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隧道過程安全質量及災害事故應急預案(2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81800
2023-11-03
25頁
92.41KB
1、xx隧道股份有限公司安全質量及災害事故(突發事件)應急預案xx隧道股份有限公司年十一月目 錄一、總 則二、危險源及危險性分析三、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四、預防與預警五、應急響應六、信息發布七、后期處置八、保障措施九、培訓與演練十、獎懲十一、附 則一、總 則(一) 編制目的為建立健全公司統一指揮、功能齊全、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應急救援機制,及時、有效地對在建項目存在的各類重要危險源進行日常監控和管理,對可能出現的職業健康安全重大傷亡事故以及環境破壞事件做出應急響應,避免事態擴大,最大限度地降低傷亡事故和環境破壞的損害程度,結合公司目前在建工程項目實際情況 ,特制定本綜合應急預案。(二) 編制依據1、2、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3、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5、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6、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7、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8、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9、建設工程重大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10、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11、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12、xxxx股份有限公司安全質量及災害事故(事件)應急預案13、xx隧道集團安全質量及災害事故(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等。(三) 適用范圍本綜合預案適用于公司及項目所轄施工區域范圍內發生下列安全質量及災害事故(事件)的應3、對和處置工作:1、人員傷亡事故;2、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3、急性中毒事故;4、民用爆炸物品和危險化學品事故;5、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和特種設備事故;6、火災事故;7、其他事故。(四) 應急預案體系公司應急預案體系,由公司(綜合應急預案)、項目經理部/分部(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現場處置方案)二級組成,按照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開展安全質量、環境、群體性治安及災害等突發事件應對工作。(五) 應急工作原則應急救援工作遵循“統一領導、職責明確,分級管理、分級負責,各司其職、規范有序,反應迅速、運轉高效,預防為主、平戰結合”的原則。1、統一領導,職責明確。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統一領導、4、協調公司范圍內一般及以上安全質量及災害事故/事件的應急救援工作;項目經理部(分部)要認真履行安全生產責任主體職責,按照各自權限和職責,負責突發事件的現場應對處置工作;公司本部相關部門按照系統管理原則和應急處置工作要求,加強應急救援工作指導,各盡其責。2、分級管理,分級負責。根據突發事件的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實行公司、項目經理部(分部)二級應急救援機制(片區生產指揮部參與各級應急工作),并與工程所在地政府部門的應急救援機制相協調。3、各司其職、規范有序。按照屬地化管理的原則,地方人民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是處置安全質量及災害事故(事件)的主體,公司、片區生產指揮部、項目經理部(分部)要各司其職、積極主5、動、密切配合,有組織地參與事故處置,采取嚴格有序、科學有效措施,將危害和損失控制在最小范圍。4、反應迅速、運轉高效。突發事件一旦發生,項目經理部(分部)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實施救援,充分發揮現場自救作用。并按照規定向上級主管部門、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及時報告,準確傳遞事故(事件)信息。各級機構接到事故信息后,必須在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同時要按照本工作指引有序開展應對工作,有效控制輿情。5、預防為主、平戰結合。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突發事件應急與預防相結合,做好預防、預測、預警和預報工作,做好常態下的輿情評估、應急預案演練等工作。二、危險性分析(一) 公司概況xxxx隧道6、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世界雙500強企業xxxx旗下xx隧道集團為主發起人。公司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及職業健康安全、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為河南省高新技術企業。公司設30個專業公司,擁有員工3600人,其中高級工程師118名。裝備有適用于城市軌道交通施工和穿江越海的盾構機46臺、山嶺隧道施工的TBM9臺、液壓鑿巖臺車12臺套。公司代表著我國隧道和地下工程施工的先進水平。打造了大瑤山隧道、秦嶺隧道、云臺山隧道、圓梁山隧道、武漢長江隧道、廈門翔安隧道、遼寧大伙房輸水隧道、杭州慶春路過江隧道等著名隧道品牌。目前以專業優勢和科技優勢擔綱青島膠州灣隧道、南水北調穿黃隧道、廣深港客專獅子洋隧道、廣東臺山核電7、站海域隧道、武漢地鐵越江隧道、長沙營盤路與南湖路湘江隧道、南疆二線中天山隧道、西格二線關角隧道、向莆鐵路雪峰山隧道、蘭渝鐵路木寨嶺隧道、張唐鐵路、京福高鐵、長株潭城鐵等工程界深遠影響的重點工 程。先后參與了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州、南京、深圳、成都、沈陽、西安、武漢、杭州、蘇州、寧波、長沙、鄭州等大中城市地鐵和軌道交通工程建設。(二)危險源與風險分析公司主要從事建筑施工活動,屬于高危行業,人員長期在野外作業,暴露于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較高,事故發生后造成的傷亡人數較多、經濟損失嚴重、社會負面影響大??赡艹霈F的生產安全及環境、職業健康事故有:隧道和地下工程突泥涌水、坍塌、瓦斯;斜井溜車;橋梁8、深基坑工程腳手架傾覆、支撐系統失穩;基坑坍塌;各種工程觸電、高空(處)墜落、機械傷害、物體打擊、爆炸;交通事故;火災、職業病、急性中毒、環境污染和破壞等。自然災害有:地震、臺風、雷電、突水突泥、泥石流、洪水等。三、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一)應急組織體系1、公司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1)公司應急組織機構公司成立安全質量及災害事故(事件)應急領導小組,由公司總經理任組長,公司黨委書記、生產(安全)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工會主席、紀委書記任副組長,成員由公司安質部、工管部、技術部、設備部、人力部、物資部、財務部、黨工部、公司辦等組成(名單及聯系方式見附表),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公司安質部,負責9、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日常工作。 (2)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職責公司應急領導小組主要職責:貫徹落實國家、行業相關安全質量、環境保護、職業健康、自然災害、和諧穩定等方面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研究部署應急救援重要工作;組織編制公司級綜合應急預案。確定公司應急救援組織體系,明確各級應急機構、專業隊伍、搶險物資、專用裝備的配備標準以及相關要求。負責組織、協調和參加公司一般及以上事故/事件應急救援工作的現場指揮、輿情應對。協調或參與公司在建項目主責的應急搶救、搶險和調查處置、輿情應對工作。負責為項目主責的事故調查提供專家服務和技術支持。負責及時、如實向上級主管機構或部門報告事故/事件/災害信息。負責組織開展事10、故應急知識宣傳教育。(3)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執行公司有關安全質量及災害事故/事件應急救援方面的規章制度。負責具體落實公司安全質量及災害事故/事件應急預案。監督指導公司級專業應急搶險救援隊和各項目應急體系建立、運行及應急工作開展。負責受理并上報安全質量事故/事件信息;督促公司主責部門上報相應事故/事件信息,并落實公司領導有關指示要求。負責跟蹤事故/事件的調查處理、結案批復、責任追究等工作。(4)公司本部業務部門應急分工公司安質部負責安全質量突發事故/事件;鐵路和道路交通事故;火災事故的報告和應急處置。公司技術部負責環境污染和破壞事故的報告和應急處置。公司設備部負責機械設備(包括特種設備)11、事故的報告和應急處置。公司物資部負責民用爆炸物品、危險化學品事故報告和應急處置。公司黨工部負責群體性事件報告和協調處置;負責輿情應對的應急協調和處置。公司辦負責各類突發事件中文件、指示、信息傳遞及后勤保障工作。公司工管部負責自然災害事件的報告和應急處置。對集團公司或公司造成不良影響的事件,由公司總經理決定調查主責部門及配合部門。(5) 項目經理部(分部)應急機構項目經理部(分部)應急機構為項目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由項目經理部(分部經理)任組長,書記、副經理、總工程師、安全總監任副組長,成員由各部門負責人、班組長組成,并設置應急值班室及24小時值班電話。(6)項目經理部(分部)應急小組職責項目應急12、處置領導小組主要職責:根據國家/地方政府有關法律法規、行業規定及上級要求,并結合工程項目特點編制項目經理部(分部)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建立健全事故應急機構,配備應急物資、設備。負責應急知識培訓教育和宣傳工作,組織應急預案培訓、演練、評價。發生事故和突發緊急事件時,小組成員必須立即組織應急隊伍迅速到達事故現場,指揮現場人員開展應急救援,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件擴大,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護好事故現場,有效預防和處置各類突發事件輿情,并及時向當地政府部門和上級報告事故情況。(二)應急指揮機構與職責現場應急指揮部設立八個工作組,即:綜合協調組、搶險救援組、技術方案組、配13、合調查組、治安保衛組、后勤保障組、媒體聯絡組、善后處理組。各組應以“專業骨干、集成救援、全力搶救生命”為首要目標,根據具體承擔事故/事件應急救援處置職責,制定詳盡的保障措施并落實到位。搶險救援組必須確保安全措施得到落實,有效防止次生災害發生。其他各組必須相互協調,做好通訊、水、電等其他搶險物資、設備、辦公、生活用品供給和保障,做好道路交通、事故善后、人員穩定和輿論應對工作?,F場指揮以及參加事故應急救援的各工作組負責人、部門負責人和作業人員應當區別佩戴明顯標志。1、綜合協調組組長由項目經理(分部經理)擔任(因事無法在現場的,委托副職擔任),成員為各小組組長、各級負責總體協調的有關人員。主要職責:14、按照國家、地方政府有關法律法規及要求,綜合組織、協調、指揮搶險救援工作;啟動相關保障預案,確?,F場治安、醫療救援和通訊暢通;調集搶險救援急需的物資、設備等。收集、報告搶險救援進展情況。2、搶險救援組組長由副經理擔任,成員為各級負責生產組織、設備物資的相關專業人員,以及專(兼)職應急搶險救援隊人員。主要職責:按照應急處置方案組織救援,科學合理地提出應急物資、設備、人力配備建議;組建現場救援搶險工作組;搶救現場傷員;搶救現場物資;保證現場應急救援通道的暢通。3、技術方案組組長由項目經理部(分部)總工程師擔任,成員為各級相關專業技術人員。主要職責:辨識應急救援過程中的危險、有害因素,并進行安全風險評15、估;確定災害現場監控量測方式;根據事故現場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應急救援技術措施和應急救援步驟,為應急救援工作提供科學、有效地技術支持;完善安全評估資料,為應急響應提供科學、準確的依據,防止發生二次傷害事故。4、配合調查組組長由安全總監擔任,成員為各級安全、工程、設備、物資管理人員(按照主管部門分工確定)、相關專業人員。主要職責:保護事故現場;協助負有法定職責的部門對事故現場進行調查取證;協助開展對現場有關人員的約談、調查了解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按“四不放過”的原則對事故相關責任人提出內部處理意見。5、治安保衛組組長由項目經理部(分部)的內部治安保衛部門負責人擔任,成員為相關工作人員。主要職責:負16、責事故現場保衛,協助屬地政府有關部門進行道路交通、現場警戒等。6、后勤保障組組長由辦公室負責人、財務部門負責人擔任,成員為相關工作人員。主要職責:負責現場搶險救援及事故調查工作人員生活保障、食宿安排等后勤服務;提供必要的辦公用品、交通工具、通訊(信)工具、器材等。7、媒體聯絡組組長由項目經理部(分部)書記或辦公室負責人擔任,成員為相關工作人員。主要職責:負責媒體接待、采訪和引導工作,適時召開新聞發布會,及時通報救援信息和上報搶險救援進展情況。8、善后處理組組長由項目經理部(分部)書記或人事、工會負責人擔任,成員為相關工作人員。主要職責:做好傷亡人員及家屬的接待、穩定工作;做好受傷人員醫療救護的17、跟蹤協調工作;做好保險理賠工作和慰問傷員及家屬。四、預警及信息報告(一) 危險源監控1、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按照集團公司重大危險源分級監控辦法,開展對重點區域和重要危險源的監控,做好日常的預防工作,建立和完善以預防為主的日常監督檢查機制。2、加強對建設工程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調研,強化應對突發事件預測預警系統的資源整合,實現信息資源共享。3、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抓好項目安全質量管理,確保安全責任到位、安全措施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訓到位,筑牢安全生產基石,構建本質安全型企業。(二) 預警行動1、公司和所屬各項目通過安全質量信息報告、工程調度、檢測試驗、超前地質預18、報、現場監控量測等支持平臺,層層發布預警信息,保證預警信息指揮有力、準確暢通、反應靈敏、資源共享。2、項目經理部(分部)對危險源、危險因素日常檢查和監測中發現有可能出現的重大事故隱患和事故苗頭信息時,應迅速通知相關部門采取行動,防止事件的發生或事態的進一步擴大,并立即向建設單位、監理和上級單位報告。3、各級應急組織機構接到有可能引起事故和突發緊急事件的險情信息后,各級應急辦公室應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趨勢,根據發展狀況和嚴重程度,及時將動態信息報送上級應急救援管理機構。(三) 信息報告與處置1、報告電話公司事故應急救援(響應)領導小組辦公室電話:0371-67283967;公司工管部值班調度電話:19、0371-67283700。2、報告原則應遵循“迅速、準確”的原則,在第一時間報告安全質量及災害事故/事件或突發緊急事件情況。3、報告程序發生事故或突發緊急事件后,必須嚴格按照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501號)、鐵路建設工程質量事故調查處理規定(鐵建設2009171號)、xxxx、集團公司和隧道股份有關規定立即逐級報告至公司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其他分管業務領導和公司安質部、工管部,另視事故類型報公司其他業務部門,并按照以下要求同時報告當地政府相關部門。人身傷亡事故:報告當地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主管部門及工程項目所屬行業20、主管部門。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報告當地政府環境保護及相關主管部門和工程項目所屬行業主管部門;事故導致或危及人員安全的,還須報告當地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主管部門和公安部門。急性中毒事故:報告當地政府衛生防疫主管部門及工程項目所屬行業主管部門,事故導致或危及人員安全的,還須報告當地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主管部門和公安部門。民用爆炸物品和危險化學品事故:報告當地政府公安部門及工程項目所屬行業主管部門,事故導致或危及人員安全的,還須報告當地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主管部門。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和特種設備事故:報告當地政府技術監督部門及工程項目所屬行業主管部門,事故導致或危及人員安全的,還須報告當地政府安21、全生產監督管理主管部門和公安部門。火災事故:報告當地政府公安、消防部門及工程項目所屬行業主管部門,事故導致或危及人員安全的,還須報告當地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主管部門。其他事故:報告當地政府相關部門及工程項目所屬行業主管部門。4、報告內容事故發生單位概況;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場情況(包括4張以上事故照片);事故的簡要經過;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已經采取的措施;事故地點是否影響鐵路營業線或繁華鬧市區、高速公路、國道、其它重要設施安全;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出現新情況和輿情時,應當及時補報。五、應急響應(一) 應急響應分級按照分級管22、理、分級負責工作原則,實行分級響應展開救援。根據突發事件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原則上按三級啟動應急預案。各項目在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的同時,要向上一級報告,由上級主管部門確定是否需要啟動上一級應急預案。(二)響應程序1、級應急響應一般突發事件。由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啟動相應預案,公司主要負責人、分管領導為事件處理指揮者。必要時,由片區指揮長負責組織、實施應急救援工作。2、級應急響應較大及其以上突發事件。由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啟動應急預案,統一領導、指揮、協調現場處置工作,及時對應急處置方案進行審查、評估及完善,并對突發事件處置發出指令,做出決策。同時向集團公司安質處報告,由其決定是否啟動集團公司23、級應急預案。3、級應急響應重大及其以上突發事件。事故單位必須立即上報公司總經理、生產(安全)副總經理和安全總監,同時由公司總經理或生產(安全)副總經理立即上報集團公司分管領導和安質處,由集團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啟動集團公司級應急預案,指揮應急救援。4、先期處置事故/事件發生項目負責事故現場先期應急救援組織指揮(含組織人員疏散和安置等)。項目兼職應急搶險救援隊伍必須堅決、迅速地實施先期處置,相互協同,密切配合,全力控制事故/事件態勢,防止次生、衍生災害連鎖反應。5、擴大應急當事故/事件涉及到境外人員時,項目應提請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應急委上報國務院有關部門,請求協助處置或聯合處置。(三)響應結24、束當遇險人員獲救,事故/事件現場得到有效控制,導致次生、衍生災害的隱患消除后,經現場應急指揮部同意,調查取證完成后,宣布應急結束和決定解除應急狀態,應急救援隊伍可撤離現場,由相應級別的應急機構負責總結應急救援工作。六、信息發布按分級管理原則,對公司管理的突發事件信息和新聞發布實行集中、統一管理,以確保信息準確、及時傳遞。信息發布要指定新聞發言人,按xx隧道集團對外宣傳工作管理實施細則(隧黨宣200818號)和xx隧道集團突發事故輿論應對預案(隧黨宣200634號)的要求進行信息發布,其他任何人員不得隨意發布。七、后期處置(一)善后處理1、公司人力部與項目善后處理組負責對事故傷亡人員進行善后處理25、和傷亡人員家屬的接待工作。2、現場應急救援工作緊急調用的物資、設備、人員、接待及服務保障、場地使用等發生的費用,按有關規定由事故單位負責。3、突發事件救援結束后,事故單位應當做好安撫、撫恤、理(索)賠工作,同級黨委、工會、有關單位、部門應當做好社會救助、保險等善后處理事項,力求盡快恢復正常生活和生產活動。(二)事故調查與處理1、調查和總結傷亡事故的調查處理按照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的規定執行。根據事故調查組提出的調查結論、事故性質、責任認定和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提出的建議,總結事故教訓,落實整改措施和工作建議。2、協助調查(1)發生一般生產安全事故,由公司安質部、工26、管部、技術部、設備部、人力部、黨工部、工會等部門人員組成聯合調查組,查明事故經過、原因、事故傷亡人員和財產損失情況,查明事故責任、性質,提出事故處理和預防同類事故再次發生的措施和建議,對事故責任者提出初步處理意見。(2)發生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上報集團公司安委會辦公室,由集團公司安排相關業務部門組成聯合調查組進行調查,查明事故經過、原因、事故傷亡人員和財產損失情況,查明事故責任、性質,提出事故處理和預防同類事故再次發生的措施和建議,對事故責任者提出初步處理意見。(3)發生一般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由地方政府相關部門聯合進行調查的,公司視情況安排本部業務部門人員與項目人員一起配合地方政府調查組27、進行調查,最終調查結論以地方政府的處理決定為準,不再重復進行調查。3、事故處理事故單位應及時將地方政府批復的事故結案文件按規定報公司安委會辦公室備案。按照事故調查組提出的事故調查報告,本著“四不放過”的原則,查清事故原因,明確事故責任,監督制定和落實整改措施,并對責任部門、責任人進行處理。必要時,將事故有關處理與落實情況向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和公司安委會辦公室進行報告。(三)應急評估各級應急機構針對發生的事故或突發事件,評估和檢查本單位的應急救援工作,并及時對應急救援預案進行修訂和完善,進一步加強和改善應急處置能力。八、保障措施(一) 通信及信息保障為確保應急期間相關信息及時、準確、可靠地傳遞和有28、效實施指揮,依托現有的有線、無線通信系統、網絡、夢龍及時通,構成公司應急通訊保障系統。各級應急指揮機構、工作機構和參與應急救援的有關部門及人員的通訊方式,由各項目提供并明確,按隸屬關系報上一級有關部門備案。單位及人員的通訊方式發生變化的,及時進行更新。(二) 應急隊伍保障1、各項目必須建立和組織專(兼)職應急救援保障力量。公司負責建立、管理中原片區應急搶險救援隊及其他片區專業應急搶險救援隊,接受集團公司的統一管理;各項目應建立本項目的應急搶險救援工作機構。2、專家咨詢力量:公司建立應急救援專家組,由從事技術、施工、質檢、安檢等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組成,根據事故或突發緊急事件應急搶險救援需要,抽調29、專家參加事發現場的工程設施安全性鑒定、險情分析和應急救援方案、技術措施、恢復方案的研究、制定工作。(三) 應急物資裝備保障1、各級應急搶險救援隊伍,根據所負責區域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的搶險需要,以購置、租賃、應急使用等方式,按規定配備相應的搶險設備、專業裝備。2、根據生產經營特點,應急物資和裝備的保障主要在工程項目,項目經理部(分部)要配備適量的應急物資和裝備,并明確類型、數量、性能、存放位置,定期進行檢查維護,以保障應急救援調用。3、應急救援物資和裝備應充分利用工程項目建設的既有資源,必要時聯系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及其它社會資源。公司級專業應急搶險隊、項目經理部(分部)應急搶險救援工作機構在日常30、工作中,應及時調查了解和明確應急救援時申請使用的社會資源的程序、步驟等相關信息。(四) 應急資源管理公司、各項目經理部(分部)應分別設置相應的應急管理機構,負責應急工作日常管理,掌握所轄范圍內應急搶險隊伍、技術專家、搶險設備的動態,確保應急指令能及時傳達到位。(五) 經費保障公司及所屬各項目按照每年安全生產投入計劃編制專項預算,在年度安全生產支出經費范圍內預先安排應急管理資金,作為應急救援工作的資金保障。九、應急培訓與演練(一)培訓1、各級、各類應急預案應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對全體人員進行培訓,確保應急預案啟動后各崗位人員具備完成應急救援任務所需的知識和技能。2、公司、項目經理部(分部)31、在每年對全體員工進行各類培訓時,應把應急管理作為一項重要的培訓內容。3、項目在進行各種形式的教育培訓時,必須把應急管理的法律法規、應急避險和逃生等常識作為安全教育培訓的重點內容。(二)演練1、項目應急演練的開展方式可根據實際情況和條件,采用桌面演練、功能演練和全面演練。2、項目應急辦公室應每年制訂應急預案演練計劃,根據本項目的事故預防重點,在重大風險出現或存續過程中,每年至少組織一次綜合應急預案演練;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專項應急預案演練。并對演練實施的效果進行評估、總結,及時查找不足和改進應急救援預案,不斷提高應急管理工作能力。十、獎 懲1、對在事故或突發緊急事件應急救援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集體32、和個人,由項目或公司主管部門給予表彰和獎勵。2、凡在事故或突發緊急事件應急救援工作中,因玩忽職守、準備工作不足或謊報、瞞報、漏報事故的,從嚴處理。十一、 附 則(一)術語和定義突發事件:指施工過程中突然發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員工傷亡、財產損失、環境污染及企業名譽損害的事件、事故和自然災害。事件單位:指突然發生事故/事件的項目經理部、分部。(二)相關要求1、突發事件發生后,現場搶險救援工作必須服從公司的統一指揮,公司有權統一調配使用公司系統內的一切人力、財力和物力。2、在處理突發事件過程中,公司本部與項目各參與部門均應按本預案做好有關工作,同時按有關規定做好與外部單位的配合工作。3、本應急預案為公33、司級綜合應急預案,各項目應根據具體情況編制或完善本項目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并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報公司安全總監審核、公司分管領導批準后才能實施。4、項目應對已經執行的應急預案和搶險救援方案及其執行效果,及時進行評價和總結,為今后處理類似突發事件積累經驗。 5、公司每年對編制的綜合應急預案進行評審、修訂一次;項目編制的綜合應急預案也應至少每年評審、修訂一次,專項應急預案應至少每半年組織評審、修訂一次;評審、修訂情況應有記錄并歸檔。6、本預案由公司安委會辦公室負責制定與解釋。7、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原xx隧道股份有限公司安全質量及災害事故(事件)應急預案(隧股安質201334、439號)同時廢止。附件1:各類事故分級標準一、生產安全事故分類(國務院493號令)1、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3、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二、鐵路建設工程質量事故分類(鐵建35、設2009171號)1、工程質量特別重大事故: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及以上;2、工程質量重大事故: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及以上,l000萬元以下;3、屬工程質量較大事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及以上,500萬元以下;4、工程質量一般事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下。三、火災等級分級標準(公消2007234號)1、特別重大火災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2、重大火災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3、較大火災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36、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4、一般火災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 四、道路交通事故分級標準1、輕微事故,是指一次造成輕傷1至2人,或者財產損失機動車事故不足1000元,非機動車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2、一般事故,是指一次造成重傷1至2人,或者輕傷3人以上,或者財產損失不足3萬元的事故。(本預案中列為輕微事故)3、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傷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財產損失3萬元以上不足6萬元的事故。(本預案中列為一般事故)4、特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傷11人以上,37、或者死亡1人,同時重傷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時重傷5人以上,或者財產損失6萬元以上的事故。(本預案中列為較大及以上事故)五、職業健康事故分級(職業中毒事故)1、特大事故:發生急性職業病50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以上的,或者發生職業性炭疽5人以上的。(本預案中列為重大事故)2、重大事故:發生急性職業病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者死亡5人以下的,或者發生職業性炭疽5人以下的。(本預案中列為較大事故)3、一般事故:發生急性職業病10人以下的。六、職業健康事故分級(輻射事故)1、特別重大輻射事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亡的;2、重大輻射事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238、人以下(含2人)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殘疾的;3、較大輻射事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9人以下(含9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殘疾的;4、一般輻射事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人員受到超過年劑量限值照射的。七、鐵路交通事故分類(國務院501號令)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特別重大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繁忙干線客運列車脫軌18輛以上并中斷鐵路行車48小時以上的;繁忙干線貨運列車脫軌60輛以上并中斷鐵路行車48小時以上的。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重大事故:造成10人以39、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客運列車脫軌18輛以上的;貨運列車脫軌60輛以上的;客運列車脫軌2輛以上18輛以下,并中斷繁忙干線鐵路行車24小時以上或者中斷其他線路鐵路行車48小時以上的;貨運列車脫軌6輛以上60輛以下,并中斷繁忙干線鐵路行車24小時以上或者中斷其他線路鐵路行車48小時以上的。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較大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客運列車脫軌2輛以上18輛以下的;貨運列車脫軌6輛以上60輛以下的;中斷繁忙干線鐵路行車6小時以上的;中斷其他線路鐵路行車10小時以上的。4、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為一般事故。附件2: 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組長公司總經理副組長公司黨委書記公司分管生產(安全)副總經理工會主席成員公司總工程師公司設備副總經理公司分管片區(項目)副總經理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公司總會計師公司團委書記公司安全總監(安質部部長)公司工程技術部部長公司設備部部長公司物資部部長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公司工管部部長公司財務部部長公司黨工部部長公司辦公室主任公司工會辦公室主任-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