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飼料品質化驗作業供應商評審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93181
2024-09-07
12頁
43.50KB
1、公司飼料品質、化驗作業供應商評審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飼料品質管理制度第1條:目的本制度之目的在于制定飼料質量管理辦法,確保以最低的成本,最有效的方法,制造出符合品質標準的飼料,用以滿足客戶的需求。第2條:范圍本制度之范圍涵蓋下列事項一、 品質管理政策二、 原料品質管理制度三、 生產過程品質管理制度四、 成品品質管理制度五、 化驗作業管理六、 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制度七、 客戶投訴及不合格品召回處理制度八、 供應商評審制度九、 標簽備案和管理制度十、 產品追溯方式十一、技術服務第3條:質量管理2、基本政策一、本公司以高品質,高效益的飼料為競爭利器。二、飼料生產部門應在品控部門協助下制造品質穩定少變異的飼料。三、品控部應有效參與銷售、生產、采購等業務,提供專業性技術協助,以確保能生產出符合品質標準的飼料。四、公司應貫徹全面品質管理的管理方法,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求先期預防品質問題的發生。五、技術資料及配方標準應當保密,非授權不得接觸閱讀。第4條:原料取樣通用規定原料取樣作業應注意一、樣本的采取應力求隨即廣泛,以其具代表性。二、抽樣次數不宜太少,以盡量減少誤差。三、若每批原料數量太大,應酌予分批并分別取樣。四、應視供應商及運送者的信譽,實際的品質機運送狀況彈性調整抽樣次數。五、抽樣過程中需3、應用眼觀、手抓、鼻問、口爵等感官檢查品質,以發現品質變異并立即處理。第5條:部分性(30%)取樣規定部分性取樣作業應依下列規定一、袋裝干料(一)袋裝干料應以小型取樣棒取樣。樣品數量以一批一代為原則。大原料樣品在1千克左右,小原料在50克左右。(二)若當批袋數為14袋,則四袋均需取樣,切每袋取樣5次。若袋數在510袋,則每袋取樣一次。若袋數在10袋以上,則以能夠抽到樣品的包裝均需抽樣為原則,每袋取樣1次。二、散裝干料(一)散裝干料應以大型取樣棒取樣,樣品數量視原料多寡而定,至少一小袋至多1千克。(二)卡車、火車、船舶及堆置之散原料應每批取樣十次以上,且取樣點應均勻分布。貨柜裝運只散裝原料,則應與4、貨柜口45角插入取樣四次以上。三、液體原料(一)液體原料應以玻璃取樣管取樣,樣品數量以一批一袋為原則。(二)油罐車裝運之液體原料應自上方開口取樣。(三)若能先經攪動,則代表性較佳。(四)若有懷疑時應與不同深度取樣。四、樣品標示取樣所得樣品,每袋皆應用原料取樣卡標示,并依規定盡快送化驗室進行化驗分析。第6條:全面性(100%)取樣規定全面性取樣作業應依下列規定一、此項取樣主要系與卸貨中實施,負責取樣人員與卸貨中應全程在場監視取樣。二、取樣中應隨時注意品質狀況,若發現異常應即暫停卸貨,并反映上級處理。三、每批原料皆以取樣一袋為原則。四、每批原料應以小型取樣棒每袋取樣一次;散裝干料應與卸貨時經常取樣5、;液體原料應以取樣袋自油罐車下方開口取樣。五、取樣所得樣品,每袋皆應用原料取樣卡標示,并依規定盡快送化驗室化驗分析。第7條:新原料開發開發新原料時,應有采購部門取樣送品控部化驗,并經分析具有采用價值后,應將樣品,化驗報告及采用價值分析報告送技術部進行確認,經技術部認可,并與配方做配合修改后,才可開始采用。第8條:新供應商開發采購部開發原料新供應商時,應取樣經品控部化驗合格,必要時,并經現場調查確認其生產技術及品質水準適合后,才進行詳細評估。決定是否列為供應商。第9條:用料預算用料預算程序為:一、銷售部與每月二十日前訂下三個月銷售預測,并提出“銷售預測表”送技術部生產部。二、采購部與每月二十日前6、完成預測下三個月的“原料成本預測表”送技術部。三、技術部根據銷售預測表、原料成本預測表及配方資料,與每月二十五日前完成“下三個月原料預計用量表/采購表”送采購部,以為采購決策參考。四、包裝及標簽的采購量,由生產部根據銷售部的銷售預測表及庫存量,與每月的二十五日前完成“下三個月包裝品/標簽采購表”送采購部。第10條:簽約前品質確認 關鍵性原料、品質不穩定的原料、品質績效不佳的供應商所供應的原料及其他采購部認為有必要的原料,由采購部取樣,送品管部化驗合格后,再行簽約。第11條:發貨前品質確認發貨前品質確認,品控部應配合采購部辦理,尤其是大量采購原料時。為避免到貨時才發現不符合品質標準,導致難以處理7、的困難,應有品控部派員赴供應商倉庫及裝車時現場抽樣化驗分析,以確認可否發貨。必要時取得地圖式倉庫配置圖以復合發貨之正確性。第12條:到貨時品質確認到貨時品質確認,品控部應配合采購部辦理。主要針對遠地供應經長途運輸的大宗原料,與車船到達時,到車船上檢視運輸過程中品質是否發生變異,以便及早處理,并規劃倉儲及使用。并與必要時監視轉駁作業之正確性。第13條:進廠檢驗原料進廠檢驗其取樣檢驗區分位兩個階段:一、卸貨之核準原料進廠時,應先依一般性抽樣規定取樣分析,確認品質合格后,方能進廠卸貨。二、卸貨之監視卸貨時應進行100%取樣及監視,以判斷外觀、氣味 是否正常。異常時應立即反映處理,此階段取得之樣品應進8、行完全分析。第14條:倉儲管理原料倉儲管理重點在于避免混料、防止變質及減少損耗。其與品質有關之主要規定有:一、兩種散裝原料同時進貨,使用同一卸料口,務必清理拖送干凈,再卸另一種原料,以免混料。二、袋裝原料必須鋪設棧橋才能堆放,且以小區域堆放為原則,各堆之間應預留適當走道,以便檢查原料狀況。三、儲存條件應配合原料特性,例如魚粉應當注意通風。四、應經常巡視倉庫,隨時處理破損及變質等問題。五、料溫監視: (一)原料倉管員應每周檢測一次圓筒倉及指定料堆之溫度,并做記錄與“原料溫度記錄表”送主管存查。 (二)原料溫度在35以上時,即為異常征兆,倉管員除應及時報主管聯絡技術部研究處理外,并改為每天檢測一次9、并作成記錄,以掌握變動情形。倘有繼續惡化趨勢時,應即呈報技術部經理做緊急應變措施。第15條:使用管理原料之使用應以下列規定辦理:一、原料之使用除品控部另有通知外,皆應嚴守先進先出原則。二、使用前品質確認:(一)品控員應經常巡視倉庫,以便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定期抽樣送化驗室化驗分析。所抽樣品應區分為兩類,第一類為懷疑其品質可能已劣化者,分析結果應作為采取行動參考。第二類為預訂將使用原料,其分析結果應作為“原料品質狀況報告”送技術部門,作為配方參考。 定期抽樣時間為:11月份至2月份水分正常的原料為一個月,水分超標的原料為15天;3月份至10月份水分正常的原料為15天,水分超標的原料為7天。三、取用10、原料時應正確取用,如品控部有指定方法時,例如原料必須摻用及其摻用比例,必須嚴格按通知執行,必要時應指定人員監視作業。四、如發現有結塊、雜志、品質不良時、應即挑出另外堆放,并通知品控部協助處理。第16條:生產部應定期提出滯料明細交品控部,有品控部召集有關部門研討處理方案。第17條:生產計劃檢查生產部應根據銷售部之訂單或銷售計劃制定生產計劃,并核對:一、預混料及小料庫存是否充足。二、對于原料之使用是否有其他指示。第18條:配方變更管理 技術部應于變更配方前通知生產部,以便生產部做好準備。使用新配方前,品控部應檢查相關配合措施等是否已確實完成,并監督中控室操作人員鍵入配方。第19條:制程作業標準與自11、主檢查 生產部應在品控部協助下,制定各崗位操作規程并貫徹執行。為求確實執行,應采取自主檢查。第20條:生產過程品質注意重點:為確保生產過程品質符合標準,應特別注意下列事項:一、粉碎混合 (一)操作人員應隨時檢查粉碎機工作情況,檢查粉碎粒度。檢查是否有篩片破損,篩片用錯造成的粉碎粒度過大等情況,以便及時處理,品管人員應經常抽查監督。 (二)控制室人員應隨時監視控制板之顯示,任何異常訊號皆應確實查明原因并妥善處理。 (三)液體原料的添加,應經常查看液體原料是否均勻。 (四)應加熱后混合的液體原料,應控制加熱溫度,并經常清理混合添加設備中的殘留物。 (五)小料操作員務必按小料配方單要求操作并記錄、核12、對。 (六)小料口的篩網,務必每批清掃干凈,以免藥物污染。二、制粒 (一)制粒時應經常檢查制粒后的品質、外觀、顆粒、味道都必須符合標準。 (二)如有制粒不易或無法符合制粒機正常產能時,應立即向主管反應并通知技術部,以便采取措施。 (三)油料。黑料。異種飼料不得混于正常飼料中。三、包裝 (一)包裝人員應了解各類別飼料的外觀。味道上之差異,轉倉包裝前應確認飼料類別。包裝、標簽是否一致、正確。 (二)每批料的前后各一包料,應依規定回機。第二包以后如發現異常亦應考慮回機。 (三)每班次上班時應校稱一次,且包裝時應每25包校準一次,以保證重量正確性。 (四)飼料標簽應明確蓋上生產日期、批號。 (五)如發13、現破包、縫線不牢之包裝皆應立即處理,補足重量或換裝。第21條:客戶委托或指定加藥 客戶委托或指定加藥時,應依下列規定作業:一、銷售員接到客戶委托或指定加藥之訂單后,應于訂單及訂單統計表上詳細注明。二、技術部接到銷售部通知后,應即就每一項加藥訂單填寫“受委托加工加藥飼料審核及用藥記錄表“呈經理核定。若不同意則應與表內說明理由及建議,第二聯自存,第一聯送業務部以便和客戶聯系,并修改訂單。若經核可,則應依內容配置藥物,必要時先經混合稀釋,且包裝成袋。包裝時以一槽一袋為原則,并貼上標簽同第二聯送生產部。三、生產部控制室人員于生產需加藥之飼料時,應詳細閱讀記錄內容,并通知小料人員,小料人員應依指示加藥。14、第22條:回機作業 回機作業應依下列規定:一、技術部應將所有可能發生回機料的情形詳細列舉。并依其嚴重程度是否有固之回機原則,分為兩大類: (一)必須每次備案呈核者。 (二)可以固定原則回機,無需備案呈核者。二、必需每次備案呈核者,其處理程序為: (一)有發生回機之帶班長,與發生規定情形兩日內,應及填寫“回機處理聯絡單”一式三聯,注明日期、品名、數量、發生原因及嚴重情形,呈生產部經理核準后轉入技術部,技術部應即派員會同填單人員現場取樣分析,并擬定對策,注明與聯絡單上。第一、三聯送還生產部,憑單辦理回機作業。第二聯送品控部,做品質跟蹤之依據。 (二)生產部應依技術部指定之方式及限期完成回機作業,并15、與處理聯絡單上注明實際回機日期數量,及實際完成回機日期,第一聯應轉交技術部結案。 (三)如因銷售產品結構變更,或其它因素造成回機料無法依原定方式期限回制完成時,應協調技術部另行研訂。三、無需每次備案呈核者,其處理程序為:事故發生后,應盡快依技術部所訂之回機原則,于生產中依技術部規定原則回機,非經技術部通知或同意不得變更回機方式。四、一般注意事項: (一)回機料應存放于指定區域,并且標示清楚。 (二)不同原因不同品種之回機料,應分別存放分別處理。 (三)控制室應于混合記錄卡上詳細記錄。 (四)品控部應詳細核對混合記錄卡,處理聯絡單等,以防發生錯誤。第23條:成品取樣成品檢查成品取樣作業規定一、打16、包操作員應于包裝線上取樣。當成品包數在50-150之間時每10包左右取樣一次;當成品包數大于150包以上時沒20包取樣一次。二、樣品重量不得低于500克,同時填寫樣品取樣卡。三、品管人員應將每班所取樣品送化驗室,有化驗室選樣分析。四、現場品管人員應經常檢查成品外觀、氣味、顏色、硬度等指標是否符合公司質量要求 ,發現異常及時上報,尋找原因。第24條:倉儲管理 倉儲管理應嚴格按照生產部成品倉儲管理制度執行,其于品質有關規定為:一、成品出貨應嚴守先進先出原則。二、成品儲存期限管制:有關人員應明白這個道理“產品從生產出來到使用,時間越短越好”,為此特制訂成品庫存期限標準供生產部執行管制,豬料7天,雞料17、鴨料魚料10天。三、經檢查發現過期產品,暫時不得出貨,有倉儲人員填寫過期產品明細,注明數量及原因送品管部擬定處理方式,并依照辦理。第25條:出貨管理 出貨管制應依成品倉儲管理手冊規定辦理,其于品質有關部門之重點為:一、成品出貨應嚴守先進先出原則。二、出貨時應依出貨單正確出貨。客戶委托加藥部分應特別注意,并以整批出貨為佳。三、任何掛上“暫停出貨”標識者,嚴禁出貨。四、出貨時,應詳細檢查運輸車況,及飼料裝車狀況,不得有積水、破損、未加蓋篷布等情形。嚴禁運輸過農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質后未作出處理的車輛裝運成品。五:出貨資料應詳細填寫,以便追查品質。第26條:樣品管理 有現場取得之樣品送到化驗室后,應有18、化驗室指定專人進行核對、分類、登記及感官檢查后,依規定儲存或進行化驗作業。樣品登記薄應每日呈閱。第27條:化驗作業 化驗室人員進行化驗分析時,應嚴格遵守化驗作業標準,以正確化驗出樣品成分,以供品質分析管理依據。化驗室結果應填制化驗報告定期呈閱,其異常部分應立即進入品質異常處理程序。第28條:化驗室作業標準 技術部應擬定下列化驗室作業標準:一、化驗室注意事項,其內容應包括一般防護及其安全注意事項及其危險性藥品處理注意事項等。二、化驗作業標準:應就個別的營養成分檢測擬定,其要項為:檢測原理、應用設備試劑、化驗步驟、分析計算方法、結果討論及注意事項等。三、化驗設備管理標準:應參酌設備保養管理制度規定19、,擬定化驗室設備平常保養、潤滑及校驗等標準,重要零附件庫存量等。第29條:試劑及耗材管理 化驗室所用試劑及耗材應依資材管理手冊及采購管理手冊規定方式管理。第30條:質量安全突發事件及處理制度 在廠內生產或倉儲過程中,經外觀檢查或化驗分析發現質量異常時,應依下列規定處理:一、技術部發出“品質異常處理單”一式二聯,詳細說明發生情形及處理建議,經登記列管后送發生單位。二、發生單位深入追查發生原因,并將處理過程及以后防治辦法詳細填列后,送會技術部。三、技術部審核后,呈總經理核閱結案。四、技術部應持續追蹤各項改善及防治措施。五、發生單位則應力求貫徹各項改善及防治措施,以防范再次發生品質異常。第31條:客20、戶投訴和不合格品召回處理制度 處理客戶投訴的原則:樹立“客戶永遠是對的”觀念,換位思考、站在客戶的立場上看問題,牢記自己代表的是企業形象,迅速、誠意。不論客戶以電話、書信或當面等任何方式,向任何一位同仁抱怨時,及應依下列規定辦理:一、首先將客戶的抱怨內容及時記錄在案,若抱怨內容涉及其他同仁,或涉及自己并無充分把握的事項時,應避免直接給予明確答復,但應告知客戶將立即轉給適當人員處理。二、任何客戶抱怨皆應由受理人員,或轉請可以掌握狀況的業務員、業務主管或相關單位,于當天或次一天 與客戶接洽。三、客戶抱怨內容有負責該客戶的業務員會同業務主管判斷。認為不必立案時,則業務員應將有關之解決方法向客戶回復。21、回復內容記入工作日志,定期呈閱。四、若客戶抱怨內容涉及賠償、折讓、退貨、換貨及其他嚴重影響公司信譽者,則必需填寫“客戶抱怨處理單”立案。五、客戶抱怨處理單各欄內容原則上有負責該客戶的業務員填寫,若有特殊情況,委托他人代填時,應盡快補簽追認。六、倘若客戶投訴內容涉及其他部門時,則有業務員負責聯系有關部門查證核實。七、客戶抱怨處理單會簽部門意見時,每一會簽部門最遲需在三天內簽注完畢。且簽證之內容,除說明或證實客戶抱怨正確性外,應提出改善客戶抱怨問題的具體建議,以供上級采擇實施。八、客戶抱怨處理所有部門會簽完畢后,業務部即呈總經理審核。經核示后之客戶抱怨處理單,分發到各部門依之執行,并由技術部負責管22、制。九、技術部應定期將執行情況及結案情況整理呈核后銷案。第32條:客戶服務 客戶服務應配合業務部進行,其方式可采取客戶調查、客戶訓練、飼養試驗等。其目的在于使客戶充分了解本公司產品特性,并在飼養管理上采取配合措施,發揮經濟效益。第33條:供應商管理及評級 目的:選擇合格的供應商并對其進行持續監視,以確保其能為公司提供合格的產品和服務。其管理和評級重點在于:一、由采購部、技術部、財務部負責對供應商進行評價。二、由采購部、技術部負責對供應商的日常考核。三、對于關鍵原料,應對供應商的生產能力與質量保證體系進行考察,其中包括下列五個方面的要求: (一)進料的檢驗是否嚴格。 (二)生產過程的質量保證體系23、是否完善。 (三)出廠的檢驗是否符合我方要求。 (四)生產的配套設施、生產環境、生產設備是否完好。 (五)考察供應商的歷史業績及主要客戶,其產品質量是否長期穩定、合格、信譽較高。四、對于產品穩定、信譽較好的供應商在評級時給予較高等級。五、對于產品經常連續出現問題的供應商應提前給予警告,在評級時給予降價評價。對警告后沒有改正的供應商必要時取消資格。第34條:標簽備案和簽發管理一、標簽備案 (一)嚴格按照國家行業標準飼料標簽標準進行設計并備案。 (二)飼料標簽所標示的內容真實并與產品的內在質量相一致。 (三)飼料標簽內容的表述通俗易懂、科學、準確、易于為用戶理解掌握。不使用虛假、夸大或容易引起誤解24、的語言,不欺騙性描述誤導消費者。二、標簽管理 (一)飼料標簽不得與包裝物分離。 (二)飼料標簽存放時應做到單獨存放,嚴禁不同品種混放。 (三)飼料標簽的印制材料應結實耐用,文字、符號、圖形清晰醒目。 (四)標簽上印制的內容不能在流通過程中變得模糊不清甚至脫落,保證用戶在購買和使用時清晰易辨。 (五)一個標簽標示一個飼料產品,禁止一個標簽同時標示數個飼料產品。第35條:品管訓練品管訓練應配合人事部進行,其目的在于培養公司各部門各崗位人員的品管知識和品管意識,以提高產品品質水準降低品質成本。第36條:品質保證和產品追溯制度 品質保證之范圍包括品質制度稽核、原料品質稽核、制程品質稽核、制程能力分析、成品品質稽核及檢驗能力稽核等六項,其作業由技術部主辦,必要時組織成跨部門組織辦理。為嚴控產品質量,有效防止不合格品流到用戶,達到“生產有記錄,流向可追蹤,信息可查詢,質量可追蹤”的目的,特制訂產品質量追溯制度。一、原料到貨檢驗與標示二、原料使用及生產過程中的記錄三、生產過程中不合格品的記錄四、成品檢驗記錄四、成品出入庫的記錄相關記錄見:原料到貨登記表、原料檢驗報告、原料使用表、生產過程記錄表、不合格品記錄表、回機記錄表、成品檢驗報告單、成品發貨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