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素養促進項目暨建設健康促進縣區實施方案(8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1710
2024-01-04
8頁
16.69KB
1、健康素養促進項目暨建設健康促進縣(區)實施方案為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大健康服務力度,推進健康*建設,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服務需求,根據區、市相關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本方案。一、總體要求(一)指導思想。堅持以農村為重點,以健康服務和促進為中心,預防為主、中西醫并重,以推行城鄉居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為抓手,以提高城鄉居民健康素養和實現健康促進工作常態化發展為目的,加強部門協調合作,推動區、鄉、村衛生工作重心從醫療服務向疾病預防、健康管理和醫療服務并重轉移,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健康需求,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二)基本原則。堅持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全民參與,構建健康服務體2、系新格局;堅持以人的健康為中心,防治結合,預防為主,綜合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堅持發展、改革和管理相結合,以健康促進提高人口素質;堅持立足實際,因地制宜,探索創新。(三)工作目標。堅持以人為本的健康發展原則,開展多種形式的全民健康促進行動,不斷增強公民的健康理念,提高健康知識、健康技能水平和健康生活方式能力。實施“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制定有利于居民健康的公共政策。多部門聯合開展健康行動,建設健康社區、健康家庭、健康促進醫院、學校、機關和企業,發揮健康促進場所的示范作用,建設健康促進工作的支持性環境。通過動員媒體和社會廣泛參與,使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高于全區平均水平。不斷創新體制機制,總結適合3、我區城鄉、可推廣的健康促進綜合干預模式,探索區域健康促進工作長效機制。1.網絡化建設。部門(單位)、鄉鎮(街道)、學校、機關、企業的健康促進工作網絡和培訓的覆蓋率達到100%;醫療衛生機構的健康促進工作網絡覆蓋率達到100%。2.場所建設。健康社區(村)達到20%;健康促進醫院達到40%;健康促進學校達到50%;健康促進機關達到50%;健康促進企業達到20%;示范健康家庭100戶;室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止吸煙,鞏固古雁嶺健康主題公園和健康步道。3.環境建設。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占比大于80%;生活飲用水水質合格率達100%;食品監督抽檢合格率達10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4、(建城區)大于等于95%,生活垃圾集中處理率(農村)大于等于90%;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建成區)大于等于85%;建成區三類以上公廁比例大于等于80%,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大于等于60%;建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大于等于14.6平方米;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達35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8平方米;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0%;每千名老年人口擁有養老床位數達到35張;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0%。4.健康人群。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本區平均水平;成人吸煙率低于本區平均水平;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比例高于本區平均水平;學生體質達到教育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有關標5、準。二、主要任務(一)建立工作機制,制定配套政策。成立自治區級健康促進縣(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健康促進模式改革方案制定和綜合協調,研究制定公共衛生服務資源綜合利用政策措施,探索健康促進模式改革資金支付方式,制定健康促進模式改革綜合管理和量化考核標準。各成員單位成立各自的健康促進工作組織機構,安排部署和組織實施各自工作任務,穩步推進健康促進工作。各鄉鎮、有關部門要準確把握“將健康促進融入所有政策”的概念和意義,加大引導力度。在制定公共政策、管理公共事務過程中,要把是否對人群的健康產生影響、能否提高人群健康水平作為評價工作效果的因素,力爭把對公眾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的因素降低到最低水平。重大工程6、重要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應充分考慮對公眾健康的影響。法制部門在對規章、規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決策進行合法性審查時,應當會同衛生部門,對涉及影響公眾健康的內容進行審核;在對規章、規范性文件進行備案審查時,應當將有關影響公眾健康的內容納入重點審查范圍,對存在危害公眾健康內容的,應當及時予以糾正。在各項政策效果評價中,要增加健康評價的內容,并逐步建立審查制度,開展試點,穩步推進。(二)圍繞重點疾病,查找健康問題。各成員單位積極開展需求評估,通過了解我區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和社會發展基本情況,人群健康素養、健康狀況、和疾病負擔情況,以及健康政策開發情況,明確各自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工作的現狀和工作7、能力。要以結核病、肝炎、菌痢等為主的傳染病,以高血壓病、糖尿病、腦卒中等為主的慢性病,以包蟲病、碘缺乏病等為主的地方病,突出影響婦女、兒童和老年人等重點人群的其它疾病為重點,抓住主要問題和重點疾病,確定重點人群和優先干預的健康問題,制定適合我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健康促進策略和措施,出臺具體的工作計劃,逐步完成健康促進工作。(三)加強人員培訓,提高隊伍能力。各鄉鎮、有關部門要把加強區、鄉、村三級健康促進工作相關人員的培訓作為自治區級健康促進縣(區)建設工作的關鍵,通過工作會議、專題講座、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等形式提高工作人員對健康促進縣(區)建設理念和策略的認識,發揮其在部門內部和部門之間的優勢能8、力,使其熟練掌握合理用藥、科學就醫、無煙生活、優生優育、傳染病防控、慢病防治、食品安全、飲水安全等基本內容,了解健康素養66條、寧夏健康100、中華養生保健傳統中所涉及的常見健康保健知識,全面提升相關工作人員在健康教育計劃制定和實施、健康傳播材料設計制作、健康講座和健康咨詢、健康現場調查等基本專業技能。(四)做好宣傳教育,普及健康知識。在電視臺和政府網站開辟衛生健康欄目,在各類公共場所的電子顯示屏、樓宇和車載廣播等開辟專欄專題,刊播(登)健康素養知識和疾病防控方法等。在全區醫療衛生機構已規范的健康教育咨詢點的基礎上,擴大健康教育咨詢點的建設,并配備干預物品和宣傳品,組織開展健康咨詢和行為干預指9、導服務。繼續推進健康知識進機關、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進學校、進警營、進家庭“七進”巡回宣講活動的開展。制作形式多樣、群眾喜聞樂見的健康教育題材文藝節目,利用文化廣場集中演出,組織下農村、進社區巡回演出,擴大健康科普知識電影放映活動的覆蓋面。上好中小學校健康教育課,舉辦生理、心理衛生和健康行為教育知識講座,結合實際情況,開展“小手拉大手”“一校一品牌”健康知識傳播活動。衛生健康局要發揮主體作用和機構專業優勢作用,利用傳統媒體、新媒體及公共衛生工作,提高健康教育服務質量和可及性,提升“健康*行動”的品牌效應。開展健康知識主題巡展巡講宣傳活動,在世界衛生日、世界無煙日、高血壓日、糖尿病日、結核病10、日、艾滋病日等專項衛生宣傳日,多部門聯合、深入城鄉開展健康主題活動,普及健康知識,提高群眾參與程度,增強宣傳教育效果。(五)建設健康場所,營造良好氛圍。穩步推進健康促進場所建設,建設一定比例的健康促進醫院、健康促進學校、健康促進機關(包括機關和事業單位)、健康促進企業、健康社區(村),從健康社區評選出100個健康家庭,充分發揮這些健康場所的示范和輻射作用,提高場所內居民和職工的健康素養和健康水平,健康促進醫院、學校、機關、企業、社區(村)及健康家庭必須達到無煙環境的標準。要在全區范圍內的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止吸煙,醫療衛生機構和學校全面禁煙。利用傳統媒體和現代媒體,對11、打造的健康場所,進行積極的宣傳報道,使健康促進理念、成效深入人心,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提高社會影響力。(六)抓好基礎建設,打造健康環境。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控制生產型污染,治理機動車污染,防止揚沙塵污染,嚴控建筑工地、工業、娛樂業、交通噪聲污染,營造寧靜的生活空間。加強城鄉居民飲用水質量檢測,建立監督監測機制,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確保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加強污水源頭治理,提高污水處理能力。治理抗生素、雌激素、農藥、獸藥殘留超標,推進“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倡導使用綠色食品,加強食品生產、流通、消費等環節的監管,制做安全飲食宣傳畫和警示標識等。結合愛國衛生日活動,加快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實施生活12、垃圾分類管理,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分類達標,垃圾源頭減量。加強農村衛生廁所建設,提高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大力開展愛國衛生清潔行動,加強重點地方、薄弱環節的環境建設與整治,通過衛生村、鎮建設,消除影響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使影響環境健康因素的敏感指標有所改善或達到一定的水平。(七)統籌整合資源,凝聚建設合力。各部門對涉及健康服務的各類資源進行統籌優化,集中優勢資源對影響城鄉居民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和重點疾病進行科學干預。堅持發展綠色產業、健康產業,控制污染,保護生態,改善生活環境,養成健康行為,提升健康素養。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衛健、人社、醫保等部門和各鄉鎮要大力宣傳電子社保卡的重要意義,提高電子社保卡13、的使用率,為城鄉居民提供綜合性和連續性的健康服務和醫療保健服務。生態環境、自然資源、農業農村、水務、住建交通、市場監管等部門要對可能影響健康的土壤、空氣、水質、食品等進行定期監測和綜合治理,減少疾病發生。三、保障措施(一)加強組織領導。為切實加強對健康促進縣(區)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區自治區級健康促進縣(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區政府區長副組長:*成員:區委宣傳部、統戰部、政法委、網信辦,區發改局、教體局、科技局、工信商務局、民政局、司法局、財政局、人社局、自然資源局、住建交通局、水務局、農業農村局、文廣局、衛健局、退役軍人事務局、應急局、審計局、統計局、扶貧辦、綜合執法局、審批局、14、醫保局,市公安局*分局、生態環境局*分局、市場監管局*分局,區總工會、團委、婦聯、科協、殘聯、疾控中心、衛生監督所、區人民醫院,各鄉鎮(街道)主要負責同志。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衛健局,*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統籌協調和負責落實自治區級健康促進縣(區)建設所涉及的日常工作。各部門(單位)要根據各自工作任務,成立健康促進縣(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抓好職責范圍內的工作任務,形成權責明晰、各司其職、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確保全面完成建設任務。(二)加大宣傳力度。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作用,積極開展經常性的宣傳報道,在各主要公共場所、人口密集地帶設立戶外廣告宣傳牌或利用戶外電子屏幕開展健康教育宣傳,讓廣大群眾充分理解健康促進縣(區)建設工作的目的、意義和具體任務。各鄉鎮、村(社區)要充分發揮已有的宣傳欄作用,努力營造建設健康促進縣(區)的良好氛圍。(三)強化督查指導。建立“年度計劃、工作信息、檢查、評估、總結”工作機制,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加強對各部門(單位)的督導、指導,開展階段性的檢查驗收,力爭達標一項,驗收一項,鞏固一項,發展一項。要把年度創建目標列入年度效能目標管理考核內容,推進目標任務的落實,對工作不力,嚴重影響健康促進縣(區)建設工作的單位,在全區范圍進行通報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