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縣次邱鎮國土空間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26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21801
2024-04-30
26頁
7.90MB
1、2024.04次邱鎮人民政府【草案公示】注:本次成果為面向社會草案公示稿,最終以批復成果為準前 言次邱鎮位于汶上縣西南部,常住人口4.6萬人,城鎮人口1.5萬人。區域交通較為便利,農村經濟產業基礎較好,儒學文化、運河文化等多種文化并存。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統籌次邱鎮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建設活動,合理配置資源要素,指導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實現鎮域高質量發展和高標準建設,依據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20212035年)山東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濟寧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汶上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編2、制次邱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本規劃”)。本規劃是次邱鎮國土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編制詳細規劃、村莊規劃,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據。凡在縣域內涉及土地利用與空間布局的各項政策、規劃,各類開發建設活動,須符合本規劃。目 錄01規劃總則02目標策略03總體格局04支撐體系05規劃實施保障1.1總體要求1.2規劃原則1.3規劃期限與范圍2.1城鎮性質2.2城鎮職能2.3發展目標2.3發展戰略3.1落實三條控制線3.2合理配置資源3.3總體格局3.4產業空間布局3.5生態保護格局3.6城鎮發展空間5.1明確規劃傳導體系5.2制定近期行動計劃5.3 實施保3、障措施4.1綜合交通體系4.2公共服務體系4.3基礎設施服務體系4.4安全保障體系1.1 總體要求1.2 規劃原則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和濟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以汶上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為指導,深入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加快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為次邱鎮建設紡織服裝產業強鎮、綠色食品小鎮、“儒風次邱”特色文化名鎮提供國土空間的重要指引和有力保障。底線思維,生態優先統籌協調,系統規劃節約集約,綠色發展以人為本,品質提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汶上化工園4、區汶上經濟開發區汶上商貿物流園區次邱鎮 規劃范圍規劃范圍為次邱鎮行政轄區內全部國土空間,規劃面積86.68平方公里。規劃期限規劃期限為2021年至2035年。近期至2025年,遠期至2035年。1.3 規劃期限與范圍紡織服裝產業強鎮綠色食品小鎮“儒風次邱”特色文化名鎮2.1 城鎮性質2.2 城鎮職能以紡織服裝、食品加工、文化旅游、裝備制造業為主導的工貿型城鎮產業發展農業制造業產業特色明顯、運河文化儒家文化彰顯、創新氛圍濃厚、生態環境優美、富有生機活力的農業與工業有機融合的新型小城鎮,魯南城鄉融合發展示范鎮。保障泉河小汶河生態安全的綠色廊道2.3 發展目標承載汶上農工制造產業的戰略要地輻射帶動汶5、西城鄉融合發展的區域中心城鎮發展生態保護總體目標分項目標2.4 發展戰略產鎮一體化策略鎮域內強化鎮駐地的輻射帶動作用,構建綜合服務新鎮區,通過功能、交通、設施以及環境的一體化建設,推動鎮園融合發展。合理劃分功能分區,促進功能一體化;完善公共交通建設,促進交通一體化;加強公共服務設施的整合,促進設施一體化;打造“街頭綠地+中心公園+大型綠地”的景觀體系,促進環境一體化。三產聯動融合策略突出農業特色,實施“農業+”策略,振興新集體經濟,大力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聚力紡織服裝和綠色食品,二產提質發展;深入挖掘旅游資源,積極融入汶上乃至濟寧全域旅游發展。探索“產業園+”新模式,促成農民離土不離鄉,進廠6、不進城,帶動新集體經濟,以點帶面,打造以次邱為中心的汶西產業合作區,助力汶上鄉村振興。次邱鎮規劃范圍內無生態保護紅線。落實上位規劃下達的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成果。規劃到2035年,永久基本農田為5529.70公頃,確保數量有增加,質量有提升,空間有優化。落實上位規劃下達的城鎮開發邊界劃定方案,規劃到2035年,共劃定城鎮開發邊界197.13公頃。3.1 落實三條控制線森林資源:推進林權保護管理法規體系建設,加強林權登記、抵押管理。推進森林防火能力達標建設,建立森林防火指揮中心,完善森林火險預測預報系統。水資源:統籌農業用水、工業用水、城鄉生活用水,嚴控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提升全社會節水意識,大力7、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礦產資源:嚴格按照省市能源安全與礦業發展相關規劃進行勘查開采和保護,加強技術創新,規范礦產資源節約利用,全面提高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3.2 合理配置資源歷史文化資源:文物保護的修繕應堅持“不改變文物現狀,整舊如舊”的原則。在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內不準進行與文物保護無關的建設工程。構建“一核提升 三軸支撐 五點協同 環城統籌”的總體格局u 一核:城鎮功能核。u 三軸:城鎮功能融合軸、城鎮產業發展軸、鎮村文化體驗軸。u 五點:伊海、白馬河未來社區生活點、鹿角灣鄉村集貿服務點、朱莊儒家文化體驗點、河里三產聯動示范點。3.3 總體格局三產聯動融合實施“農業+”策略,振興新8、集體經濟,大力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聚力紡織服裝和綠色食品,二產提質發展;深入挖掘旅游資源,積極融入汶上乃至濟寧全域旅游發展。3.4 產業空間布局裝備制造高端化工紡織服裝新興產業5G節能環保新能源醫養健康兩大支柱產業紡織服裝輕工產業裝備制造節能環保兩大輔助產業現代物流醫養健康四大支撐產業文化旅游高效農業核心引擎重要支撐服裝鞋帽家紡食品家居建材農機配件節能裝備3.4 產業空間布局規劃形成以工帶農,以農促工,農旅結合,創新賦能,商貿驅動,休閑提質的產業發展新格局,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空間布局。產業發展區:現代農業產業園、蘆花雞產業基地、文化旅游休閑帶、特色工業園區、現代農業產業園、現代農業種植體驗園9、三產融合示范園現代農業產業園現代農業產業園現代農業種植體驗園特色工業園區三產融合示范園專家院士工作站蘆花雞產業基地文化旅游休閑帶構建“阡陌田園網綠底,兩龍南北帶青林”的生態保護格局以田園綠網、林草藍帶,構建生態安全格局 利用萬頃良田以及田間網狀路網形成的綠網為基礎底色,通過小汶河、泉河等四條南北向河道以及其河道兩邊林草地形成藍綠交織的生態帶,最終形成次邱獨有的生態安全格局。3.5 生態保護格局構建“一心三板塊五圖景”的空間開發利用布局3.6 城鎮發展空間一心:鎮區綜合服務中心。三板塊:北部特色種植板塊、鎮區產業集群集聚板塊、南部特色種養殖板塊。五圖景:城鄉融合生活圖景、運河文化旅游圖景、鄉村10、商貿休閑圖景、儒家文化體驗圖景、特色農業發展示范圖景。p 對外交通鐵路:柳長兗日鐵路高速公路:濟徐高速、平鄄高速國省道:汶金公路(S244)、G105縣道:次義公路、南郭公路、泉河大道西延p 鎮域內道路:優化鎮域主要路網體系,完善內部網絡。提升鎮域內部道路等級,連接國省道、縣道等主要區域性交通干路,同時加強與鎮區主要道路的聯系。4.1 綜合交通體系交通體系形成“鄉鎮級農村社區村級”三個層次構建公共服務設施體系。4.2 公共服務體系鄉鎮級:服務人口3-5萬人,鎮域范圍;社區級:服務人口3000-8000人,服務半徑1500-2000米;行政村級:服務人口300-1000人,村域范圍行政服務、教育11、幼托、社會福利、文化活動、體育健身、醫療衛生、商業服務七個板塊。結合次邱鎮實際資源及空間布局情況,設置必配設施和選配設施,差異化引導,彈性配置實現公共服務設施資源利用最大化。均等覆蓋復合共享彈性配置打造6個社區生活圈。每個生活圈按照服務人口,配建醫療衛生、養老、文化、體育健身、公共空間、便民商業等服務設施。4.3 基礎設施服務體系建立韌性可靠的市政基礎設施給排水工程:規劃實現全鎮通自來水,在鎮駐地北側北黃莊村西北部新建一處水廠,次邱水廠;規劃在駐地南部新建1處污水處理廠,在農村社區及規模較大的村建設村級污水處理站。電力工程:鎮域村莊供電電源采用10千伏中壓配電線路,加快農村配電設施的建設和改造12、,規劃保留現狀220千伏和110千伏電力架空線,并預留220千伏和110千伏高壓走廊。燃氣工程:規劃天然氣氣源為曲阜東辛莊中石化分輸站和汶上縣南站中石油分輸站,規劃保留鎮駐地現狀燃氣調壓站,通過調壓柜或樓棟調壓箱調成低壓供給用戶。環衛工程:規劃保留現狀1處垃圾轉運站,農村社區及農村居民點設置垃圾收集點,收集垃圾定期通過垃圾車來進行收集,收集后送至垃圾轉運站。防洪工程:嚴格管控洪澇風險控制線。將小汶河、泉河、南泉河、湖東排水河的河湖管理線劃入洪澇風險控制線。抗震工程: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汶上縣域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城市重要建筑和生命線工程提高1度抗震設防等級。消防工程:規劃建設1處消防站為13、整個鎮服務。規劃城鎮消防給水主要由城鎮給水管網供給,紅沙河作為天然補充水源。人防工程:鎮駐地人防面積按照人均1平方米設置。鎮區設指揮所1處,同行政辦公管理機構同設。設置醫療救護站1處,位于次邱鎮衛生院。4.4 安全保障體系綜合防災體系5.1 明確規劃傳導體系5.2 制定近期行動計劃落實縣級規劃傳導村莊規劃指引詳細規劃鎮域部分近期建設方向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完善各中心社區的配套設施。啟動城鎮開發邊界周邊村莊和規模較小村莊(主要是自然村)的遷村并點工作。城鎮開發邊界內近期建設方向落實住宅用地建設,開展村民安置工作,進行住宅小區建設,滿足居民的不斷增長的對高品質、優環境生活環境的需求,樹立良好城鎮形象。5.3 實施保障措施 建立健全從全域到分區、地塊,從總體規劃到詳細規劃、村莊規劃傳導機制,強化審查審批管理,確保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核心內容有效傳遞。健全規劃傳導機制 完善主體功能區戰略傳導落地有效機制,強化國土空間分區分類用途管制,探索在詳細規劃中傳導落實主體功能戰略的具體路徑。嚴格國土空間用途管制 強化規劃嚴肅性,國土空間規劃一經批復,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隨意修改、違規變更。堅持先規劃、后實施,不得違反國土空間規劃進行各類開發建設活動。強化規劃權威性和嚴肅性 完善公眾參與制度,建立貫穿規劃編制、實施、監督及鄉村治理全過程的公眾參與機制。健全監督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