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43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748655
2023-09-13
43頁
15.26MB
1、嵩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 案嵩縣自然資源局2023年4月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OF SONGXIAN前言嵩縣隸屬于河南省洛陽市,洛陽市南部生態縣,地處伏牛山北麓及秦嶺支脈熊耳山、外方山之間,境內河流呈現“一縣跨三域”之貌。嵩縣歷史悠久,史稱伊國,明始名嵩縣。嵩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是落實新發展理念,實施高效能空間治理,促進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的空間政策,是縣域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和指導各類建設的行動綱領,是落實和深化上位規劃要求,為編制下位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詳細規劃、相關專項規劃和開展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2、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提供基本依據。懇請廣大熱心市民和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積極為本規劃建言獻策,共同建設美好家園。嵩縣概況國 土2020年國土變更調查數據,嵩縣國土面積為3007.24平方公里。人 口截止2020年,全縣戶籍人口64.68萬人,常住人口54.34萬人,城鎮化率41.35%。經 濟2020年嵩縣地區生產總值205.84億元,三次產業比重為15:33:52。目錄規劃總則指導思想規劃范圍和規劃期限目標戰略發展愿景規劃目標城市性質空間戰略高質量開發保護總體格局構建國土空間總體格局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綠色安全的農業空間優化農業生產格局嚴格落實耕地保護詩畫山水的生態空間構建生態保護格局加強資源3、保護利用整合自然保護地體系系統推進生態修復010102020303精明高效的城鄉空間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格局優化全域產業布局分類引導鄉村有序發展安全韌性的支撐體系構建高效便捷的交通系統提供全域均衡優質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安全韌性的基礎設施彰顯魅力的城鄉特色風貌完善歷史文化保護體系塑造特色魅力城鄉風貌促進文旅融合發展全域旅游營造幸福美好家園優化中心城區空間發展結構山水城相融的藍綠空間普惠共享的公共服務人文相融的城市風貌實施保障機制規劃傳導落實規劃實施保障0404050506060707080809091010規劃總則規劃總則1.1 指導思想和規劃原則1.2 規劃范圍和規劃期限01011.2 規劃范圍和4、規劃期限規劃范圍:為嵩縣行政轄區范圍,包含城關鎮、田湖鎮、車村鎮、舊縣鎮、閆莊鎮、德亭鎮、大章鎮、白河鎮、紙房鎮、飯坡鎮、九皋鎮、陸渾鎮12個建制鎮和大坪鄉、何村鄉、黃莊鄉、木植街鄉4個鄉,共16個鄉鎮、310個行政村,12個社區居委會,國土總面積3007.24平方千米。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規劃基期為2020年,近期至2025年,遠期至203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目標戰略目標戰略2.1發展愿景2.2規劃目標2.3城市性質2.4空間戰略02022.1發展愿景中原藥谷中原藥谷和美嵩縣和美嵩縣兩強生態強縣旅游強縣三高中原綠色經濟高地河南宜居宜業高地豫西鄉村振興高地湖山圣域嵩縣愛你5、綠色生產方式落地生根“兩山理論”實踐樣板人文環境健康和諧河南城鄉融合示范區12123全國生態文明示范縣3一家園人民幸福美好家園文化自信堅定設施配套完備齊全人民群眾較強幸福感123兩強三高一家園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視察重要講話精神和中部崛起再上新臺階、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要求,圍繞省委省政府“兩個確保”“十大戰略”,聚焦市委市政府“三項重點工作”“三個重要抓手”,錨定縣委“兩強三高一家園”的遠景目標,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牽引,發揮嵩縣的生態優勢和生物醫藥、全域旅游產業基礎優勢,積極融入中原城市群發展格局,全面建設國家全域旅游示6、范區,走生態引領型、內涵集約型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中原藥谷和美嵩縣”。1.1 指導思想和規劃原則指導思想規劃原則堅持底線思維,推動綠色發展落實以人為本,促進城鄉統籌提升韌性水平,保障安全永續強化創新引領,提升輻射能級促進精細治理,完善實施保障0102030405錨定2035遠景目標,謀劃“十四五”階段性目標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嵩縣近期2025年率先建成中部地區綠色發展先行區全國生態文明示范縣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河南城鄉融合示范區經濟發展全省排名晉位升級遠期2035年基本建成“兩強三高一家園”“湖山圣域嵩縣愛你”品牌知名度享譽全國中原“兩山理論”樣板打造完成鄉村振興走在豫西山區縣市7、前列人民獲得感、幸福感、自豪感顯著增強。展望2050年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嵩縣2.2規劃目標2.3城市性質山縣湖城河南湖濱山水生態城中原文旅康養示范區伏牛山中醫藥產業基地結合“世界知名湖濱小城市、中國可持續發展典范縣城、鄭洛城市群生態文旅湖城”的發展愿景,將嵩縣打造為:2.4空間戰略戰略戰略引領引領全域全域統籌統籌堅持“區域謀發展,城鄉共發展”,以高質量發展為總攬,統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鄉村振興、生態保護,實現“產業圍繞高質量調結構、城建圍繞高質量上檔次、社會事業圍繞高質量上水平”的發展新格局。底線管底線管控控生態生態賦能賦能堅持底線思維,科學劃定三條控制線,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與修8、復,圍繞碳中和戰略部署,推進綠色發展和自然資本增值,厚植生態產品價值,形成國土空間支撐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新路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按資源整合、空間復合、城鄉融合的原則,推進以中心城區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推進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提高教育、醫療、養老、文化、綠地等服務水平。加快壯大縣域經濟,做強主導產業,強化鄉鎮聯城帶村功能。民生民生優先優先城鄉城鄉融合融合傳承傳承文化文化彰彰顯特色顯特色處理好國土空間開發利用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關系。注重“兩程理學”城市文化品牌、旅游宣傳品牌形象塑造,以文化特色提升開發品質。加強風貌管控,營造具有微流域特色的“青山擁一湖,山城水相連”城鄉風貌,提升嵩縣城市9、魅力。高質量開發保護高質量開發保護總體格局總體格局3.1構建國土空間總體格局3.2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03033.1構建國土空間總體格局構建“一主兩副引領、三環兩帶共保、兩軸多點協同”的高品質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一主兩副引領:打造環陸渾湖主城區縣域中心,南部車村鎮、“北大門”田湖鎮兩個副中心三環兩帶共保:環陸渾湖綠化屏障、環主城區生態屏障、環縣域生態屏障;伊、汝河生態帶兩軸多點協同:伊河城鎮發展軸、汝河城鎮發展軸;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化城鎮 嚴格保護永久基本農田科學優化永久基本農田布局,嚴格落實上級下達的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嵩縣劃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53.34萬畝,主要分布在田湖鎮、閆莊鎮、10、大坪鄉、德亭鎮等耕地資源較為豐富的鄉鎮。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落實嵩縣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成果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縣域內生態保護紅線51628.16公頃,包含河南伏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河南洛陽熊耳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河南陸渾湖國家濕地公園、河南汝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以及自然保護地以外生態保護紅線。合理劃定城鎮開發邊界將城鎮建成區、一定時期內可以集中進行城鎮開發建設的區域納入城鎮開發邊界,作為完善城鎮功能、提升空間品質,保障省、市重大戰略需求的城鎮空間。3.2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綠色安全綠色安全的農業空間的農業空間4.1優化農業生產格局4.2嚴格落實耕地保護04044.1優化農業生產格局保障糧食安全,11、統籌高效農業格局構建“一帶、兩區、多基地”的農業生產格局4.2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嚴守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紅線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格落實上級下達的耕地保護目標,確保到2035年全縣耕地保有量不低于59.8998萬畝。嚴守耕地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嚴格執行耕地占補平衡制度,落實耕地“進出平衡”,推進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提升耕地潛能強化耕地生態保護完善耕地保護制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詩畫詩畫山水山水的生態空間的生態空間5.1構建生態保護格局5.2加強資源保護利用5.3整合自然保護地體系5.4系統推進生態修復05055.1構建生態保護格局三環:環陸渾湖綠化帶、環縣城城市生態屏障、環縣12、域生態屏障兩帶:伊河生態帶、汝河生態帶四廊:大章河水廊、左峪川生態廊道、高都川生態廊道、焦澗川-八達河水系廊道多網:伊河、汝河支流等水系形成的水生態網絡;主要交通沿線綠化形成的人工綠化等網絡;田間防護林等形成生產防護性綠化網絡。生態筑底,構建三環、兩帶、四廊、多網的生態安全格局5.2加強資源保護利用增強水資源剛性約束加強礦產資源有序保護利用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嚴格控制用水總量,強化飲用水源保護優化水資源配置,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提升濕地生態系統穩定性建立和完善濕地保護體系優化濕地空間布局林業資源空間布局積極推進山區造林、平原綠化、森林城市建設和生態廊道提升合理布局規劃綠化造林空間加強礦產資13、源有序保護利用構建礦業發展新格局,劃定重點開采區、開采規劃區塊、禁止開采區加強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推進綠色礦山建設5.3整合自然保護地體系河南陸渾湖國家濕地公園建設以生態本底為基礎,以生態功能分區差別化管控為手段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全縣劃定自然保護地面積25502.26公頃,包含河南伏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河南洛陽熊耳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河南陸渾湖國家濕地公園、河南汝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河南伏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加強對岸線生態化修復力度嚴格河湖水域和原始生境保護開展流域水生態綜合治理推進環陸渾湖濕地公園綠化加強自然濕地岸線維護實施河湖水系連通工程積極開展綠色礦山建設推進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強化廢棄礦山14、生態修復推進國土綠化工程提高森林資源質量推進退耕還林、退園還林5.4系統推進生態修復貫徹“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系統理念,基于全域全要素的整體構架,對森林、濕地、水體、礦山等各類要素進行恢復、整治、重建,筑牢生態安全格局,支撐高質量發展。森林生態系統修復水生態修復礦山生態修復濕地生態修復精明精明高效高效的城的城鄉鄉空間空間6.1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格局6.2優化全域產業布局6.3分類引導鄉村有序發展06066.1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格局一主:環湖主城區(縣域中心)兩副:車村鎮、田湖鎮(縣域副中心)兩軸:沿伊河城鎮發展軸、沿汝河城鎮發展軸多點:以舊縣、德亭、閆莊為重點鎮,其他鄉鎮特色化發展構建15、“一主兩副、兩軸多點”集約高效的城鄉空間發展結構6.2優化全域產業布局壯大裝備制造提質礦產品加工創新生物醫藥金屬制造農機設備制造機械制造和器材制造汽車零部件制造專用設備制造黃金礦石精深加工鉬礦精深加工陶瓷制造其他非金屬冶煉螢石礦精深加工原輔料提取中藥飲片制造中藥保健食品化妝品制造化學藥品與原料藥制造中成藥制造“裝備制造、礦產品精深加工、生物醫藥”三大主導產業“綠色食品制造、新材料、輕工制造、循環經濟”未來延伸產業6.3分類引導鄉村有序發展 分類指引建設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因地制宜、分類引導村莊建設,構建鄉村生活圈,按照集聚提升類、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整治改善類、搬遷撤并類五種類型明確鄉村發展16、的不同路徑,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美麗鄉村建設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的理念,以白云山旅游基地和陸渾湖沿岸重點景區,加快培育有山水風光、生態田園、休閑旅游、文化創意等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示范村。推進美麗鄉村連點成線、以線聯片,構筑美麗鄉村示范帶。安全韌性的支撐體系安全韌性的支撐體系7.1 構建高效便捷的交通系統7.2 提供全域均衡優質的公共服務體系7.3 建設安全韌性的基礎設施0707鐵路:十堰至洛陽鐵路、盧氏至寶豐鐵路、伏牛山輕軌7.1構建高效便捷的交通系統構建立體高效的綜合交通體系,提升區域性交通通達能力航空:推進通用航空機場選址與建設高17、速公路:規劃永許洛高速、嵩內高速、嵩宜高速、澠淅高速,構建“兩橫兩縱一放射”高速公路網絡干線公路:建成城鄉貫通、干支相連的干線公路系統,升級改造國省干線7條7.2提供全域均衡優質的公共服務體系優化“三級五類”公共服務設施空間布局和規模配置。全面提升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水平,構建共建共享、均衡優質的公共服務設施體系文以惠民創建全民共享、特色鮮明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幼有善教建立城鄉均衡、結構完善的綜合教育服務體系體有所健謀劃布局均衡、形式豐富的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病有所醫完善覆蓋城鄉、設施完備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老有所養打造體系完善、服務優質的社會福利服務體系7.3建設安全韌性的基礎設施供水建成安全節約、城鄉18、一體、優質均等的供水保障系統。排水穩步推進縣域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工作,提高污水收集和處理能力,推進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通信按照“三網融合、設施共建”理念,統籌推進新一代移動通信網(包括5G)、互聯網和廣播電視網建設。燃氣優先發展管道燃氣,合理發展瓶裝液化石油氣,建設安全可靠、適應性強的燃氣輸配系統。供熱發展多種方式、多種能源相結合的安全清潔供熱體系,建設多能互補、綠色高效的清潔供熱系統。供電完善優化主網架,提高供電能力,推進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環衛提高生活垃圾處理能力,實施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處理模式。防災減災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堅持以防為主、防抗避救相結合,針對洪澇、地震、火19、災、生命線系統事故等主要災害,提升城市應急救災水平。嚴守資源底線,提高供給保障能力彰顯魅力的城鄉特色風貌彰顯魅力的城鄉特色風貌8.1 完善歷史文化保護體系8.2 塑造特色魅力城鄉風貌8.3 促進文旅融合發展全域旅游08088.1完善歷史文化保護體系建立由“歷史文化名鎮歷史文化名村及傳統村落文物保護單位和歷史建筑非物質文化遺產”構成的四級歷史文化保護體系。構建“一心兩帶多點的”歷史文化遺產空間保護格局1處歷史文化名村27個傳統村落36項非物質文化遺產23490株古樹名木8.2塑造特色魅力城鄉風貌山體河流城市田園森林濱湖花園風貌區生態保育風貌區詩畫鄉村風貌區田園鄉村風貌區郊野森林風貌區構建微流域特20、色的城鄉風貌結構,按照生態保育類、田園鄉村類、濱湖花園類、郊野森林類、詩畫鄉村類五類,進行城鄉風貌引導城郊融合風貌區環陸渾湖旅游服務核心天池山景區環白云山旅游服務核心木札嶺景區嵩南生態康養旅游片區伊河漂流嵩北休閑康養旅游片區兩程故里文旅產業園三合小鎮秋水野谷康養區丹參柴胡主題公園愛泥節主題公園石頭部落車村康養小鎮云巖寺景區楊山景區七峰山生態科普公園黃金小鎮一環:8.3促進文旅融合發展全域旅游構建“一環兩核,兩區三山”的全域旅游格局嵩縣全域旅游發展環兩核:環陸渾湖旅游服務核心、環白云山旅游服務核心兩區:嵩北休閑康養旅游片區、嵩南生態康養旅游片區三山:白云山、天池山、木札嶺景區為龍頭營造幸福美好家21、園營造幸福美好家園9.1 優化中心城區空間發展結構9.2 山水城相融的藍綠空間9.3 普惠共享的公共服務9.4 塑造人文相融的城市風貌09099.1優化中心城區空間發展結構雙軸驅動 環城快速發展軸、環湖生態發展軸組團發展 集聚活力片區:主城區(嵩州老城、高都片區、伊東新區)、田湖片區、飯坡片區 環湖生態恬靜組團:兩程故里組團、崇都組團、中醫養生組團、觀湖頤養組團、伊尹康養組團、曲里組團構建“融山環湖,雙軸驅動,組團發展,動靜相宜”的規劃結構9.2山水城相融的藍綠空間形成“一核一帶、八廊多園、慢行成網”藍綠空間體系一核:陸渾湖生態景觀核心一帶:伊河生態景觀帶八廊:打造高都川、呂溝、沙溝、于溝、趙22、村川、焦澗川、鳳陽河、龍駒河八條濱水生態廊道多園:后山城市中央公園,玉皇山森林公園,嵩州公園等多個城市公園9.3普惠共享的公共服務以交通時間、空間距離、服務范圍為主要考慮因素,按照縣級-15分鐘-10分鐘-5分鐘劃分四級生活圈。分鐘服務人口:0.5-1.5萬人規劃設置:幼兒園、社區衛生服務站、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小型多功能運動(球類)場地、室外綜合健身場地、社區商業網點、社區服務站、垃圾收集站、公共廁所等分鐘服務人口:1.5-2.5萬人規劃設置:小學、文化站點、中小型多功能運動場地、菜市場或生鮮超市、公交車站、微型消防站及緊急避難場所等分鐘服務人口:2.5-5.0萬人規劃設置:初中、大型多功能23、運動場地、社區醫院、養老院、老年養護院、文化活動中心、社區服務中心、大型商場等9.4塑造人文相融的城市風貌陸渾康養小鎮田湖智造小鎮飯坡鄉旅小鎮主城區城鄉融合農旅示范區綜合旅游組團曲里溫泉養生汽車營地陸渾服務區觀景臺觀湖頤養居住片區中醫養生產業園伊尹文化體驗園養湖觀湖享湖親湖品湖按照“山抱環湖,西城東鄉”的引導策略,形成“錯落有致、疏密有度、顯山露水、依山就勢、通風透氣”具有“湖城”氣質的總體空間形態。實施保障機制實施保障機制10.1 規劃傳導落實10.2 規劃實施保障101010.1規劃傳導落實構建“兩級三類”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構建分層管理、分類指導的規劃編制體系,構建“縣-鄉鎮”協同的縱向傳導機制,建立有效約束的橫向部門銜接機制。進一步完善規劃落地的實施管理體系。省、市級國土空間嵩縣國土空間規劃分解落實鄉鎮級國土空間規劃分解落實詳細規劃村莊規劃專項規劃吸納反饋吸納反饋規劃實施監督評估管控依據反饋更新反饋更新 實行國土空間規劃全生命周期管理10.2規劃實施保障加強規劃實施監督規劃保障強化規劃傳導實行用途管制制訂規劃建設計劃建設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完善規劃政策保障完善公眾參與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