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麒麟區茨營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25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56540
2024-11-08
25頁
4.51MB
1、麒麟區茨營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麒麟區茨營鎮人民政府2024.10公示版前言茨營鎮隸屬于麒麟區,位于麒麟區東部,是農旅服務型的中心集鎮,山水林田礦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越,桑蠶文化、民族文化較為突出。茨營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實施國家重大戰略,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與曲靖市委、市政府以及麒麟區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圍繞建設“以發展生態有機農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特色農業示范區、生態園林特色小鎮”的總體定位,統籌“三類空間”,以資源環境承載能2、力為基礎,優化茨營鎮全域國土空間格局,保障各類空間資源要素的有效配置,是鎮域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和指導各類建設的指南,是對上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以及專項規劃的落實,為編制詳細規劃和開展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提供基本依據。目錄1.規劃概況2.明確全域戰略目標3.優化國土空間格局4.統籌鎮村發展體系5.夯實空間基礎支撐6.推進國土綜合整治01規劃概況1.1 規劃范圍和期限1.2 區位和現狀概況規劃范圍 鎮域規劃范圍:茨營鎮行政轄區,總面積185.97平方公里。鎮區規劃范圍:鎮區范圍總面積1.41平方公里,涉及茨營社區。規劃期限 本次規劃基期為2020年,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近期至23、025年,遠期至203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1.1 規劃范圍和期限鎮域及鎮區規劃范圍示意圖茨營社區鎮級行政邊界鎮區規劃范圍圖例鎮區范圍:140.79公頃鎮域范圍:185.97平方公里區位交通:茨營鎮地處麒麟區東部,緊鄰富源縣。它處于曲靖城鎮圈之內,區位優越,交通便利,距離麒麟中心城區25公里。曲硯高速等重大交通設施縱穿鎮域,擁有1個高速出入口,石富公路貫穿全域,可以連通曲靖市區與富源縣。資源本底:山林資源集中于東西兩側,包括朗目山、橫山兩大山體屏障;水田礦產資源集中于中部,水資源有龍潭河、龍潭河水庫、水城水庫和陡山水庫等,礦產資源包括玄武巖、石灰巖、頁巖等。人口社會:常住人口常年低于戶籍4、人口,受曲靖中心城區和越州工業園虹吸效應影響明顯。茨營鎮發展桑蠶產業已逾數十年,具有濃厚的桑蠶歷史沿革和文化氛圍。茨營鎮在生態農業方面的大力發展,沒有遭受工業污染、過度開發等破壞行為,保留著較為傳統的民族文化和鄉俗文化。經濟發展:農業體系基本建成,主要是初級農產品生產與供應為主,鎮域經濟穩步增長,但總量不高,農業生產附加值低,需進一步找準特色,延伸產業鏈,塑造農業品牌。1.2 區位和現狀概況02明確全域戰略目標2.1 發展定位和目標2.2 規劃發展策略發展定位發展目標以發展生態有機農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特色農業示范區生態園林特色小鎮 基于茨營鎮生態農業產業,推進現代服務業發展,打造特色農業示范5、區;依托茨營鎮優渥的生態基底,豐富的林地、耕地等資源,建設農文旅融合的生態園林特色小鎮。2025至2025年,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水平穩步提升,鎮域交通格局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集聚和承載雙提升,民族文化魅力得到充分彰顯,空間治理效能得到顯著提升,文旅產業實現快速發展,綠美茨營生態建設再上新臺階,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取得新成效。2035至2035年,國土空間開發利用效率和水平顯著提升,基本形成生態宜居、韌性安全、高效集約的高品質國土空間。全鎮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集約高效、城鄉融合的城鎮化發展格局全面形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空間得到充分保障。城鎮綜合服務水平大幅度提高,特色產業基地、特色民族文化體驗區基本6、建成。2050展望至2050年,全面建成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繁榮、美麗的高品質茨營鎮,社會保障、公共服務、人居環境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2.1 發展定位和目標2.2 規劃發展策略策略一:提升綠美生態環境品質嚴守生態底線,提升生態建設。落實整合優化后自然保護地,形成由2個地方級自然保護地構成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分區分類推進生態修復與國土綜合整治。策略二:緊推動特色產業增效提質推進全產業鏈創新,打造優勢產業發展高地。依托“桑蠶、蔬菜、富硒梨、食用菌、鱘魚養殖、烤煙”等現有產業優勢,培育現代化農業產業鏈,促進農副產品加工等中下游產業發展,完善農業產業支撐體系,推動農村電商、冷鏈物流及特色休閑旅游業聯動發展7、。構建上下游產業體系,提升產業附加值。發揮麒麟及周邊地區桑蠶市場需求的優勢,打造集研發、育種、種植、生產加工、銷售、旅游為一體的桑蠶全產業鏈發展鏈條。拓展上游育種、設施農業技術、標準制定、產品認證、技術培訓,打造科技創新、效率提升、生態友好、示范引領的產業基地。整合耕地資源,提升耕地質量。以茨營高標準基本農田示范區為抓手,建設滿足機械化耕作要求的高標準田塊,完善田間路、生產路布局,增加有效耕地面積。策略四:完善基礎服務設施供給加強公共服務設施投放,提升基礎保障。以鎮區為核心,配置高等級的公共服務設施,承擔綜合服務中心的任務。各行政村除按照配置指引配置設施外,各自然村按照不同類型有選擇的配置特色8、公服設施。策略三:探索農文旅發展新模式挖潛特色文化旅游資源,建設高品質體驗空間。構建桑蠶文化博覽園、彝族文化風情園、茨營田園綜合體等高品質體驗空間。打造具有影響力的品牌。積極創建特色載體:現代農業產業園、“一村一品、一鎮一業”、農業產業強鎮。03優化國土空間格局3.1 構建底線管控框架3.2 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3.1 構建底線管控框架圖 例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永久基本農田落實上位規劃“三區三線”要求,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相關管控要求,加強永久基本農田管護力度。生態保護紅線落實上級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堅持從嚴管控生態保護紅線,在符合現行法律法規的前提下,除國家重大項目9、外,生態保護紅線內嚴禁止開發性、生產性建設活動。城鎮開發邊界落實麒麟區城鎮開發邊界和集中連片發展要求。城鎮開發邊界內,通過“詳細規劃+規劃許可”的空間管控方式,實現各類建設活動的用途管制。茨營鎮控制線規劃圖現代農業發展片區生態文旅發展片區城鎮發展核心文旅融合發展帶富硒梨產業園食用菌培育基地特色淡水養殖基地田園綜合體桑蠶產業園外銷蔬菜產業園烤煙種植基地彝族文化風情園香菇種植基地畜牧養殖基地一個城鎮發展核兩條產業發展帶三個發展片區多個特色產業節點圖例麒麟中藥材產業基地鎮域綜合服務片區河心島田園綜合體哈馬寨苦蕎基地茨營燈盞花藥材基地海寨汞山林區規劃形成“一核兩帶,三片多點”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3.10、2 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規劃圖鎮域綜合服務片區、現代農業發展片區、生態文旅發展片區。一帶以茨營中心集鎮建設為核心帶動整個區域的發展。以龍潭河及其支流為依托的農業產業發展帶,以特色產業節點為依托的文旅融合發展帶。兩帶三片鎮域內規劃多個特色產業節點。包括:桑蠶產業園、特色水產(鱘魚)養殖基地、富硒梨種植基地、食用菌培育基地、外銷蔬菜產業園、優質烤煙種植基地、中藥材產業基地、彝族文化風情園、香菇種植基地、畜牧養殖基地、田總綜合體等。多點04統籌鎮村發展體系4.1 強化鎮村體系結構4.2 引導村莊分類發展4.3 村莊通則式管理鎮域中心蔡家村紅土墻團結村整寨楊家哈馬寨大麥吳官小河鎮域主中11、心中心村一般村圖例構建“1+2+7”的鎮村體系1個鎮域中心,2個中心村,7個一般村。鎮域中心包含茨營社區,是全鎮綜合服務和職能中心。2個中心村:具有一定的建設基礎和產業發展條件,對周邊村莊起到引領帶動作用,本次規劃團結村、蔡家村2個村為中心村。7個一般村:一般村應適當設置相應層次的公共服務設施來滿足村民的日常所需。分級體系數量社區或行政村分類依據鎮域主中心1茨營社區以綜合服務職能為主,為全鎮及周邊鄉鎮居民服務中心村2團結村、蔡家村人口基數大,發揮一定區域范圍內公共服務的職能,對周邊村莊有一定的輻射作用一般村7紅土墻村、整寨村、哈馬寨村、楊家村、吳官村、大麥村、小河村產業基礎、發展潛力一般。城鎮12、(村)體系規劃圖4.1 強化鎮村體系結構集聚發展類村莊整治提升類村莊城郊融合類村莊特色保護類村莊拆遷撤并類村莊圖例全鎮68條自然村分為集聚提升類、整治提升類、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和拆遷撤并類五類分類推動村莊差異化有序發展。村莊分類數量自然村發展說明集聚提升類28王家營、蔡家二村、蔡家三村等重點加強現狀村莊風貌整治、強弱電纜化、道路“白改黑”,推進鄉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整治提升類17茨營一村、孫家營、大一村等重點加強現狀村莊風貌整治、強弱電纜化、道路“白改黑”,推進鄉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城郊融合類9關旗、上賈、下賈等加強村莊與城鎮的公共服務設施共建共享、互聯互通,推動城鄉景觀風貌協調,支持舊村13、改造提升。特色保護類11大麥塘、箐口、紅土墻村等重點保護村落選址、格局、風貌和山水林田湖草特色景觀,加強對文物古跡、歷史建筑、傳統民居等保護與修繕。拆遷撤并類3楊家村缽上、整寨村胡家墳、斜坡由于龍潭河水庫蓄水需要搬遷撤并。村莊分類發展一覽表村莊分類引導圖4.2 引導村莊分類發展實施村莊規劃通則管理堅持實用管用思維,傳導落實上級規劃要求,集聚管控底線農民建房、設施配套、鄉村振興和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五大指引編制村莊規劃通則。通則按照“一圖兩指引”的形式,傳導國士空間規劃的核心內容,指導村莊建設。“一圖”指土地使用規劃圖,劃定村莊建設邊界、明確底線管控要求、提出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指引。“兩指引”指設施與14、產業發展指引和農房建設指引:明確公共服務設施與基礎設施建設要求,落實各類鄉村振興項目提出農房建設布局及管理規定。4.3 村莊通則式管理合理化定村莊建設邊界線村莊進行開發建設時,建設地塊從“剛性管控、彈性指引”兩個維度進行管控。村莊建設邊界規劃圖05夯實空間基礎支撐5.1 產業布局與空間安排5.2 構建便捷的交通網絡5.3 構建城鄉生活圈體系5.4 保障優質安全的基礎設施構建“一帶四基地,三區多節點”的產業發展格局5.1 產業布局與空間安排一帶:龍潭河產業帶以龍潭河為依托,構建茨營鎮龍潭河農業產業帶。四基地:四大農產品培育基地包括特色淡水養殖基地、食用菌培育基地、烤煙種植基地(2個)。三區:三大15、農業產業園包括桑蠶產業園區、富硒梨產業園區、外銷蔬菜產業園區。多節點:謀劃多個產業節點麒麟中藥材產業基地、彝族文化風情園、香菇種植基地、畜牧養殖基地、哈馬寨苦蕎基地、茨營燈盞花藥材基地、田園綜合體、河心島田園綜合體、海寨汞山林區等。富硒梨產業園區食用菌培育基地特色淡水養殖基地田園綜合體桑蠶產業園區烤煙種植基地彝族文化風情園香菇種植基地畜牧養殖基地麒麟中藥材產業基地外銷蔬菜產業園區龍潭河觀光農業產業帶哈馬寨苦蕎基地茨營燈盞花藥材基地河心島田園綜合體海寨汞山林區龍潭河產業發展帶四大產業基地三大產業園區多個特色產業節點圖例烤煙種植基地產業布局規劃圖5.2 構建便捷的交通網絡道路系統規劃基于鎮域原有道16、路交通條件,并落實上層次交通專項規劃要求,考慮茨營強化與周邊經濟體的聯系互通,加強旅游產業發展的可能性,規劃鎮域干道公路基本形成“放射狀”網的路網系統。預留曲靖至興仁高速公路通道。強化與曲靖城區的聯系,規劃將石富公路升級為XD03縣道,與326國道連接,形成茨營與曲靖主城區點對點的快速通道。高速公路高速出入口/互通圖例縣道鄉道道路交通規劃圖構建開放共享的城鄉生活圈打造城鄉生活圈。落實“城鄉生活圈”理念,構建“鎮村”兩級生活圈體系,統籌優化配置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資源,全面提升鎮村公共服務能力,實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結合生活圈的空間劃分和17、類型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布局,提升基本公共服務的覆蓋度與便利性,在詳細規劃中進一步細化社區生活圈布局和建設標準。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配置。合理完善鎮域和鎮區的文化、教育、醫療、體育、社會福利等公共資源配置,如社區服務中心、中小學、幼兒園、醫院、停車場、公交站、兒童與老人活動中心、健身中心、垃圾收集點和轉運站、公共廁所等,輻射服務中心村及周邊一般村,與村共建共享公共資源。5.3 構建城鄉生活圈體系序號行政單位公共服務設施特色公共服務設施1鎮綜合便民服務中心、教育設施(中學、小學、幼兒園)、衛生設施(衛生院/醫院)、文體娛樂設施(文化站、公園、廣場、農貿市場、敬老院(養老服務中心)農資超市、產業交易市場或18、平臺、游客中心/鄉村旅游服務點等2村綜合用房、小學、幼兒園、文化室、體育活動場所、衛生室、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健身活動場所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居民生活質量5.4 保障優質安全的基礎設施保障供水和排水安全提高水資源利用率,保護水資源。加強給水管網建設,枝狀管網成環改造,更新陳舊設施,提高管網供水能力,增強供水安全性和可靠性。推廣節水優先,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提高非常規水資源利用。優化污水設施布局,滿足全域污水處理需求。污水處理方式根據鎮實際情況采取集中(或分散)處理,規劃采用雨、污分流排水體制,新建地區與舊改造地區采用分流制排水體制,適時推進具備改造條件的合流制排水地區進行雨污分流改造,19、不具備改造條件的合流制地區可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排水體制。提高環保設施建設水平完善城鄉垃圾轉運系統。遵循“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深入實施“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垃圾處理模式,逐步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無害化資源化處理的生活垃圾處理系統。提高垃圾分類收集率、資源回收率、無害化處理率和保護環境,逐步完善環境衛生配套設施。保障能源供給穩定完善電網布局框架,構建新型鎮區智能電網系統。落實區域輸電網架要求,優化提升電力設施布局,全面提升電網智慧化水平。因地制宜發展新能源,打造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智能電網。引導基礎設施空間節約集約利用統籌地下管線及綜合管廊建設。按照國家規范及標20、準要求統籌預留高壓電力線、高壓燃氣管、輸油管、源水管、熱力及其他重要管線走廊通道,推進道路與管線同步建設,完善地下管線規劃、建設與管理體系。逐步改建現有架空線路,結合道路改造下地,提升茨營鎮形象風貌,改善人居環境品質。06推進國土修復整治6.1 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6.2 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保護修復6.1 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強化水資源約束與保護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加強地下水節約和保護,防治地下水超采和污染,強化地下水分區管控,做好地下水需求管理,落實地下水儲備制度。落實河湖岸線邊界,強化岸線分區分類管控,劃分岸線保護區、保留區、控制利用區和開發利用區,有效保21、護岸線資源。耕地資源保護與利用分類明確耕地用途,嚴格落實耕地利用優先順序,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合理開發耕地后備資源。強化礦產資源保護利用加強礦產資源調查管理,合理確定開發強度,保障優勢礦產資源有效供給。開展非煤礦山專項整治,逐步優化非煤礦山布局,提升非煤礦山資源保障能力。鼓勵砂石資源開發整合,促進砂石礦產資源集約化、規模化、現代化、綠色化開采。全面系統推進國土綜合整治及生態保護修復6.2 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保護修復農用地綜合整治。適應發展現代農業和適度規模經營的需要,以耕地保護為重點,統籌推進耕地后備資源調查、耕地提質改造、高標準農田建設等,增加耕地數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22、設與提質改造。閑置低效用地整治。分級分類逐步推進生態和農業保護區內的現狀建設用地、臨時用地、閑置或低效零散建設用地等復耕復綠。鄉村人居環境整治。挖潛農村建設用地內部潛力,因地制宜增加耕地面積,實現空間格局優化、產業發展提升、鄉村環境改善、全域高質量發展。森林生態功能提升。逐步清退生態保護紅線內不符合管控要求的現狀建設用地、耕地、人工商品林等,改善,林相結構,實現森林資源提質增效。河流環境治理。持續推進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協調推動跨界污染治理修復,持續改善流域水環境,保持河道暢通。礦山生態修復。對歷史遺留礦山進行礦山生態修復。按照宜耕則耕、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濕則濕、宜建則建的原則,分類開展恢復措施。土壤污染治理。加強土壤污染源頭防控,持續推進土壤環境質量調查與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加強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涉重金屬行業污染防控。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與麒麟區茨營鎮人民政府聯系。公眾意見提交途徑電子郵箱:電話:18087474444聯系人:朱光輝郵寄地址:麒麟區茨營鎮人民政府反饋意見的有效時間:公示期內請留下真實姓名、聯系方式,以便反饋意見采納情況(電子郵件標題或信封封面請注明“麒麟區茨營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意見建議”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