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區橋北棚戶區改造拆遷工作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t***
編號:907742
2024-03-26
9頁
49KB
1、紅山區橋北棚戶區(危舊房區)改造拆遷工作實施方案(試行)橋北棚戶區(危舊房區)位于紅山區的北部,是赤峰市中心城區的北大門,也是區政府危舊房改造的重點區域。該區域共有居民2599戶,其中特困戶、低保戶236戶,三代以上居住的人均面積不足20的居民328戶(三代以上居住的面積不足40的居民73戶),其他大多數為低收入困難家庭。區域內道路平均寬4m,居民小巷寬不足2m,既沒有排水,也沒有路燈,消防車更是無法進入。總體看,該區域貧困人口居多,平房密度較大,建筑物年限久、結構簡易,配套設施不健全,市政建設落后,治安和消防隱患大,環境衛生臟、亂、差,居住條件惡劣。目前,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形勢下,區委、區政府2、抓住國家積極擴大內需這一契機,決定對橋北棚戶區(危舊房區)進行改造開發建設,提高橋北居民生產生活水平,改善居民居住環境,改變橋北整體面貌,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味,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更好的促進、帶動全市經濟發展。為確保橋北棚戶區(危舊房區)改造開發過程中房屋拆遷工作順利進行,結合橋北地區實際情況,制定本方案。一、指導思想和目標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建設生態新區為目標,落實赤峰市城市總體規劃“外圍三點”的發展構想,全面貫徹紅山區委、區政府“注重民生、和諧發展”的執政理念,堅持“依法拆遷、和諧拆遷、公開透明、按規補償”的工作方針,全力做好橋北棚戶區(危舊房區)改造房屋拆遷工作,為3、橋北整體改造奠定良好的基礎,使橋北棚戶區(危舊房區)改造工程真正成為實實在在的“民心工程”、“和諧工程”,促進我區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二、工作原則1. 依法拆遷原則。嚴格按照國務院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內蒙古自治區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城市房屋拆遷工作有關事宜的通知(內政辦發200866號)和赤峰市城市房屋拆遷暫行規定(赤政發200911號)及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規定實施拆遷,切實維護拆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2. 妥善安置原則。從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的大局出發,切實按照國家政策對被拆遷人補償到位,安置到位。同時,妥善安置低收入困難家庭,在政策上4、給予傾斜和合理照顧。3.公開補償原則。拆遷工作做到“十公開”即法律文書公開、政策口徑公開、拆遷補償程序公開、拆遷公司和工作人員公開、被拆遷人情況公開、評估結果公開、安置房源公開、安置結果公開、特殊困難群體認定條件和認定結果公開、拆遷安置補償協議公開;“四同步”即同步開展橋北棚戶區(危舊房區)拆遷的全面監察,同步加強專項預防措施,同步開展司法援助工作,同步進行全過程審計;“三一致”即公開的政策與實際操作一致、拆遷操作政策的前后一致、公開的政策與行政裁決的依據一致;“兩參與”即公信人士和群眾代表參與;律師和社會志愿者參與,增加拆遷補償的透明度、可信任度,保證拆遷工作的順利進行。4. 與城中村改造相5、結合的原則。橋北棚戶區(危舊房區)改造拆遷范圍內涉及兩個城中村,拆遷工作要和城中村改造有機結合,做好村改居、村民變市民及各項社會保障工作。三、實施步驟(一)前期準備階段1. 入戶摸底調查,組織人員對橋北棚戶區(危舊房區)的房地產、居民的生產生活和是否同意拆遷等情況進行摸底調查,為紅山區橋北棚戶區(危舊房區)改造拆遷和制定紅山區橋北棚戶區(危舊房區)改造拆遷安置補償辦法提供翔實的參考依據。2. 根據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內蒙古自治區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城市房屋拆遷工作有關事宜的通知(內政辦發200866號)和赤峰市城市房屋拆遷暫行規定(赤政發2009116、號),結合橋北棚戶區(危舊房區)現狀和入戶調查摸底情況,制定紅山區橋北棚戶區(危舊房區)改造拆遷安置補償辦法(附后)。3. 征詢群眾意愿,由轄區居委會組織征詢被拆遷人是否同意紅山區政府對橋北棚戶區(危舊房區)進行改造,同意率是否達到75%以上;同時請被拆遷人對拆遷時選擇貨幣補償還是產權調換進行確認(包括選擇產權調換所需的戶型和面積等)。4.召開拆遷征詢會,由司法、房產、拆遷辦、拆遷公司、橋北辦事處及轄區居委會等相關人員和轄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律師及被拆遷轄區居民代表等對橋北棚戶區(危舊房區)的拆遷方案和拆遷安置補償辦法進行征詢意見。5.辦理前期手續。建設項目批準文件;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國有7、土地使用權批準文件。6.積極宣傳紅山區橋北棚戶區(危舊房區)改造拆遷安置補償辦法和相關政策法規,公示回遷安置房的位置、戶型、面積等情況,為順利實施房屋拆遷營造良好的前期輿論氛圍。(二)拆遷實施階段根據橋北棚戶區(危舊房區)房屋分布及人員居住等情況,橋北棚戶區(危舊房區)改造拆遷工作分為兩期進行。1. 確定拆遷范圍。近期拆遷范圍:陰河以東、物流園區鐵路線以西、物流園區以南、英金河以北區域,總占地面積約4500畝,住宅房屋共有拆遷戶2599戶,有證房屋面積193018,無證房屋面積131146;非住宅房屋共有拆遷戶123戶,有證房屋面積177553,無證房屋面積131409 。遠期拆遷范圍:橋北哈8、達和碩村和六大份村。2. 確定評估公司、拆遷公司和拆扒公司。按照文件規定和程序組織實施,同時簽訂委托或承攬合同。3. 辦理房屋拆遷許可證。向赤峰市房屋拆遷管理辦公室申報拆遷計劃,提交拆遷方案和拆遷補償安置資金證明等相關材料,辦理房屋拆遷許可證。4. 張貼拆遷公告,進駐拆遷現場。5. 評估被拆遷房屋和附屬物。6. 簽訂拆遷安置補償協議。7. 實施拆扒。(三)檢查驗收階段橋北開發辦拆遷工作負責人和拆遷監督小組共同對拆遷工作進行驗收。拆扒公司必須按照合同約定,確保拆遷范圍內無建筑遺留物,做到場清地平,符合工程施工要求。四、組織分工(一)橋北棚戶區(危舊房區)改造拆遷安置補償工作組成員名單組長:郭玉強9、(區政府副區長)副組長:王 力(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成員:郭向東(區政府辦副主任)張宗平(區監察局局長)張偉(區司法局局長)包剛(區公安分局副局長)杜仕民(區財政局局長)劉志杰(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賈廣泉(區民政局局長)史振宇(區建設局局長)高 錕(區房產局局長)田貴成(區城管局局長)孫 清(區國土資源分局局長)張毓方(區規劃分局局長)張 旭(區教育局局長)賈玉軒(區慈善總會會長)韓亞文(區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張金學(區殘疾人聯合會會長)張介一(區工商局局長)武青山(區國稅局局長)連鳳鳴(區地稅局局長)趙志新(橋北辦事處主任)孫國忠(橋北開發辦主任)呂子臣(橋北開發辦副主任)(二)各相關單10、位在整個拆遷實施過程中的職責分工1. 區發改委,負責辦理建設項目批準文件。2. 區規劃分局,負責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與橋北辦事處共同查處違法違章建筑;協調市規劃局停止辦理橋北棚戶區(危舊房區)改造規劃范圍內的新建、改建、擴建房屋和改變房屋、土地用途等審批手續;提供現場咨詢服務,解答群眾提出的規劃方面問題。3. 區國土分局,負責辦理國有土地使用權批準文件;停止辦理橋北棚戶區(危舊房區)改造規劃范圍內的一切土地交易過戶、分戶手續和改變土地用途的審批手續;提供現場咨詢服務,解答群眾提出的土地方面問題。4. 公安分局,負責協助查處違法違章建筑;維護拆遷現場秩序;停止辦理橋北棚戶區(危舊房區)改造規11、劃范圍內的戶口分戶手續。5.區城管局,負責管理市容秩序。6.區房管局,負責與橋北辦事處共同開展入戶摸底調查工作;協調市房管局停止辦理橋北棚戶區(危舊房區)改造規劃范圍內房產過戶、分戶的審批手續以及房屋租賃登記備案手續;提供現場咨詢服務,解答群眾提出的房產方面問題。7.區司法局、拆遷公司、公證處,負責現場咨詢服務,解答群眾提出的相關問題。8.區監察局、審計局、財政局,負責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審核和拆遷補償安置資金的使用管理,參與拆扒現場驗收。9.區工商分局,負責停止辦理橋北棚戶區(危舊房區)改造規劃范圍內的工商營業執照審批手續及增補從業人員手續。10.區委宣傳部,負責橋北棚戶區(危舊房區)改造拆遷12、政策、法規的宣傳。11.區農電局,負責拆遷范圍內的用電管理。12.區地稅局,負責為拆遷工作組提供拆遷工商戶和企業公司的相關稅務證明。13.橋北辦事處,負責與拆遷公司共同做好入戶拆遷安置補償協議的談判及疑難戶的思想工作;與區規劃分局共同查處違法違章建筑;與房管局共同開展入戶摸底調查工作;會同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民政局、教育局、殘疾人聯合會、紅十字會、慈善總會、工商業聯合會等部門開展社會保障和社會救助工作。五、保障措施(一)統一思想,加強領導橋北棚戶區(危舊房區)改造工程是一項綜合性強、涉及面廣、難度大的區域性整體改造開發工程,拆遷補償安置工作是整個工程的重中之重。因此,各部門、各單位要進一步統一13、思想,提高認識,顧全大局,積極配合。要將橋北棚戶區(危舊房區)改造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計劃,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實行目標管理,嚴格考核。拆遷過程中各部門領導要堅持深入一線,靠前指揮,隨時聽取匯報,研究問題,部署工作,同時抽調業務精干人員到現場辦公,確保拆遷工作順利進行。(二)建立聯席會議制度,解決拆遷突出問題根據工作進展情況,由橋北開發辦牽頭,不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組織監察、審計、財政、規劃、房管、拆遷公司等相關部門及時研究、協調、解決拆遷工作中出現的重要問題,加快橋北棚戶區(危舊房區)改造拆遷進度。(三)依法監督,陽光操作為了切實保護好被拆遷人的根本利益,由監察、審計、財政等相關部門組成監督小14、組,對拆遷工作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監督,定期向廣大被拆遷戶公布拆遷工作情況,確保整個拆遷工作的公平、公開、公正,做到陽光透明操作。(四)積極開展社會救助,解決群眾實際困難橋北辦事處要會同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區民政局、教育局、殘疾人聯合會、紅十字會、慈善總會、工商業聯合會等部門共同積極做好社會保障和社會救助工作,努力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做到人性化和諧拆遷。(五)加強輿論宣傳,維護社會穩定通過廣播電視、張帖標語、發布公告、召開會議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大力宣傳拆遷安置補償辦法、優惠政策以及橋北棚戶區(危舊房區)改造的重要意義,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要把人民群眾支持橋北棚戶區(危舊房區)改造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引導好、發揮好,為實施橋北棚戶區(危舊房區)改造工程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切實維護社會穩定。(六)嚴格執法,依法拆遷對在拆遷過程中無理取鬧、漫天要價、鼓動上訪、擾亂社會秩序、嚴重影響改造進度、屢教不改的,司法部門要提前介入,依法給予嚴肅處理;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對在規定搬遷期限內沒有完成搬遷的,由拆遷人依法按程序申請拆遷,拆遷發生的費用由被拆遷人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