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縣雙茨科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開征求意見稿)(13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11652
2024-04-01
13頁
2.80MB
1、 民勤縣民勤縣雙茨科鎮雙茨科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年)公開征求意見公開征求意見稿稿 雙茨科鎮人民政府雙茨科鎮人民政府 二二三年十一月二二三年十一月 1 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的要求,為貫徹落實省、市、縣戰略部署,科學推進國土集聚開發、分類保護和綜合整治,進一步優化雙茨科鎮國土空間開 發格局,合理配置和提升資源利用效率,規范開發秩序,提升空間治理能力,編制民勤縣雙茨科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以下簡稱“本規劃”)。本規劃是對雙茨科鎮鎮域范圍內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作出的總體安排和綜合部署,是指導城鄉各類2、開發建設活動、開展國土空間資源保護利用與修復、制定空間發展政策和實施國土空間規劃管理的空間藍圖,是編制雙茨科鎮詳細規劃、村莊規劃及相關專項規劃的依據。2 一、一、規劃范圍和期限規劃范圍和期限 規劃范圍:雙茨科鎮行政轄區內全部國土空間,包括 13 個行政村(中路、小新、頭壩、關路、三杰東、三杰西、二分、紅東、上東、紅中、紅光、紅正、紅星),鎮政府駐地位于二分村,全鎮總面積 117.45平方公里。規劃期限:2021-2035 年,基期年為 2020 年,近期至 2025 年,遠期至 2035 年。3 二、二、定位與目標定位與目標 1、發展定位 特色農業型小鎮特色農業型小鎮 2、功能定位 現代農業示3、范區和鄉村振興典范;現代農業示范區和鄉村振興典范;服務優越的宜居社區和產業強鎮。服務優越的宜居社區和產業強鎮。3、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目標 保護目標:堅守底線約束,筑牢綠洲屏障保護目標:堅守底線約束,筑牢綠洲屏障;發展目標:產業提質升級,優化空間品質發展目標:產業提質升級,優化空間品質。4 三、三、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 構建“一心一軸一帶三區多點”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耙恍摹保簽殡p茨科鎮區,是區域的政治、文化、商貿、綜合服務中心,對全鎮發展起帶頭作用?!耙惠S”:指以縣道 165 線為全鎮經濟發展軸?!叭齾^”:農業發展區、優質宜居生活區、荒漠生態區?!叭c”:雙茨科鎮規劃的 3 個中心村4、(上東村、紅星村、三杰東村)。5 四、四、底線約束底線約束 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 6084.00 公頃,主要分布在小新村、中路村、紅星村等各村。城鎮開發邊界:雙茨科鎮城鎮開發邊界劃定總面積 29.21 公頃,均為集中建設區。6 五、五、產產業空間結構業空間結構 構建“一軸一心三區”的總體產業空間結構。一軸:沿縣道 165 線的產業發展軸。一心:產業發展中心。以鎮區為中心,大力發展冷鏈物流、住宿、餐飲、金融服務等辣椒、蜜瓜關聯與支撐產業,是全鎮電商銷售的核心區域。三區:養殖業重點發展區、大田種植業重點發展區、設施農業重點發展區。7 六、六、鎮村體系與生活圈構建鎮村體系與生活圈構5、建 構建雙茨科鎮“鎮區中心村一般村”三級鎮村等級體系。鎮區包括鎮政府駐地所在的二分村;中心村包括上東村、紅星村、三杰東村 3 個行政村;一般村包括小新村、中路村、紅政村、關路村、紅東村、三杰西村、紅中村、紅光村、頭壩村 9 個行政村。構建以鎮區(二分村)、上東村、紅星村、三杰東村為核心的 4 個村莊單元,輻射帶動周邊一般村,1 個村莊單元即 1 個社區生活圈。8 七、七、綜合交通規劃綜合交通規劃 對外交通:鎮區的主要道路為過境的縣道 165,規劃硬化部分未硬化道路、修建斷頭路,改善提升道路面狀況。鎮區道路:規劃鎮區道路等級分為“干路支路”兩個等級。規劃提升改造鎮域內部道路等級,搭建系統高效的鎮6、域內部交通網絡。干路完善現狀道路兩旁排水、照明等系統改造,支路在原有現狀道路基礎上進行優化,硬化部分未硬化道路和修通斷頭路。村莊道路:規劃現狀道路進行優化,拓寬部分道路。公共場站:在鎮區東側,規劃一處綠色生態停車場。9 八、八、公用設施規劃公用設施規劃 給水:規劃期內沿用鎮區東側的供水加壓泵站。污水:依托鎮區污水處理站集中處理,村莊分散處理。電力:保留 35kv 雙茨科變,實施調增配電網及電網升級改造工程。通信:建立覆蓋鎮域的移動通信設備基站。供熱:擴建鎮區集中供暖設施,村莊以清潔能源進行分散式供暖。環衛:保留鎮區垃圾轉運站,各村沿路設置垃圾收集點 1-2 處。10 九、九、鎮區規劃鎮區規劃 7、職能定位:全鎮綜合服務中心、特色農業商貿中心。發展方向:優化南側用地,適度向西發展??臻g功能結構:“一心、兩軸、三片區”。生活服務區 產業發展區 綜合服務區 商貿服務中心 11 九、九、歷史文化保護與風貌塑造歷史文化保護與風貌塑造 文物保護與利用:文物保護與利用:嚴格保護鎮域內 5 處不可移動文物,包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 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1 處,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 2 處。不可移動文物: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對文物古跡進行全面保護和快速搶救。核準劃定不可移動文物保護范圍和建設8、控制地帶,明確保護要求和管理責任,嚴禁任何對文物本體造成破壞的行為,系統保護各類文物保護單位的空間載體及空間肌理、歷史環境,加強文物周邊環境整治。城鄉風貌及色彩引導:城鄉風貌及色彩引導:雙茨科鎮位于傳統綠洲村鎮風貌區,重點保護鄉村傳統風貌和歷史文脈,保護鎮村與大地田林相互依存的格局形態。小城鎮整體風貌采用現代風格,農村居民點風貌應反映各村傳統地域文化特色。城鄉建筑色彩主色調采用白、淺黃等中低艷度暖色系,避免大面積高艷度色彩,點綴色采用灰色、黃紅色等中低艷度色彩,夯土、磚砌類原有建筑以材料原生色、白色為主。屋頂色原則上不使用明度過低(接近純黑)或過高(接近純白)的色彩。12 十一、規劃實施保障措施十一、規劃實施保障措施 嚴格落實規劃監督管理辦法:以“三線”管控作為國土空間管控的底線,對全鎮土地使用和各項建設進行監督管理、控制和違法行為查處。全面實施規劃評估調整機制:按照五年一評估機制,定期評估規劃主要目標、空間布局、重大工程及項目等執行情況及村莊分類落實情況。形成有彈性的建設用地動態管理機制:對戰略預留區進行嚴格現狀管控,原則上現狀地上建筑只減不增。健全完善公眾監督機制:鼓勵公眾、村民多層次參與規劃實施監督,廣泛發動社會團體、相關機構和專家學者等社會力量參與到國土空間規劃監督管理。建立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做好國土空間規劃成果的信息化管理,建立全縣統一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