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池縣懷安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稿)(15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48400
2025-05-06
15頁
3.01MB
1、華池縣懷安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開征求意見版懷安鄉人民政府2025年04月p 規劃目的黨中央、國務院作出重大部署,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華池縣懷安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以下簡稱規劃)是對華池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細化落實,是懷安鄉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的綱領,是懷安鄉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規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2、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主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做好國土空間規劃頂層設計,推進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規劃有效協調和解決國土空間保護和開發利用的矛盾和問題,嚴守國土空間安全底線,統籌發展與安全,整體謀劃開發保護新格局。著力優化農業、生態和城鄉格局,構筑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國土空間藍圖,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實踐嶄新篇章做好空間保障。p 規劃范圍鄉域規劃范圍:懷安鄉行政轄區范圍,下轄8個行政村(共44個村民小組),分別為懷安村、楊坪村、宋咀子村、糖坊咀村、豐陽渠村、楊西掌村、小城子村、坪莊村,全域總面積235.21平方公里。集鎮規劃范圍:以其所在村的村莊建設邊界為3、集鎮區規劃范圍,規劃面積24.24公頃。p 規劃期限與市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保持一致,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規劃期限為2021至2035年。近期:2021-2025年。遠期:2026-203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1規劃范圍與期限規劃范圍與期限01012目標定位目標定位p 總體目標至2035年,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國土空間格局基本形成。基本實現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內通外達的綜合交通體系、均衡便利的公共服務體系、完備實用的基礎設施體系、完善的綜合防災減災體系全面形成。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和諧安全、開放高效、魅力品質的國土空間格局,建成現代4、農業示范鄉,區域商貿物流基地,鄉村休閑農旅融合承載地。p 發展定位根據懷安鄉的獨特山、水、古城格局和有悠久的歷史沉淀,懷安鄉的形象定位為:“千年古韻懷安府、今朝新風和美城”。p 城鎮性質區域商貿物流基地、鄉村休閑農旅融合承載地,以設施農業(蔬菜)為主導的現代農業示范鄉。0202立足懷安鄉自然資源稟賦,以生態保護為基礎,以產業體系為動力,以交通系統為脈絡,共同構建“一心、兩軸、三片區”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一心:依托懷安鄉政府駐地綜合服務功能形成鄉域綜合服務中心。兩軸:結合現狀建設基礎,依托國道G341、悅喬公路形成鄉域綜合發展主軸、鄉域綜合發展次軸,三片區:北部生態功能區、南部田園發展區、西部城5、鎮發展區。3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03034嚴格底線約束管控嚴格底線約束管控懷安鄉落實上位規劃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4159.66公頃。共計村莊建設范圍總面積為163.58公頃懷安鄉落實上位規劃耕地保護目標4927.30 公頃04045全域空間分區管控全域空間分區管控全鄉分為生態保護區、生態控制區、農田保護區、城鎮發展區、鄉村發展區和礦產能源發展區六個一級分區五個二級分區。0505一級規劃分區二級規劃分區面積(公頃)占比(%)生態保護區生態控制區16195.80 68.86%農田保護區5001.85 21.27%城鎮發展區鄉村發展區村莊建設區212.73 0.90%一般農業區1998.6、21 8.50%林業發展區牧業發展區畜牧業發展區礦產能源發展區111.96 0.48%總計23520.54 100.00%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有序引導水資源保護利用完善供水網絡格局推動深度節水控水一一 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落實耕地三位一體保護:保數量、增質量、重生態嚴格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實施耕地進出平衡嚴格保護永久基本農田: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管護機制落實永久基本農田儲備區制度提升耕地質量和產能:強化耕地生態功能:土地資源保護和利用土地資源保護和利用合理保護林草資源統籌林草資源空間分布加強林草資源保護管理林草資源保護利用林草資源保護利用能源保障利用目標荒漠資源綜合利用7、優化能源利用結構統籌能源發展布局建立能源高效利用機制能源資源保障與利用能源資源保障與利用060667村莊建設體系村莊建設體系結合華池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構建鄉政府駐地中心村基層村的三級鄉村體系。級鄉政府駐地(1 個):鄉政府駐地(懷安村),總人口規模 10001800人,作為全鄉的政治、經濟、文化、商貿、綜合服務中心。級中心村:規劃對其采取鼓勵加引導的發展方針,既要控制其無限制膨脹,也要給予適當的發展規模,滿足自身功能的完善。糖坊咀村及豐陽渠村人口規模控制在 8001200 人。級基層村:楊坪村、楊西掌村、小城子村、坪莊村、宋咀子村以農業發展為主,引導基層村就地整治改8、造或就近整合,完善必要的公共服務設施。楊坪村、楊西掌村、小城子村、坪莊村、宋咀子村人口規模控制在600800 人。07078產業發展引導產業發展引導 依托懷安鄉產業發展基礎和區位條件,圍繞懷安“現代特色農業為基礎、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為延伸,商貿服務為支撐”的發展思路,規劃形成“一核、三軸、四片、多點”的產業發展布局。“一核”:鄉域產業發展核心圍繞懷安鄉政府駐地打造綜合型產業極核,重點發展設施農業、特色加工、旅游服務、電子商務、倉儲保鮮冷鏈等。“三軸”:綜合產業發展主軸、特色種養產業發展軸、風電清潔能源產業發展軸綜合產業發展主軸。重點沿悅喬公路沿線川道,發展設施農業、觀光旅游等。特色種養產業發展軸9、。重點沿國道 341 沿線,大力發展特色種養產業,培育種養示范點。風電清潔能源產業發展軸。依托優勢風電資源,發展光伏產業和風電產業。“四區”:綜合產業發展區、設施農業發展區、特色農業發展區、生態農業發展區四大產業片區綜合產業發展區:包括懷安鄉政府駐地,主要以設施農業、特色加工、旅游服務、電子商務、倉儲保鮮冷鏈等,綜合發展各類服務型產業。設施農業發展區:包括豐陽渠村、楊坪村等南部行政村。整治土地、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設施農業。重點種植辣椒、馬鈴薯等蔬菜,中草藥、特色林果。特色農業發展區:包括糖坊咀村、楊西掌村等中部行政村。培育農特產品,形成品牌優勢,大力發展特色農業。重點培育蔬菜、中草10、藥種植,牛羊養殖和小雜糧種植示范區和品牌商品。生態農業發展區:包括宋咀子村、坪莊村、小城子村等北部行政村。種植業以玉米、谷子、蕎麥為主;養殖業采用林下養殖與圈養結合的模式進行生態養殖,以土雞、肉牛、肉羊、生豬為主;林果業以核桃為主。08089構建鄉鎮生活圈公共服務設施體系構建鄉鎮生活圈公共服務設施體系集鎮富民新村中心村愛民新村、為民新村、立民新村基層村n 構建“集鎮中心村基層村”三級鄉域鎮村等級體系n 構建“集鎮生活圈村級生活圈”兩級生活圈體系0909生活圈層類別設置項目基層村生活圈村委會衛生室文化活動室體育健身廣場老年助餐點垃圾收集點小型商店中心村生活圈村委會衛生室文化活動室老年活動室小學、11、幼兒園體育健身廣場便民商店公交站點鎮區生活圈行政管理(行政、司法、經濟管理等)教育設施(初中、完全小學、幼兒園等)文體設施(小型圖書館、文化活動站、多功能運動場地)醫療設施(衛生院、防疫站等)社會福利設施(敬老院)商業設施(銀行、郵政電信等營業網點、超市、藥店、書店、糧油店、浴室、手工藝品點、賓館等)市場(集貿市場、農機市場)公交站點10鄉域基礎設施布局鄉域基礎設施布局n 道路交通規劃一般公路規劃:延續悅喬公路(縣道X017)與縣道X026的交通骨架,新建國道G341,承載懷安鄉東西向交通的同時,加強鄉政府駐地對外交通聯系,規劃形成“一縱兩橫多聯”的交通骨架網絡。一縱:縣道X107;兩橫:國道12、G341和縣道X026;多聯:主要以其他鄉道Y001和Y022及村村通對外聯系道路構成。形成鄉域總體道路交通體系及通行能力便于產業發展。客運服務網絡規劃:規劃至2035年鄉實現行政村公共交通“村村通”。物流服務網絡規劃:深入落實甘肅省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行動方案相關工作部署,加快構建“鎮村”兩級物流服務體系,完善鎮村物流網絡。101011保障公共安全保障公共安全1111n 防洪排澇規劃根據防洪標準(GB 502012014)及華池縣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懷安鄉元城河防洪按20年一遇標準設防,內澇防治標準按10年一遇標準設防。n 消防規劃規劃依據鄉鎮消防隊(GB/T3513、547-2017)的相關要求,建立二級鄉鎮專職消防隊,同時構建以鄉鎮專職消防隊為主,企業專職消防隊和志愿消防隊為補充的多種形式的消防隊伍。本次規劃懷安鄉與元城鎮共用現有的二級消防站。各村組建設村級義務消防隊,并配置必要的消防器材,包括:滅火器、消防斧、消防安全繩等,同時充分利用滿足一定滅火要求的農用車、灑水車等農用設施作為消防裝備的補充。n 抗震防災規劃根據國家標準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懷安鄉抗震設防基本烈度為VI度,設計基本加速度值0.05g,生命線工程提高一級設防。12歷史文化與特色風貌歷史文化與特色風貌1212n 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 總計19處:其中省級1處,一般18處。n 城鄉風貌塑14、造規劃懷安鄉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境內山川塬兼有,梁溝峁相間。城鄉風貌管控宜采取保護與利用相結合的措施,構筑鄉村生產與生活復合空間。以隴東南黃土高原生態保護與治理為主,注重公共景觀空間的營造,彰顯山水景觀特色,共治共建,城鄉風貌管控主要是川谷風貌區。13集鎮區用地布局集鎮區用地布局1313用地規模:規劃期末,集鎮涉及村莊建設邊界28.39公頃,人均建設用地面積134.67平方米14近期建設及規劃實施保障近期建設及規劃實施保障圍繞總體發展目標,近期通過實施公共設施提質工程、現代農業提升工程、生態修復工程、鄉村振興工程加強城鎮公共及基礎設施支撐體系建設,優化城鎮內涵,提升城鎮品位,增強城鎮綜合競爭力,強化鎮區經濟發展中輻射帶動作用,努力為建設產業強鎮打下良好基礎。近期建設嚴格落實規劃監督管理辦法全面實施規劃評估調整機制健全完善公眾監督機制嚴格落實武威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監督管理辦法嚴格落實和完善規劃目標管理責任制,強化管理監督建立國土空間規劃成果動態更新機制建立規劃定期評估制度健全完善公眾監督的長效機制,鼓勵公眾、村民多層次參與規劃實施監督推動社會團體參與國土空間規劃過程實施監督的規范化、常態化和制度化實施保障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