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游縣廟下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1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46779
2024-07-09
18頁
4.05MB
1、前言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重大部署,統籌全鄉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建設活動,合理配置資源要素,推動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依據龍游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結合廟下鄉實際,編制龍游縣廟下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本規劃是廟下鄉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規劃范圍內國土空間保護和利用的指南,是編制下位詳細規劃、村莊規劃和開展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01020304051.1 指導思想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忠實踐行“2、八八戰略”,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整體謀劃新時代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促進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1.2 規劃原則堅持01 規劃總則堅持堅持堅持堅持1.3 規劃范圍與期限規劃范圍:廟下鄉行政管轄范圍,總面積約81平方千米。規劃期限:2021年2035年。近期到2025年,遠期到203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廟下鄉02 發展定位主體功能區:重點生態地區+歷史文化資源富集地區完善綜合服務功能提升生態宜居功能培育旅游服務功能3.1 落實三條基本控制線03 空間格局堅持底線思維,協調落實,保護優先3、,落實縣級規劃劃定的“三條基本控制線”,確保不交叉、不重疊、不沖突。從嚴核實優化永久基本農田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控建設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科學評估調整生態保護紅線嚴格保護自然保護地、生態功能重要和生態敏感區域,除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僅允許對生態功能不造成破壞的有限人類活動。合理適度確定城鎮開發邊界嚴控增量,盤活存量,促進城鎮空間結構和功能布局優化,集約適度劃定城鎮開發邊界。3.2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構建“一心聯一核、一軸鏈四區”的鄉域國土空間總體格局3.3 明確國土空間用途分類新增生態修復空間進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通過保護、種植、養殖、繁殖適宜在水中生長的植物、動物和4、微生物,改善生物群落的結構和多樣性;對水體進行保護修復,增強水體的自凈能力,消除或減輕水體污染;生態修復區域在城鎮和風景區附近的,應具有良好的景觀作用,其生態修復具有美學價值,可以創造城市優美的水生態景觀。永久基本農田嚴格落實縣級規劃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范圍,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主要分布于鄉域廟下溪沿線的廟下村、涼豐村、陳村村及芝坑口村等區域。整備區新增耕地規劃期內通過多種途徑補充耕地,推進建設用地復墾、墾造耕地、耕地功能恢復等工程新增耕地,補充優質耕地,主要分布于現狀耕地資源豐富、種植條件良好的區域。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鄉域內規劃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以工業、商業用途為主,相關5、用地需產權清晰,依法辦理土地所有權登記,并具備開發建設所需基礎條件。通過規劃保障鄉村地區的鄉村振興用地或農村基礎設施配套用地。自然保護地廟下鄉有浙江大竹海國家森林公園、浙江衢州龍游綠蔥湖省級濕地公園兩處自然保護地,分布于鄉域的西北處和西南處。規劃期內對自然保護地嚴格保護,加強野外保護站點、巡護路網、監測監控、應急救災、森林草原防火、有害生物防治和疫源疫病防控等保護管理設施建設。4.1 完善綜合交通系統 區域交通:依托龍游南站、龍麗溫高速靈溪出入口、規劃通用機場、規劃市域軌道的樞紐功能,發揮龍南交通輻射節點的作用;內部交通:以溪毛線為主軸聯系周邊村莊,深化四好農村路建設,結合實際需求對鄉村道路進6、行優化或改擴建,提升路網連通度支撐美麗鄉村建設。落實區域重大交通設施和干線公路布局,發揮龍游南站樞紐作用,積極融入龍南區域發展,形成主次分明的綜合交通格局,提升交通安全水平。綜合交通規劃圖04 品質提升村道4.2 提供均衡公共服務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完善衛生設施布局,保障養老設施覆蓋,提升教育設施品質,豐富文化設施供給,加大體育設施建設。病有良醫響應構建上下貫通、聯動提升的分級診療和全民健康促進新格局落實上位醫療設施提升鄉鎮衛生院的服務能力完善鄉村社區醫療設施服務覆蓋度形成“居家機構智慧養老”家門口幸福養老模式落實上位養老設施配建鄉級養老服務中心或敬老院等設施提供城鎮社區、鄉村社區居家養老相7、關服務學有優教響應育兒友好型社會和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總目標落實上位教育設施完善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體系,增加學前教育資源發展普惠托育服務健有佳所以優化體育發展空間布局,加大體育設施建設為目標落實上位體育設施構建全面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提供城鎮、鄉村高質量的體育公共服務設施推動“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全覆蓋多樣化推動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老有康養文有特色4.2 提供均衡公共服務落實上位規劃及相關專項規劃要求,根據相關標準,因地制宜構建完善的鄉域公共服務設施體系,明確規劃范圍內城鎮、鄉村生活圈構建體系,構建“城鎮-鄉村”兩級生活圈體系,形成2個城鎮社區生活圈,3個鄉村社區生活圈。規劃鼓勵公共設施空間復8、合利用和共建共享。公共服務生活圈體系規劃圖廟下-南站生活圈長生橋-毛連里(六春湖)生活圈八角殿村生活圈芝坑口-陳村生活圈浙源里生活圈4.3 提升基礎設施網絡按照適度超前、綠色環保的原則,合理制定基礎設施規劃標準和建設質量,提高基礎設施利用率,市政基礎設施逐步實現城鄉一體化。集約穩定供水保障高效安全排水完善低碳清潔能源保障智慧互聯信息通達綠色循環固廢處置加強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重點加強廟下鄉毛連里村-長生橋村重點防治區管控治理。完善人防指揮和建設工程,建成快速高效的指揮和通信報警體系,構建統一高效、布局合理的人防工程。加強防洪安瀾,建成高標準幸福水網,重點推進以沿河防洪堤、排澇工程、山塘綜9、合整治。完善消防站點布局,完善消防救援體系,按照接警后確保消防救援5分鐘可達覆蓋。健全綠色智能的市政設施體系提升安全韌性的防災減災體系14廟下鄉歷史文化資源豐富。有1處省級歷史文化名村,1處省級傳統村落,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及8處縣級文保單位。劃定核心保護區和建設控制地帶,嚴格保護歷史文化遺跡。強化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圍繞“靈山江廊道”詩畫風光帶,打造華崗故居到羅裕源雜貨店、毛連里南坎古道到回龍橋等重要文化節點的觀光帶。傳承竹文化、竹精神等非遺文化,延續文化脈絡,喚醒廟下文脈。加強地方文化植入,開發個性化、多元化、特色化文創產品。推動歷史文化特色轉化4.4 保護歷史文化資源華崗故居毛連里南坎古10、道回龍橋羅裕源雜貨店竹文化產品 嚴格保護現有林地資源,嚴格實施用途管制 加大森林培育力度,確保森林面積穩步增長 加強森林資源的監管,實現森林資源規范化管理 實施森林質量提升工程,增強森林生態功能 建設興林富民工程,突出森林資源優勢和區域特色4.5 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森林資源保護利用 用水總量控制,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 加強水源地保護,提高水資源保障能力 加強河塘生態空間管控,科學利用水域空間 推進水生態保護與修復,全面恢復河湖功能 加快建設智慧水利體系,提升水網智慧化水平水資源保護利用 以國家綠色礦山建設的行業規范為基礎要求,進一步深化綠色礦山建設,重點圍繞數字化、無人化、可視化,發展綠11、色礦業。礦產資源保護利用4.6 開展土地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生態、農業和城鎮空間為對象,統籌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和土地整治,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筑牢生態安全屏障,構建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的耕地保護新格局,優化國土空間格局。農業空間綜合整治與修復生態空間綜合整治與修復城鎮空間綜合整治與修復通過開展各類農用地整治工程,大力推動低效鄉村建設用地的騰退與復墾,嚴格落實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不斷提升耕地質量,保護糧食安全底線。整體謀劃廟下鄉土地生態功能整治,推進林地保護與修復,恢復森林植被,遏制林地退化;推進水生態修復和流域綜合整治,加強水12、資源保護和水污染防治。筑牢廟下鄉生態安全屏障。落實重點生態地區主體功能定位,開展廟下鄉低小散工業用地整治,通過騰挪、搬遷入園等方式,釋放低效工業用地;通過基礎設施更新、文旅融合、公共服務設施提檔升級,深入推動廟下鄉的品質提升。05 實施保障落實上位規劃傳導內容,包括主體功能定位、國土空間格局、約束性指標、重要控制線、歷史文化保護名錄等。將上級規劃內容分解至詳細規劃單元,進一步指引詳細規劃編制。落實國家、省、市重大戰略,為發展規劃落地實施提供空間保障。推進重大項目分層分類保障,對納入實際項目庫的建設項目予以國土空間資源要素保障和政策支持。約束性指標重要控制線公共服務設施、基礎設施村莊建設邊界歷史13、文化保護詳細規劃衢州市級龍游縣級廟下鄉級5.1 明確規劃落實和傳導5.2 落實重大項目保障生態修復與土地綜合整治工程建設用地節約集約示范工程基礎設施與市政設施提標升級工程城鎮特色提升工程防災減災與安全工程5.3完善規劃實施保障形成鄉鎮級規劃數據庫健全產業準入、考核評估等機制 明確分期實施目標和重點任務 對近期的國土開發、保護、修復、整治項目及用地安排制定近期實施規劃 整合全鄉域各類國土空間現狀、規劃、管理數據、形成坐標一致、邊界吻合、上下貫通的規劃數據庫。納入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和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動態管控國土空間規劃全過程。健全發展投融資和利益分配機制 建立農業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制度 完善規劃實施考核評估機制 納入績效考核政策體系明確分期實施目標與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