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長市南溝岔鎮國土空間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眾征求意見稿)(2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48455
2025-05-14
28頁
35.97MB
1、公眾征求意見稿前言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及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時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加快推進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建設,充分發揮總體規劃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中承上啟下的作用,立足南溝岔鎮發展現狀特征,有機融合上位規劃等各類空間規劃,統籌安排全鎮各項建設活動,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和生態安全底線,優化國土空間發展格局,推動南溝岔鎮實現更高質量發展,特編制子長市南溝岔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PREFACECONTENTS 01規劃概況PLANNING O2、VERVIEW指導思想規劃原則規劃范圍與期限02定位與目標POSITIONING&TARGETING戰略定位規劃目標03鎮域發展格局TOWNSHIP DEVELOPMENT PATTERN重要控制線規劃分區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04規劃重點PLANNING PRIORITIES鎮村體系資源配置整治修復支撐保護體系鎮區規劃 06規劃實施保障IMPLEMENTATION GUARANTEES實施傳導保障措施規劃概況GENERAL RULES OF PLANNING指導思想規劃原則規劃范圍與期限規劃立足于城關鎮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兼顧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以國土空間有效保護、有序開發和高3、效利用為主線,對全域國土空間保護開發格局、資源要素配置、整治修復、支撐體系、鎮區規劃等作出總體部署和統籌安排。規劃是對南溝岔鎮全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作出的具體安排,是指導城鄉各類開發建設活動、開展國土空間資源保護利用與修復、制定空間發展政策和實施國土空間規劃管理的空間藍圖,是編制城鎮開發邊界內詳細規劃和實用性村莊規劃的依據,也是開展全域國土空間保護開發活動、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進行各項建設等的法定依據。0指導思想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為基礎,科學有序統籌布局農業、生態、城鎮等功能空間,強化底線約束,優先保障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國土安全。將永久基本農田、4、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0規劃原則承接傳導,細化落實堅持節約集約,高效發展堅持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建設用地節約集約水平,促進發展方式由外延擴張向內涵提質轉變。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和節約用地制度,加強農用地向建設用地轉化的用途管制措施。加快處置批而未供用地和閑置土地,提高各類行業用地的節約集約標準,推進土地復合利用。實現產城融合發展,構建集約高效發展格局。實施低影響開發模式,引導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打造生態文明城鎮、低碳城鎮。以資源約束為前提,控制城鎮開發強度,將環境容量和城鎮綜合承載能力作為確定城鎮定位和規模5、的基本依據,框定總量、盤活存量、做優增量,推動城鎮發展由外延式擴張向內涵提升式轉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目標,完善生活配套,提升人居環境,滿足高品質生活需求。堅持新型城鎮化,不斷優化城鎮空間結構,推動城鄉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構建均等化、廣覆蓋、可持續的公共服務新體系,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通過多元城鎮化發展路徑,擴大就業崗位,實現共同富裕。堅持以人為本,品質發展0南溝岔鎮行政區域范圍,轄15個行政村,分別為:如則臺村、陳家山村、張家灣村、宋家坪村、馮家渠村、李家山村、雙牛灣村、路坪村、薛家渠村、鄭家灣村、劉家溝村、磚窯峁村、東溝河村、南河溝村、南家墕村。全域6、國土空間面積1.51平方千米。規劃范圍本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規劃期限為2021年-2035年規劃期限規劃范圍與期限近期2021年-2025年遠期2026年-2035年愿景展望2050年定位與目標CLARIFY THE CITYIS VISION AND DEVELOPMENT GOALS戰略定位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目標立足南溝岔鎮在子長市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中的戰略地位,結合鎮域本底自然資源稟賦、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產業基礎和發展趨勢等自身優勢,以山地蘋果、蠶桑業、棚栽業、新型種養殖業等特色農業為主導產業,以“生態+農業+文旅”功能為引領,通過提升配套服務品質,完善產業結構體系,推動全域宜居7、宜業、宜游三位一體發展。將南溝岔鎮定位確定為:子長市鄉村振興新標桿、桑果現代農業示范鎮、民俗特色的高原休閑鎮和藍綠交融的生態鄉鎮。0戰略定位農業強鎮 民俗宜居引導鎮村融合發展的和諧鄉鎮目標Analysis1集聚蠶桑、新型種養殖業、農創的實力鄉鎮目標Analysis2彰顯澗峪岔河生態廊道的綠色鄉鎮目標Analysis4激活高原民俗特色產業發展的休閑鄉鎮目標Analysis3到2035年國土空間綠色安全生態空間山清水秀農業空間優質高產城鎮空間宜居宜業支撐體系通達堅韌到2035年,南溝岔鎮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全面提升,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國土空間格8、局全面形成。特色農業、文化旅游和休閑體驗為特色的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南溝岔鎮綜合服務能力和發展帶動能力顯著提升,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顯著提高,資源要素配置更加合理。公共服務均等化和基礎設施實現基本均衡通達,城鄉居民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分項目標0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目標到2025年到2025年,南溝岔鎮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不斷優化,三線管控初見成效;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完善特色農產品產業鏈;生態環境治理初具成效,鎮村集聚效應明顯,公共服務能力增強。鎮域發展格局OPTIMIZE THE SPATIAL PATTERN OF THETERRITORY9、重要控制線規劃分區0重要控制線落實生態保護紅線面積158.60公頃。落實永久基本農田面積1173.74公頃嚴格保護永久基本農田優先落實生態保護紅線合理落實城鎮開發邊界落實城鎮開發邊界21.54公頃。0規劃分區一級分區二級分區面積(公頃)比重(%)生態保護區-158.631.05 生態控制區-266.531.76 農田保護區-1244.348.24 城鎮發展區城鎮集中建設區21.540.14 城鎮彈性發展區2.860.02 特別用途區5.860.04 鄉村發展區村莊建設區638.814.23 一般農業區6897.1145.71 林業發展區5684.2337.67 牧業發展區0.000.00 礦產10、能源發展區-164.621.09 規劃重點 鎮村體系 資源配置 整治修復 支撐保障體系 鎮區規劃SUPPORT SYSTEM一核:即南溝岔鎮鎮區,是南溝岔鎮域發展中心和綜合服務中心。兩軸:鎮域綜合發展軸線,以S205省道和X202為載體,帶動鎮村發展。四心:以薛家渠村、陳家山村、宋家坪村、南河溝村為核心,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多點:即以李家山村等一般村組成的多節點空間,是鄉村地區的生活生產中心。0鎮村體系城郊融合類規劃到2035年,鎮域常住人口規模1.3萬人左右,鎮區常住人口規模為1400人。隨著城鎮化水平的提高,鄉鎮人口逐漸向鎮區集中,未來農村人口將逐漸減少。人口規模鎮村體系結構鎮村職能分工表011、鎮村體系城郊融合類加快城鄉產業融合發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在形態上保留鄉村風貌,在治理上體現城市水平。逐步強化服務城鎮發展、承接城鎮功能、滿足消費需求能力。其他類暫時無法確定分類的其他類村莊在確定分類后按相應類型要求管控,在完成村莊規劃編制前可依據城關鎮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管控規則作為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依據,。集聚提升類科學規劃村莊發展方向,在原有基礎上有序推進改造提升,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結合村莊資源稟賦,鼓勵發揮自身比較優勢,培育優勢主導產業支撐,促進人口、產業、服務向村莊集中。村莊類型職能分工南溝岔鎮鎮區綜合服務型,政府所在地,為全鎮乃至全縣的政治、經濟、商貿、文化12、中心城郊融合類 鄭家灣村綜合服務型薛家渠村農旅融合型集聚提升類村莊張家灣村特色產業型 其他村莊 宋家坪村農旅融合型路坪村農業發展型劉家溝村特色產業型南河溝村特色產業型陳家山村農業發展型李家山村特色產業型南家焉村特色產業型如則臺村農業發展型雙牛灣村農業發展型馮家渠村農業發展型磚窯峁村特色產業型東溝河村特色產業型按照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要求,嚴格控制非農建設占用耕地,落實耕地保有量,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到2035年,南溝岔鎮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159.37公頃,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目標為1173.74公頃,強化用水總量管控。實施用水總量與強度雙控制,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努力構建適水發展13、格局。實施澗峪岔河綜合治理工程,嚴格落實河湖岸線管理,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優化水資源配置。嚴格保護全鎮林地資源,控制新增建設用地占用林地,落實上級下達的森林覆蓋率。將生態公益林劃為林地資源保護區,嚴格保護國家重點公益林地,合理區劃界定公益林地,全面落實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制度和管護責任制。戰略性礦產資源保障進一步提升,礦產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布局全面優化,礦產資源開發方式、強度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適應。加強礦產資源開發管理,合理確定開發強度,嚴格規劃準入管理。耕地資源保護水資源保護與利用林草資源保護與利用礦產資源保護與利用0資源配置0資源配置城郊融合類國土綜合整治生態修復規劃期間,實施田、水、路、14、林、村全要素綜合整治,統籌推進農用地整理、宜耕后備資源開發,整理復墾農村閑置低效建設用地,治理和修復鄉村生態環境,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提高耕地質量。規劃期間,大力實施國土綠化和人工造林工程,完成低效林改造實施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構建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全面提升森林、河流等自然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生態服務功能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國土空間綜合整治生態修復水生態修復開展澗峪岔河水土保持與河道綜合治理,修復與保護工程林地生態修復實施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開展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飛播造林、退化林修復礦山生態修復整治堅持綠色化、精細化、循環化導向。全面落實綠色礦業政策,強化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管理,提升15、資源利用效率。010203農用地整治農用地整治潛力農村建設用地整治潛,可補充耕地宜耕后備土地資源開發根據農業生產適宜性,確定宜耕后備資源開發重點區域010203一橫:鎮域的中樞交通,S205省道,上承主干路,分解交通壓力、下接支路,聯系各村莊。兩縱:承接對外交通為主,子長至烏審旗(陜蒙界)高速公路;X202縣道,提升對外道路等級。多聯線:為加強鎮域內部以及對外交通聯系,規劃多條鄉道聯線。n 規劃形成“一橫兩縱多聯線”的路網結構0支撐保障體系綜合交通規劃鎮域及鎮區自來水普及率達100%。規劃期內供水主要采用地表水。實行分區供水。鎮區新建1處給水廠,城鎮及其周邊農村地區由鎮區水廠統一供水,城鎮管網16、敷設不到的村莊采取分散的人飲水工程供水。給水工程規劃排水工程規劃規劃保留鎮區污水處理廠,新建村莊級污水處理站。鎮村污水處理率達到100%,排水體制鎮區采用雨污分流制;農村居民點宜以雨污分流制為主。電力電信工程規劃規劃建成完善的電網結構,統籌各類電源建設,增強供電能力。規劃新建110kV南溝岔變電站。實現鎮域網絡5G全部覆蓋,光纖網絡全覆蓋。供熱工程規劃南溝岔村鎮可聯合共建區域小型鍋爐房進行集中供熱,對于未納入集中供熱范圍內的村莊,可根據自身條件考慮采用天然氣、電力、太陽能、生物質等清潔或可再生能源進行分散供熱。環衛工程規劃0支撐保障體系基礎設施規劃完善垃圾分類收集轉運及處理系統,優化設施布局,17、統籌城鄉資源,抓好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工程。到規劃期末,形成綠色協同的環衛體系。南溝岔鎮鎮區段采用20年一遇防洪標準;農村防洪段可按10年一遇設防。防洪排澇規劃鎮區設置消防站1處;村莊以及鎮區邊緣地帶建立消防控制室,配套消防設備。消防工程規劃地震基本烈度為6度設防;重要建筑按7度設防。地震防治構建“中心避難場所一固定避難場所一緊急避難場所”三級避難場所體系。地質災害防治0支撐保障體系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教育設施引導基礎教育資源合理布局,保障基礎教育發展空間。保留現狀南溝岔鎮初中、小學、幼兒園。規劃至2035年,在南溝岔鎮區建設一個鎮綜合文化中心,在各基層村保留綜合文化服務站,并根據需要完善文化功能18、。規劃在鎮區、各村委會新增多功能活動場地。鎮區新建1處室外綜合健身場地,保留1處現狀活動廣場。各村結合村活動廣場設置健身活動場地具有籃球、羽毛球、乒乓球、單雙杠等活動功能。基層村公共體育健身器材覆蓋率達到100%。文化設施體育設施醫療設施規劃保留鎮級醫療設施,南溝岔鎮衛生院。規劃保留各行政村共15處衛生室,在原有衛生室的基礎上建設,改善設施,并在鎮區結合衛生服務中心設置計劃生育指導站、預防及保健站等。0支撐保障體系社會福利設施在鎮區新建中心養老院,完善社區級養老院,基層村保留互助幸福院,實現鎮區養老服務設施、行政村農村互助幸福院覆蓋率100%。保留城關鎮現狀縣留守兒童關愛之家,新建縣未成年人保19、護中心,完善未成年人保護鎮工作站,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之家”。公共服務設施打造“一心、一軸、四區、多點”的功能結構分區0一心:鎮區綜合服務中心一軸:城市綜合服務發展軸四區:生態宜居區、公共服務區、產業發展區、綜合服務區多點:即四大片區的服務中心鎮區規劃0鎮區規劃控制線管控p城市綠線:鎮區范圍內的公園綠地和防護綠地。在工業區與居住區之間按照相關規定設置綠化防護帶,河流兩側設綠化帶。綠線內的用地,不得改作他用,不得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標準以及批準的規劃進行開發建設。p城市黃線:對城市發展全局有影響的、必須控制的城市基礎設施用地的控制界線。不得違反規劃要求,進行建筑物、構筑物及其他設施的建設。規劃實施20、保障IMPLEMENTATION GUARANTEES規劃傳導保障措施詳細規劃引導 資源環境約束、公共空間引導、基礎設施預控(一)控制線傳導 總體格局、空間分區、設施布局等戰略意圖和發展思路應予有效落實(二)空間傳導 總體及人均標準、上下限等應作出明確要求,且具有一定的預期性和調配性,便于與相關專項規劃、下位規劃充分銜接。(三)指標傳導 對名錄對象的名稱、面積、分布、責任主體等予以細化,方便指導下位規劃編制(四)名錄傳導 提出“指標留白”“兼容留白”“時序留白”等多項彈性管控措施(五)彈性傳導0規劃傳導明確規劃落實和傳導(一)控制線傳導(二)空間傳導(三)指標傳導(四)名錄傳導(五)彈性傳導市21、級國土空間分區規劃 嚴格規劃監督考核充分發揮上級監督作用,建立常態化監督機制。完善國土空間規劃實施考核機制,實行差異化績效考核評價。健全規劃實施問責機制,對違反規劃要求和落實規劃不力,造成嚴重損失和重大影響的個人和單位,依法追究責任。建立定期評估機制定期開展監測評估,將國土空間規劃體檢評估結果作為編制、審批、修改規劃和審計、執法、督察的重要參考。構建動態監測評估預警機制建設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測網絡,建立健全動態監測評估預警機制。完善公眾參與制度規范公眾參與權的主體、范圍、程序、方式、渠道等實體性內容,用法律保障參與人的權利與義務,同時應確保公眾參與對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全周期的有效約束力。健全完善公眾監督機制全面實施規劃評估調整機制嚴格落實規劃監督管理辦法實施保障措施0保障措施注:注: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涉及版權問題,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與子長請與子長市南溝岔鎮聯系市南溝岔鎮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