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宜居農房改造建設實施方案示范文本(8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t***
編號:905578
2024-03-22
8頁
16.67KB
1、抗震宜居農房改造建設實施方案為保障農民住房安全,提高農房建設質量,根據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抗震宜居農房改造建設實施方案(寧城辦規發202013號)文件精神,提高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建設的決策部署,結合我區實際,啟動農村宜居抗震安全工程,實施抗震宜居農房改造建設項目,制定本實施方案。一、總體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落實自治區黨委十二屆八次、九次、市委四屆五次、六次全會及區委三屆四次全會精神。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統籌落實防災減災、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及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堅持政府引導、社會支持、群眾自愿,堅持因地2、制宜、量力而行、應改盡改,堅持確保質量、突出特色、積極穩妥,從2020年開始,集中一段時間對我區達不到抗震設防要求、現居住房屋為唯一住房的農房進行改造,提升農村危房建筑安全性和宜居性,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改造方式按照農戶自建、政府統建等組織形式,采取以下方式改造建設:1、加固改造。達不到抗震設防標準,但符合加固改造條件,或有保護價值的,按照抗震宜居農房相關技術標準和要求進行加固改造。2、原址翻建。達不到抗震設防標準,不具備加固改造條件,或加固改造不經濟、沒有保護價值的,可在原址就地翻建。3、異地遷建。對規劃撤并或需優化布局的村莊,以及地震斷裂帶、滯洪泄洪區、地質災害易發區和3、其它不適合建房區域達不到抗震設防標準的,按照集鎮、村莊規劃和宅基地管理要求,可就近在本村本鄉或其它鄉村異地選址新建。4、房屋置換。對有以舊換新、由遠挪近等需求的,可購置城鎮或保留村莊內經鑒定符合抗震設防標準的空置樓房、農宅、校舍、村部房屋等進行改造安置,降低改造建設成本,避免資源資金浪費。三、建設任務結合我區危房改造實際和鄉鎮摸底排查現狀,2020年計劃安排抗震宜居農房改造建設927戶。(后附:*區2020年抗震宜居農房建設分配表)四、建設標準1、結構安全。嚴格落實地基基礎深150cm寬80cm、上下圈梁、構造柱、鋼筋主筋14mm螺紋鋼,箍筋8mm圓鋼,外墻三七墻,內墻二四墻,墻體以空心磚和新4、型節能建材為主,外戶窗為塑鋼雙層玻璃,檁條為18-20cm,松椽小頭直徑不小于7cm,椽間距22cm,砌筑砂漿必須符合標號和質量要求,達到8度抗震設防強制性標準。勘察選址、結構設計、選材用材、地基處理、主體構造、部件連接、竣工驗收等符合抗震規范要求,做到“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壞”。2、風貌鄉土。維護原有地形地貌、自然景觀、田園風光,傳承創新紅磚、紅瓦、挑檐等傳統農房建筑色彩形態樣式,融合利用鄉土材料、新型材料和傳統工藝手法、現代建造技術,設計建造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房屋。3、功能適用。推行廚房、客廳、臥室獨立設置房屋布局,配套建設室內水沖式廁所,完善人蓄分離、庭院經濟發展、儲物停車附屬用5、房、簡易多樣圍墻大門等院落實用功能,配套水、電、路、通訊、網絡、綠化亮化、垃圾污水治理等設施。4、成本經濟。堅持就地取材、就近選材、能改不建、變廢為寶,充分利用當地材料、廢舊材料,優先選用本地建筑工匠,鼓勵群眾自身參與、互相幫工。建筑面積與家庭人口生產生活需要相匹配,高度原則上為一層,最多不能超過兩層,最大限度節約建房支出。5、綠色環保。推廣保溫隔熱等新型環保墻體、屋面材料和技術,推廣斷橋鋁合金、中空玻璃等門窗,推廣被動式太陽能暖房、裝配式建筑等建造方式,推廣節水、節電、清潔采暖供熱等新技術新產品,建設節能、降耗、無污染綠色建筑。五、補助標準。多方籌措抗震宜居農房建設資金,按照原址翻建、異地遷6、建、房屋置換每戶2萬元的標準給予財政補助,補助資金由自治區財政(含中央補助資金)與縣級財政按7:3的比例分擔。農房調查及抗震性能評估鑒定費用我區財政承擔。要統籌實施美麗鄉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項目,對抗震宜居農房改造建設村莊點基礎設施給予配套支持。要發揮農戶主體作用,動員農戶積極自籌資金、投工投勞、相互幫工改造建設。六、實施步驟1、確定對象。各鄉鎮按照農房抗震性能評估鑒定標準,委托第三方鑒定機構或組織專業技術隊伍,對農房逐村逐戶實地進行調查、評估、鑒定、核實,結合房地一體確權登記工作,建立農戶一戶一檔住房檔案。對達不到抗震設防標準的,張榜公示,統一編號,建立臺賬,載入檔案,在抗震宜居農房信7、息管理系統(APP)中精確定位、標注、錄入現狀圖和評估鑒定改造信息,作為改造基本依據。2、統籌規劃。結合村莊布局調整優化、“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美麗鄉村建設、空心村治理等工作,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按照“提升集聚、城郊融合、特色保護、搬遷撤并、整治改善”五類村莊,嚴格落實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科學確定抗震宜居農房改造方式、建設選址、建造標準、推進時序,遷建房屋優先向規劃中心村、保留一般村集中,制定本鄉鎮抗震宜居農房改造建設實施方案。3、動員申報。各鄉鎮組織鄉、村干部深入農戶宣傳解讀政策,發動達不到抗震設防標準農戶積極參與改造建設,引導農戶按照規劃自愿申請、簽訂協議,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8、表會議民主評議同意,逐級申報、公示,制定年度抗震宜居房改造建設計劃。優先安排災害易發區、擬“搬遷合并類”村莊和整村推進村莊抗震宜居農房改造建設。4、條件審查。申報列入抗震宜居農房改造政策支持的對象,必須同時具備3個條件:一是抗震設防烈度達不到8度要求的住房;二是具有本地農村戶籍的農戶;三是現住房是一戶一宅唯一合法住房。以下情形不列入支持范圍:另有符合抗震設防要求自有住房的;近年來享受政策實施了危窯危房改造或移民搬遷,且住房達到抗震設防標準的,以及新增“四類重點對象”危窯危房改造、計劃實施移民搬遷,擬按相應政策申請支持的;已享受城鎮棚戶區改造等中央資金支持政策的;國有土地上住房、有突擊分戶、不履9、行贍養老人義務、騙取套取補助資金的;近期規劃撤并村莊內在原址加固改造翻建房屋、不執行法定規劃安排和有關政策規定的;其它不符合支持條件的。5、組織實施。根據各鄉鎮上報排查摸底花名冊,統籌安排下達年度計劃任務、補助資金,派駐技術指導組加強一線指導。各鄉鎮組織村、農戶按規定程序、適當方式、相關標準要求等進行改造建設,在選址、設計、用材、工程組織、建筑施工、工匠培訓等方面全程指導服務,并在信息管理系統(APP)中適時錄入改造動態信息和形象圖片,確保進度、質量、安全達到預期效果。6、驗收銷號。改造工程竣工后,要指導農戶及建筑工匠、施工單位或統建單位履行各方主體責任,按照要求自行竣工驗收,提交竣工驗收備案10、書,驗收合格通過農戶“一卡通”賬戶全額兌現補助資金,在改造臺賬檔案和信息管理系統(APP)中進行銷號。七、組織領導為使我區抗震宜居農房建設工作順利進行,成立*區抗震宜居農房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政府區長副組長:政府副區長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住房城鄉建設和交通局,辦公室主任由住房城鄉建設和交通局局長*兼任。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落實各自職責,形成整體合力。住房城鄉建設和交通局負責評估鑒定設計改造建設,自然資源局負責村莊規劃編制管理,農業農村局負責宅基地審批管理,發改局負責項目支持管理,財政局負責補助資金保障和監督管理。各相關部門鄉(鎮)要高度重視,落實專人負責,加強對我區抗11、震宜居農房建設工作力度,確保建設任務如期完成。抗震宜居農房建設辦公室要定期組織相關部門(單位)對改造進度、質量進行跟蹤督查,確保建房質量。八、工作要求1、做好前期準備。各鄉(鎮)在動工建設前期,要對未改造建設的房屋進行一次全面摸底,做到底子清;要嚴格按照抗震宜居農房建設要求,選準改造建設對象;要及時組織各村利用“民主議政日”和村民代表大會,對確定的改造建設戶上會研究,并進行公示,做到公開透明。同時要加強前期資料收集,嚴格按照抗震宜居農房建設技術要求,一戶一表,確保全年抗震宜居農房建設順利實施。2、科學合理選址。自然資源局要組織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對抗震宜居農房建設農戶建房選址進行實地勘察,提出指12、導意見,嚴禁在自然災害頻發區建設。3、嚴格用地管理。落實“一戶一宅”宅基地管理規定,原址翻建房屋嚴格控制在原有宅基地范圍內,宅基地面積不足標準和確需超出標準的部分,按照法定程序進行審批,禁止未批先建、違規超面積占用宅基地等行為。異地遷建的,遷入地與遷出地建設用地指標置換,遷入地盡量利用既有宅基地、村莊居住區內空地及其他空閑建設用地,需要占用農用地的,按照規劃和法定程序調整、報批。房屋置換的,連同宅基地一同置換。遷出地農戶搬遷后,原有宅基地由所在鄉(鎮)人民政府按有關規定收回再利用,原危舊房屋、院落拆除清理,并組織驗收,做到我區內宅基地總量“占補平衡”。4、強化質量管理。住房城鄉建設和交通局成立13、工程技術監督組,對地基基礎和主體結構等關鍵施工階段現場進行抽查檢查。各鄉(鎮)也相應成立工作組,負責對地基基礎、主體結構、屋面及裝飾四個關鍵節點施工現場進行逐戶檢查。所有新建房屋必須嚴格落實,結構主體必須包含上下圈梁構造柱三七墻等,堅決防止和杜絕門窗過大、無上下圈梁、無立柱以及使用空心預制板等問題。施工企業嚴格按照設計要求施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工程質量。5、規范信息錄入。要指定專人負責,按照規范的建檔要求建立完善檔案。要嚴格落實“一戶一檔”規定要求,準確填寫改造農戶身份檔案信息,堅決杜絕改造建設農戶身份信息不全、重復等問題。要詳實、及時將改造建設農戶身份信息錄入電子檔案信息系統,建立信息準確、管理嚴格規范的抗震宜居農房建設農戶檔案。6、嚴格資金管理。政府集中采購資金由政府集中核算并管理使用。農戶自建的補助資金兌付,經驗收合格后,各鄉鎮統一制作花名冊和改造戶“一卡通”賬號表,報住房城鄉建設和交通局、財政局核算中心審核后,由住房城鄉建設和交通局一次性將補助資金直接打入改造建設戶“一卡通”賬戶。要嚴肅財經紀律,資金的使用情況要進行公示,要自覺接受審計、財政、監察和社會輿論的監督,嚴禁擠占挪用,確保資金使用安全、不出問題。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2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