障能力 建立現代綜合立體交通運輸體系 構建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 完善水、電、氣等基礎設施體系STRENGTHEN THE SUPPORT AND SUPPORT CAPACITY OF MODERN18、 FACILITIES20安康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4.1 建立現代綜合立體交通運輸體系21統籌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交通方式一體化發展,建設陜西南出東接、川渝北上西進的戰略通道節點,以及聯結成渝、漢江流域城市群的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基本建成交通強市。綜合交通規劃圖公路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十天高速、包茂高速、銀百高速、安平高速、安來高速、京昆高速、繞城高速環線等。謀劃安康富強機場4D級改擴建,建設其余9個縣(市)通用機場。實現安康漢江主航道全線建成高等級航道。水運航道高鐵:西渝高鐵、漢安十高鐵、安巴成高鐵、安恩張高鐵、西成高鐵。普鐵:西康鐵路、陽安鐵路、襄渝鐵路。鐵路高19、鐵+普鐵航空民用航空+通用航空安康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4.2 構建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 完善城鄉公共服務體系按照“三級六類”,建設全覆蓋、人性化的公共服務設施體系。22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圖三 級中心城區市域公共服務中心各縣縣城縣域公共服務中心建制鎮和行政村基層公共服務中心六 類教育文化體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其他類安康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4.2 構建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 建立城鎮社區生活圈體系建設全齡段友好、配置層級化、空間復合化、服務差異化的城鎮生活圈體系,實現城鎮社區生活圈覆蓋率達到100%。23全齡段友好以兒童、青少年和老年人為重點,解決全年齡段20、人群需求配置層級化按照“社區中心(15 分鐘生活圈)-鄰里中心(10 分鐘生活圈)-街坊中心(5 分鐘生活圈)”三個層級配設空間復合化鼓勵空間復合利用、分時利用、立體開發,促進空間資源的共享,助力一站式便利生活服務差異化結合實際需求,按照基礎保障型、品質提升型、特色引導型提供差異化服務安康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4.3 完善水、電、氣等基礎設施體系24供水完善各級城區供水設施,加強鄉鎮及村莊供水設施建設,構建區域統籌、城鄉均等、安全優質的供水系統。排水提升完善污水處理設施,推動可再生水廠建設。村莊因地制宜地采用多元化的污水處理模式,與鄉村建設同步開展。環衛構建并完善垃圾分類、21、回收、利用與處置體系,全面落實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與資源化。通信構建暢通高效、可靠智能的通信網絡。積極推進通信局房及5G基站建設,結合城市綜合管廊,建設四通八達、集約共享的通信管道網絡。電力推進形成北聯關中、西接漢中的陜南750kV雙環網。建成由1座安康750kV變電站、8座330kV變電站和3座330kV水電站組成的主干網架。燃氣建設西康天然氣長輸管線,與漢安線形成雙氣源模式,保障全市用氣需求。積極推進天然氣長輸管線、天然氣輸氣支線、LPG應急儲備基地等重大燃氣工程建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彰顯城鄉特色風貌 歷史文化保護傳承 全域旅游空間布局 城鄉特色風貌塑造STRENGTHEN EHT PR22、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HISTORICAL CULTURE25安康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5.1 歷史文化保護傳承構建“四級三類”歷史文化保護體系,建立“一心、一帶、五核、多點”的歷史文化保護空間結構。26四級:國家級、省級、市縣(區)級、未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三類: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傳統村落)、文物保護單位和歷史建筑、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心以中心城區為歷史文化展示核心一帶以漢江流域為依托的漢水文化帶五核2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和3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多點傳統村落、歷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名鎮(街區)、文物保護單位等多個歷史文化資源23、點歷史文化保護體系歷史文化保護規劃圖安康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5.2 全域旅游空間布局27旅游空間發展規劃圖形成“一心引領,一帶舞動,一廊貫通,四區共建”的旅游發展空間布局。一心引領幸福安康城一帶舞動詩畫漢江帶一廊貫通水墨秦巴廊四區共建秦嶺心境生態涵養片區、鳳凰仙境田園休閑片區秦風楚韻鄉村旅游片區、巴山秘境運動康養片區以漢江為依托,打造最美沿江生態景觀廊道以池河-月河-嵐河為依托,打造南北向秦巴山水景觀廊道安康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5.3 城鄉特色風貌塑造整合山水景觀資源與歷史文化要素,明確“勢承秦巴山水城、融匯漢水文化韻、浪漫閑適品質都”的城鄉風貌定位24、,構建“兩廊、三片、多節點”的全域城鄉景觀風貌格局。北部秦嶺生態山林風貌區中部川道沿江風光風貌區南部巴山河谷山地風貌區城鄉風貌格局規劃圖布局在市域的多個風貌培育節點兩廊三片多節點28加強自然資源系統保護與利用 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 林草濕地資源保護與利用 水資源保護與利用 礦產資源保護與利用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SYSTEM29持續抓好天然林保護與修復、長江防護林體系建設等林業重點工程,嚴格實施林地用途管制。安康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06.1 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6.225、 林草濕地資源保護與利用以嚴控增量、盤活存量為導向,科學配置新增建設用地;推進閑置土地有效處置和低效用地再開發,促進城鄉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地地林林立足促進草地資源質量提升,重點加強秦巴山地天然牧草地的保護,合理開發生態旅游。草草嚴格落實濕地資源保護修復制度,加強濕地公園和濕地自然保護區建設,因地制宜發展濕地綠色產業。濕濕6.3 水資源保護與利用嚴守水環境質量底線和水資源利用上限;加快推進水源工程建設,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加大對漢江及其支流的保護力度。水水6.4 礦產資源保護與利用加大重要礦產資源勘查力度,優化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布局,加強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空間管控,推進綠色礦山建設。礦礦提升中心26、城區空間品質 城市性質 完善中心城區功能結構 打造宜居魅力城市人居 構建便捷高效交通體系IMPROVE THE SPATIAL QUALITY OF THE CENTTAL URBAN AREA317.1 城市性質32國家級綜合交通樞紐與物流基地漢江生態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以富硒產業、新型材料和康養旅游為主導與山水田園融合共生的休閑宜居城市安康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安康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7.2 完善中心城區功能結構 推動“湖城一體、疏解老城、重心北移、有序東擴”加快高鐵新城和空港片區建設,引導中心城區建設在向東(城東新區方向)延伸的同時,積極向西及西北27、(西康高鐵及富強機場方向)拓展。形成“兩帶、雙心、三廊、七區”的空間結構兩 帶漢江城市空間發展帶、月河生態游憩景觀帶雙 心高新城市主中心、江南城市副中心七 區江南宜居生活區、城東康養服務區、江北商貿服務區、關廟工業物流區、月河生態休閑區、高新科創產業區、臨空經濟發展區三 廊老龍溝-黃洋河生態廊道、傅家河生態廊道、包茂高速生態廊道33中心城區功能結構規劃圖安康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7.3 打造宜居魅力城市人居 提供高品質公共服務342個 城市級 公共核心7個 片區級 公共中心主中心:位于傅家河-高鐵新城區域副中心:位于江南老城區高新片區、城東片區、關廟片區、江北片區、長春-月28、河片區、建民片區、機場小鎮片區若干個 社區生活圈(社區級)15分鐘生活圈服務全體城市居民10分鐘生活圈5分鐘生活圈重點保障老人、兒童中心城區公共服務體系規劃圖安康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7.3 打造宜居魅力城市人居 構建藍綠空間體系統籌綠色生態資源,形成均衡共享的綠地空間布局,以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為目標,提升藍綠空間魅力。構建“郊野公園-城市級公園-片區級公園-社區級公園-口袋公園”多級城市公園綠地體系形成“兩屏兩帶、三楔三廊、三園多點”的藍綠空間布局南北兩側自然山體屏障漢江復合游憩帶、“月河-香溪洞-九里灣”景觀游憩帶南北兩側楔入的農田、山體老龍溝-黃洋河生態廊道、傅家河生態29、廊道、包茂高速生態廊道傅家河城市公園、黃洋河公園、月河口山地公園興安公園等各級各類綠地兩屏兩帶三楔三廊三園多點社區公園片區級公園城市級公園35安康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7.4 構建便捷高效交通體系對外交通打造“綠色集約、安全高效、結構合理”的現代化城市道路交通體系。實現20分鐘上高速,90分鐘通過高速直達各縣,120分鐘通過高鐵與西安、重慶等周邊大中城市快速聯系,180分鐘通過航空與國內主要城市聯系。構建“內外分離,六橫九縱,兩環圍繞”的交通網絡結構。到2035年,道路網密度達到7.5km/k,居民平均通勤時間不超過35分鐘。形成“三主、三輔”的綜合客運樞紐體系。建設以配建30、停車為主、路外公共停車為輔、路邊停車為補充的城市停車系統。打造“四橫五縱”公交走廊。公交站點300米、500米覆蓋率達到70%、90%。推進“一江兩岸”環江50里、“一湖兩岸”30公里慢行步道建設。品質慢行暢達道路交通設施36中心城區道路交通規劃圖六橫九縱兩環規劃實施保障 加強規劃實施傳導 明確近期實施重點 制定實施保障措施IMPLEMENTATION GUARANTEES378.1 加強規劃實施傳導安康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8實施專項規劃編制清單制管理,因地制宜確定編制任務和要求,搭建用途管制系統格局。在城鎮開發邊界內編制詳細規劃,在城鎮開發邊界外的鄉村地區編制實用性村31、莊規劃。將中心城區劃分為12個詳細規劃編制單元,城鎮開發邊界范圍內實現控制性詳細規劃全覆蓋。明確各縣(市、區)發展方向、主要控制指標、引導控制重點,加強市級規劃對縣級規劃的傳導和管控??h級規劃導引專項規劃傳導詳細規劃傳導8.2 明確近期實施重點安康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9規劃目標重大工程交通類重點項目38個水利類重點項目27個能源類重點項目36個產業類重點項目34個民生類重點項目22個旅游類重點項目38個其他類重點項目65個合計重點項目260個筑牢規劃實施工作基礎強化組織保障;樹立規劃權威;提升業務水平。搭建國土空間信息平臺完善規劃管理制度體系嚴格規劃用途管制;提升規劃審批效能。強化規劃實施過程監督加強規劃實施評估;嚴格規劃實施監管;健全公眾參與機制。8.3 制定實施保障措施安康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40安康市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
合同表格
上傳時間:2021-01-22
11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