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懷市三合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17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56810
2024-11-12
17頁
4.67MB
1、仁懷市三合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三合鎮三合鎮人民政府人民政府20242024年年1010月月仁懷市三合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一、規劃總則一、規劃總則1 1、規劃原則、規劃原則(一)底線約束,綠色發展。(二)以人為本、品質提升。(三)城鄉協調,布局優化。(四)突出特色,因地制宜。(五)公眾參與,社會協同。2 2、規劃范圍、規劃范圍本次規劃范圍為三合鎮行政管轄區內所有國土空間,包括順興村、亭子壩村、三合街道社區、安居村、八一村、星山村、新農村、紅旗村、兩岔村,總面積7554.58公頃。3 3、規劃期限、規劃期限本次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其中:2、近期2021-2025年;遠期2026-203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底線約束綠色發展以人為本品質提升城鄉協調布局優化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公眾參與社會協同仁懷市三合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二、目標定位二、目標定位1 1、發展定位、發展定位懷北河谷農文旅產融合發展示范鎮。2 2、總體目標、總體目標以生態農業、文旅休閑、名酒園區配套產業為主的懷北名鎮。3 3、規劃策略、規劃策略以高粱農業為核心,以生態旅游為特色,以白酒加工為支撐。核心:高粱農業推動形成特色優勢明顯的全鏈條、高質量、高效益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特色:生態旅游積極融入全域旅游,以古堡文化、傳統村落,發展自身的旅游文化特色3、支撐:白酒加工推進白酒產業與農業旅游的深度融合,開發相關產品的聯動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工業、服務業三產融合仁懷市三合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三、優化國土空間格局三、優化國土空間格局1 1、優化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優化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尊重自然本底、嚴守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底線,規劃構建全域“一心賦能、兩帶交錯發展、“一心賦能、兩帶交錯發展、三基底互相協調”三基底互相協調”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促進東西均衡發展、產城融合發展,實現鄉鎮戰略定位與空間格局的有機統一。一心:以三合鎮鎮區為中心的承載整個三合鎮商貿集鎮功能的綜合發展平臺。兩帶:美酒工業發展軸,重點承接“大壩名酒工業園”白酒4、生產,以白酒生產為契機帶動沿線鎮域經濟發展;鄉村旅游發展軸,帶動沿線各個村莊的協同發展,以鄉村旅游為中心,加大鄉村振興的力度。三基底:田園度假農業基底,打造精品高粱種植示范區;旅游度假生態基底,打造鄉村生態旅游區;美酒發展工業基底,打造名酒工業園區產業延伸發展區。仁懷市三合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 2、農業空間、農業空間規劃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做好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改變用途,非農業建設不得“未批先建”,確保永久基本農田面積不減、質量提升、布局穩定。保障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糧食和棉、油、糖、蔬菜等農產品及飼草飼料生產。規劃依托良好的高粱種5、植、畜牧養殖特色產業以及豐富的水自然資源,以果、梁為主導產業,構建“兩軸三帶三區多節點”“兩軸三帶三區多節點”的農業空間功能布局結構。兩軸:南部、北部兩條特色農旅產業發展軸。三帶:指桐梓河休閑農業帶,赤水河休閑農業帶,五岔河休閑農業帶。三區:北部特色種養產業區,特色農業、畜牧業、生態旅游為主導產業;西部現代休閑農業區,現代農業種植為主導產業;東部現代觀光農業區,特色農業、生態旅游為主導產業。多點:打造多個農業示范園,壩上蔬菜基地、高粱種植基地、特色養殖基地及多個村莊產業集聚區。仁懷市三合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 3、生態空間、生態空間規劃深入踐行“兩山”理論,充分彰顯三合山6、水美麗本底,加強生態走廊和綠色屏障建設,切實保護河湖水系格局,依托主要河流為紐帶,構建“一心兩帶,三區三廊”“一心兩帶,三區三廊”山水銜接、藍綠共融的生態安全網絡格局。一心:落水孔水庫生態保護核心。兩帶:生態林帶組成的生態防護林帶。三廊:赤水河、桐梓河、五岔河流域重要的生態廊道。三區:由西部、北部、東部三大田園生態基底構成。4 4、建設空間、建設空間規劃落實上位規劃劃定的城鎮開發邊界規模與管控要求,規劃期內原則上不得調整,因國家重大戰略實施等原因確需調整的報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原審批機關審批。規劃深化細化村莊分類,三合鎮共8個行政村,1社區,其中,城郊融合類1個、特色保護類2個、集聚提升類6個。仁7、懷市三合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四、產業空間布局四、產業空間布局1 1、產業發展策略、產業發展策略圍繞“生態、文化”規劃旅游服務、康養度假、健康運動、農產加工四大類產業。一產,主導高粱種植、特色種養;二產,主導特色農產品深加工,白酒及其配套產業;三產,主導桐梓河谷生態農業旅游、商業及文化旅游。2 2、產業空間布局、產業空間布局規劃形成“一心三區多點”“一心三區多點”的農旅融合產業布局。一心:鎮區綜合服務中心。三區:高效農業示范區、原鄉旅游發展區、產業融合發展區、白酒加工片區城鎮發展片區。白酒工業園延伸發展區,名酒工業園區產業延伸發展區,三合鎮相橘種植示范區;原鄉旅游發展區,安8、居的青龍古堡、八一水庫、下馬田水庫、紅旗村白泥洞,打造鄉村生態旅游區;高效農業示范區,依托上壩組至青菜溝組的高粱種植示范點,強勢推進有機高粱產業,確保茅臺酒有機原料的分配供給。多點:多個自然景觀節點、旅游節點。仁懷市三合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五、支撐體系五、支撐體系1 1、交通體系、交通體系落實公路、鐵路、機場等重要交通規劃,加強鎮域道路系統與各類對外交通設施的連接,形成“222”對外交通骨架網絡。2鐵路,遵義大村鐵路和遵瀘鐵路;2省道,省道S208和省道304;2鄉道,鄉道Y013和鄉道Y057。完善內部網絡,加強鎮村、產業節點之間道路連通,形成“多環線”的內部網絡構架。9、提出農村道路建設目標,提升農村道路建設水平,促進城鄉融合發展。農村公路網以縣、鄉道為基礎,承擔市域內村莊與各鎮駐地、干線公路之間的交通聯系。縣道采用三級及以上技術標準,鄉道采用四級及以上公路技術標準。2 2、公共服務體系、公共服務體系構建城鄉一體化公共服務設施體系,推進優質公共服務設施均等化,對標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促進鎮區公共服務資源向基層延伸、向農村覆蓋,加快補齊基本公共服務軟硬件短板弱項,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仁懷市三合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 3、市政基礎設施體系、市政基礎設施體系規劃完善鎮村各類市政設施短板,合理預留重要市政廊道。給水:落實水庫引水工程,完善鎮10、域供水管網。排水:積極推進城鎮污水處理系統建設,逐步建成獨立污水處理系統。電力:三合35kV變電站供電,并加強與周邊地區電網的聯系。通信:考慮土地利用規劃和各種通信業務的發展需求,合理布置通信局所和服務網點。環衛:鎮區設置小型垃圾轉運站,各村設置垃圾收集點。燃氣:完善天然氣管網,山區農村地區可靈活選用LNG瓶組氣化站供應管道氣。4 4、城鄉安全體系、城鄉安全體系完善消防設施,提倡使用防火建筑材料,改善農村用火、用電、用氣條件。建立健全防汛指揮機構,建立完善防汛責任制,建立防汛隊伍。對地質災害隱患點做好地質災害應急調查、處置與宣傳培訓工作,并采取監測預警、工程治理及搬遷避讓等措施。仁懷市三合鎮國11、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六、生態修復與國土綜合整治六、生態修復與國土綜合整治1 1、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修復、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修復實施石漠化保護修復工程,加強石漠化區域的自我修復和生態建設,因地制宜提出生態修復措施推進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增強水土保持能力。邊坡治理、土壤基層改良、植被修復。引導水體生態保護修復,對赤水河重要支流桐梓河建設生態廊道,進行植被恢復、污染治理、生態修復,保護物種多樣性和野生動植物遷徙通道,并在水庫周邊開展清潔小流域建設。地質災害防治,統籌推進地質災害治理,合理進行地災避險搬遷安置;落實地災點監測責任人,推進地災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加強農村住房選址評估,落實農房抗12、震設防建設措施。2 2、國土空間全域綜合整治、國土空間全域綜合整治農用地整理,在三調地類和坡度數據的基礎上,劃定“旱改水”范圍,結合區域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和污染治理,優化耕地環境。加強農田防護工程建設,提高農田防災抗災能力,改善農田生態環境,建設高標準農田。農村建設用地整理,有序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等農村建設用地整理工作,通過村莊建設用地調整優化,形成功能結構協調有序、空間布局合理的農村居民點體系,全面改善農村整體面貌,建設生態宜居的鄉村生活空間。仁懷市三合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七、政府駐地空間布局優化七、政府駐地空間布局優化1 1、空間結構、空間結構規劃形成“一心“一心13、三三軸、四片軸、四片、多節點”、多節點”,“產“產-城城-綠”有機融合綠”有機融合的空間結構。一心:鎮區公共服務核心。三軸:主要發展軸線、次要發展軸線、生態軸線。四片區:落水孔片區、新城片區、老城片區、新興產業片區。多點:多個景觀生態節點。2 2、道路交通規劃、道路交通規劃規劃對外交通依托依靠原S208及新建S304,內部交通采用“小街區、密路網”形式。3 3、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公共服務設施規劃規劃保留現狀主要公共服務設施,并結合重點項目安排,擴建鎮區內現狀教育設施、新增應急物資儲備管理設施。4 4、景觀風貌格局、景觀風貌格局規劃構建“三區多三區多點”點”的景觀風貌格局。打造山丘自然風貌區、14、現代生活風貌區、文旅服務風貌區以及多個人工、自然景觀節點。仁懷市三合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八、保障機制八、保障機制1 1、規劃傳導、規劃傳導三合鎮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建立后,詳細規劃應嚴格落實本規劃中的強制性內容,充分銜接和細化指導性要求。2 2、近期行動、近期行動規劃到2025年,三合鎮道路交通、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公共服務設施進一步完善,人居環境進一步優化,生態建設取得成效。3 3、保障機制及政策措施、保障機制及政策措施(1)制定空間規劃法規保障,落實空間規劃管理和實施的法律責任。(2)整合空間規劃管理事權,開展信息化建設,納入縣級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和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15、”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建立統一的空間規劃管理機構。(3)加強規劃信息化建設保障,強化規劃數據應用與價值挖掘,提升系統智能化水平。(4)健全空間規劃利益補償機制、差異化考核機制與市場機制。(5)落實公眾參與、開門編規劃機制,增強規劃修編的公開性與透明度,建立規劃實施動態反饋與調控機制,促進規劃目標的實現。仁懷市三合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附圖附圖1.區位圖2.鄉鎮全域控制線規劃圖3.鎮域國土空間規劃分區圖4.鄉鎮全域公共服務設施布局規劃圖5.鄉鎮全域綜合交通體系規劃圖6.鄉鎮全域綜合防災布局規劃圖7.鄉鎮全域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規劃圖8.鄉鎮政府駐地國土空間利用規劃圖仁懷市三合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仁懷市三合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仁懷市三合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仁懷市三合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