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池縣喬河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稿)(20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48393
2025-05-06
20頁
9.86MB
1、華池縣喬河鄉華池縣喬河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年)華池縣喬河鄉華池縣喬河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年)(公示稿)(公示稿)華池縣喬河鄉華池縣喬河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年)為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多規合一”戰略要求,積極踐行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要求,努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精準傳導慶陽市華池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特編制華池縣喬河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以“三區三線”為基礎,構2、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助力華池發展,綜合考慮喬河鄉人口分布、經濟布局、國土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等因素,科學布局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對喬河鄉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做出具體安排,打造形成喬河鄉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為喬河鄉建設宜居幸福新提供有力支撐。為提高規劃科學性、可實施性,規劃現面向社會公眾征詢意見,廣泛凝聚社會共識。注:本次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華池縣喬河鄉華池縣喬河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年)0101 規劃總則規劃總則0202 發展定位目標發展定位目標0303 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國土空間開發保護0404 鎮村3、發展規劃鎮村發展規劃0505 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0606 歷史文化保護歷史文化保護0707 國土空間支撐體系國土空間支撐體系0 08 8 鄉政府駐地規劃鄉政府駐地規劃0 09 9 規劃傳導規劃傳導 華池縣喬河鄉華池縣喬河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年)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戰略部署,落實甘肅省、華池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以及華池縣縣政府關于國土空間規劃的工作要求,強化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在國土空間保護開發中的戰略引領和剛性管控作用,提高規劃的戰略性、科學性、協調性和操作性,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結4、合華池縣實際,制定本規劃。本規劃是對華池縣喬河鄉鄉域范圍內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做出的總體安排和綜合部署,是指導城鄉各類開發建設活動、開展國土空間資源保護利用與修復、制定空間發展政策和實施國土空間規劃管理的空間藍圖,是編制相關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的依據。凡在規劃范圍內涉及國土空間和自然資源保護利用的各凡在規劃范圍內涉及國土空間和自然資源保護利用的各項政策、規劃的制定,以及各類規劃建設管理活動,均應符項政策、規劃的制定,以及各類規劃建設管理活動,均應符合本規劃。合本規劃。1.1 規劃目的1.2 規劃原則6752314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全域管控,適度集約全域管控,適度集約以人為本,提升品5、質以人為本,提升品質城鄉融合,優化布局城鄉融合,優化布局文化傳承,突出特色文化傳承,突出特色上下結合,強化實施上下結合,強化實施公眾參與,開放共享公眾參與,開放共享 01 規劃總則華池縣喬河鄉華池縣喬河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年)1.3 規劃范圍本次規劃范圍為華池縣喬河鄉行政區域全部國土空間,總面積141.58平方公里。包括火石溝門村、打扮村、墩兒山村、虎家洼村、張岔村、齊莊子村等6個行政村。其中,火石溝門村為鄉政府駐地。本次規劃基期年為 2020年,規劃期限為 2021-2035年,其中近期2021-2025 年,遠期為 2026-2035 6、年,遠景展望至 2050 年。1.4 規劃期限 01 規劃總則華池縣喬河鄉華池縣喬河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年)結合華池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喬河鄉自身發展等因素,確定喬河鄉發展定位為:農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基地縣域路衍經濟發展先行區以喬河鄉路衍經濟發展區旨在依托區域交通優勢,構建以路衍經濟為核心的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推動交通與產業深度融合,打造集物流、商貿、旅游、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經濟帶。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創新體制機制、提升基礎設施水平,將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助力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和新模式。2.7、1 功能定位華池縣喬河鄉華池縣喬河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年)02 發展定位目標華池縣喬河鄉華池縣喬河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年)(一)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實施(一)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實施“生態優先生態優先”戰略戰略 喬河鄉境內的河流是柔遠河,屬小清河水系。喬河鄉深入實施“生態優先”戰略為總目標,統籌推進綜合治理、系統治理、依法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統籌推進喬河鄉山水林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圍繞柔遠河8、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完善環境監察制度,堅決守住污染防治和生態環保底線。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人居環境,充分挖掘,保護歷史文化價值,發揮山水環境優勢,推進村莊可持續發展。充分利用喬河鄉的區位條件,發展生態旅游業,擴大第三產業規模,全力提升服務業質量和水平。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旅游業、物流業、居民生活服務及文化娛樂等第三產業。2.2 發展戰略(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喬河鄉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水土保持、沙化土地治理等生態系統修復工程全面推進,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大氣、水、土壤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產生活方式綠色化水平明顯提升,環境9、更加優美宜居。喬河鄉依靠其他鄉鎮能源、生態、農業、紅色文化等資源優勢較好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農作物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壯大文化旅游產業,能源開采和深加工能力大幅提高,第一、二、三產業攜頭并進。(三)健全城鄉融合發展,推進鄉村振興發展戰略(三)健全城鄉融合發展,推進鄉村振興發展戰略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有強大的科技和人才支撐,促進喬河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出了“山區種植業、川區養殖業、城郊服務業”產業發展思路,支持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吸引年輕10、人回鄉發展,拓寬增收渠道。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培育提升喬河鄉農產品品牌、構建農業對外開放新格局。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增加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數量與質量,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與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02 發展定位目標華池縣喬河鄉華池縣喬河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年)本次本次規劃喬河鄉規劃喬河鄉格局格局形形成成“一心、兩軸、三片區一心、兩軸、三片區”的的國土國土空間空間總總體體發展格局。發展格局。一心:一心:以鄉政府駐地為中心的以鄉政府駐地為中心的鄉域綜合服務中心。鄉域綜合服務中心。兩11、軸:以國道兩軸:以國道244和打慶高速為依托的鄉域發展主軸,以柔遠河和打慶高速為依托的鄉域發展主軸,以柔遠河及周邊區域為依托的鄉域發展次軸。及周邊區域為依托的鄉域發展次軸。三片區:北部生態涵養保育區、西部鄉鎮發展區、東部種養殖三片區:北部生態涵養保育區、西部鄉鎮發展區、東部種養殖示范區。示范區。3.1 總體格局華池縣喬河鄉華池縣喬河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年)03 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規劃圖華池縣喬河鄉華池縣喬河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年)落實三區三線剛性傳導。以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為依12、據,把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本次規劃不涉及城鎮開本次規劃不涉及城鎮開發邊界和生態保護紅線。發邊界和生態保護紅線。本次規劃不占用生態保護紅線。本次規劃不占用生態保護紅線。3.2 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 嚴格落實上位規劃要求,確定喬河鄉永久基本農田面積嚴格落實上位規劃要求,確定喬河鄉永久基本農田面積 2430.09公頃,占鄉域總面積的公頃,占鄉域總面積的17.16%。華池縣喬河鄉華池縣喬河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年)03 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國土空間底線管控圖華池縣喬河鄉華13、池縣喬河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年)4.1 鎮村體系規劃結合村鎮實際情況,規劃村鎮職能分為綜合型、文旅型、農業型。華池縣喬河鄉華池縣喬河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年)綜合型:火石溝門村;文旅型:打扮村;農業型:墩兒山村、虎家洼村、張岔村、齊莊子村;04 鎮村發展規劃鄉域鎮村體系規劃圖華池縣喬河鄉華池縣喬河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年)4.2 產業發展布局 發揮發揮G244國道的交通優勢與集鎮區的輻射作用,重點扶持具有一定產業基礎的國道的交通優勢與集鎮14、區的輻射作用,重點扶持具有一定產業基礎的中心村,加強產業示范基地建設,通過鎮區引領、基地帶動的發展模式,推進喬河中心村,加強產業示范基地建設,通過鎮區引領、基地帶動的發展模式,推進喬河鄉產業的整體發展。依托現狀基礎與布局優化,確定喬河鄉產業發展形成鄉產業的整體發展。依托現狀基礎與布局優化,確定喬河鄉產業發展形成“一心引一心引領、兩軸帶動、三片區協同領、兩軸帶動、三片區協同”的鄉域產業空間布局。的鄉域產業空間布局。一心:中心集鎮區(火石溝門村)。以鄉政府所在地為全鄉發展中心,以中心一心:中心集鎮區(火石溝門村)。以鄉政府所在地為全鄉發展中心,以中心村為部分功能補充,強化中心集鎮區對全鎮發展的輻射15、引領作用。村為部分功能補充,強化中心集鎮區對全鎮發展的輻射引領作用。兩軸:產業發展軸:以兩軸:產業發展軸:以G244(悅樂(悅樂-柔遠柔遠-喬河)為主要發展軸。喬河)為主要發展軸。東西向沿著東西向沿著Y024發展為次要發展軸發展為次要發展軸。三片區:生態涵養循環種養殖區、農業全產業鏈拓展區、休閑農牧業發展區。三片區:生態涵養循環種養殖區、農業全產業鏈拓展區、休閑農牧業發展區。華池縣喬河鄉華池縣喬河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年)04 鎮村發展規劃鄉域產業布局規劃圖華池縣喬河鄉華池縣喬河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16、2035年年)落實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目標,分類梳理自然資源利用特點和問題,深入踐行“兩山”理論,落實“雙碳”目標,深化細化各類自然資源要素的管控邊界、保護范圍,提出管控措施。并結合地域特色,探索生態價值轉換路徑,提升生態價值轉化效率。5.1 耕地資源保護5.2 水資源保護5.3 林地資源保護5.4 草地資源保護 以北部生態涵養保育區草地為保護主體,形成喬河鄉生態保護屏障;以保護和培育草地資源為核心,以產業發展為重點,統籌城鄉綠化。以北部生態涵養保育區林地為保護主體,形成喬河鄉生態保護屏障;以保護和培育森林資源為核心,以產業發展為重點,統籌城鄉綠化。強化對全域水源涵養區的的保護,統籌考慮水土流失防17、治、面源污染控制和人居環境改善,開展小型水體近自然修復工程根據華池縣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及年度變更數據,全鄉現有耕地面積3862.37公頃,規劃至2035年耕地保有量不少于3199.68公頃。華池縣喬河鄉華池縣喬河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年)05 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華池縣喬河鄉華池縣喬河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年)保護內容保護內容文物保護單位傳統建筑分類保護文化遺產保護(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公共開敞空間保護保護措施保護措施文物保護單位保護措施:“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按照18、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執行,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依據文物部門公布的具體范圍劃定。傳統建筑保護措施:主要包括保護修繕、保留、整治改造、拆除四大措施;對傳統風貌建筑,應保持和延續建筑外觀形式、風格及色彩,保護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細部構件、裝飾物等,其內部允許進行改善和更新,以改善居住和使用條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加大宣傳力度,增強群眾的保護意識;建立完善制度,形成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長效機制;加強文化培植,積極拓展文化空間;以名錄申報為載體,促進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發展。06 歷史文化保護華池縣喬河鄉華池縣喬河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19、52021-2035年年)7.1 綜合交通體系 充分發揮交通設施對城鎮發展的引導作用,提高城鎮對外交通能力,提高喬河鄉的集聚能力和輻射能力,加強喬河鄉與縣城及周邊城鎮的聯系。落實華池縣國土空間規劃及華池縣交通十四五發展規劃要求,規劃形成網絡化、多層級的鎮域對外交通布局。改善農村客運安全通行條件,因地制宜建設改造農村客運站點,構建農村客運長效發展機制,通過城鄉客運滿足村莊至鎮區與縣城的交通需求,以交通站點為中心軸線式發展,加強交通引導,打造各村莊到縣城的10分鐘交通圈。07 國土空間支撐體系鄉域綜合交通規劃圖華池縣喬河鄉華池縣喬河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20、035年年)7.2 公共服務體系 始終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按照功能分解和10、5分鐘社區生活圈配置要求分類分級優化鄉域公共服務設施布局,強化全覆蓋、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布局,提供覆蓋全年齡段的公共服務保障,完善公平共享、彈性包容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07 國土空間支撐體系鄉域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圖華池縣喬河鄉華池縣喬河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年)7.3 區域公用設施 規劃近期,喬河鄉與中心村采用雨污分流制,規劃遠期,全村采用雨污分流制。考慮到喬河鄉實際發展情況,保留并改造提升村內污水處理站,在原址附近新建污水處理廠一座。較為分散的村組21、可按照每7-9戶的標準配套小型污水處理設施1處。排水工程排水工程 在現狀變電站基礎上,對接縣級電力設施布局安排,在村域合理新建10KV變電站一座,以求達到動力電全覆蓋,保障全村居民用電穩定。電力工程電力工程 鄉域內現有通信光纜接入,規劃逐步將通信光纜接入各村,使有線電視、電話、寬帶網絡覆蓋全鄉。通信工程通信工程 規劃未來全鄉形成以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為主,電力為輔,太陽能為補充的多能源結構。銜接全鄉能源布局安排,規劃在火石溝門村配建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加/減壓站一座,接縣城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加快燃氣管網建設,逐步實現燃氣管道對川區的全面覆蓋,為沿國道村莊的核心居民點提供采暖與餐飲能源。能源22、及采暖工程能源及采暖工程 規劃在村莊周邊新建縣級生活垃圾轉運站一座。設計轉運量為100噸/日,布局在交通運輸方便且環境影響較小的場所,與周圍建筑間隔不小于8米,便于垃圾分類收運。利用國道G244和村莊主干路作為垃圾運輸通道,將所有垃圾分類轉運至縣城垃圾處理廠處理。環衛工程環衛工程 規劃確定喬河鄉采用縣區與居住集中村集中供水,居住分散村采用分散供水的方式。給水給水工程工程 07 國土空間支撐體系華池縣喬河鄉華池縣喬河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年)7.4 綜合防災體系按照適度超前,防控結合理念,提高全鄉洪澇災害防治水平和工程建設質量。防洪標準根據水利23、部門審核確定的水利規劃進行調整。完善鄉域內各村莊消防設施建設,中心村和基層村建設義務消防隊,配備滅火裝備。利用廣場、公園及學校等開敞空間建立避震疏散場所,以道路為主要避震疏散通道,沿路建筑的抗震能力與建筑高度等必須滿足震時道路暢通的要求。推進氣象地質災害基礎防災能力建設。完善立體氣象觀測網絡,全面提升災害性、突發性等天氣過程的預測預報水平及防御和響應能力。防洪排澇防洪排澇規劃規劃消防規劃消防規劃抗震規劃抗震規劃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地質災害防治規劃應急保障應急保障完善鄉級-村級應急指揮體系,大力推進鄉村應急避難場所建設,規劃建設鄉級救災指揮中心,設立在喬河鄉政府,同時在村級服務中心,依托村部設立救災24、指揮點。07 國土空間支撐體系華池縣喬河鄉華池縣喬河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年)8.1 集鎮區規劃 喬河鄉鄉政府駐地為火石溝門村。集鎮區范圍面積為18.85公頃。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體系,推進公共服務向鄉村覆蓋,優化資源空間配置,根據喬河鄉規劃構建“鄉村社區生活圈”的社區生活圈體系。配備公共教育、文化體育設施、生活服務設施等。保留喬河鄉人民政府、喬河鄉衛生院、鄉鎮文化站、健身廣場、喬河鄉初級中學及中心敬老院;喬河初中內拆除并新建公共廁所 160,喬河幼兒園新建校舍 120,硬化中心小學、幼兒園通行道路;安裝安全防護欄。集鎮區規劃范圍集鎮區規劃范圍社25、區生活圈構建社區生活圈構建 08 鄉政府駐地規劃鄉政府駐地國土空間用地規劃圖華池縣喬河鄉華池縣喬河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年)8.2 基礎設施規劃 規劃給水管網結合道路新建、擴建逐步進行,采用管道封閉輸送方式,給水管網按最高日最大時流量設計,沿道路敷設,在主要區域呈環狀敷設。供水管管徑為主干管DN200,支管DN100。給水管管材選用PE管,埋深在凍土層之下。給水工程給水工程 08 鄉政府駐地規劃排水工程排水工程 規劃鎮區污水由污水處理站進行統一處埋,處理后的污水應就地資源化再生利用。主管道管徑為DN300,支管道為DN200。污水經污水管道收26、集后,集中匯至污水處理站統一處理。雨水工程雨水工程 規劃在部分地區建設地下式雨水調蓄池,用于儲存暴雨時雨水,作為備用水源。電力通訊工程電力通訊工程 規劃期內將建設的線路走廊和電纜通道統籌考慮,將走廊提前予以控制保留,以確保后續建設的架空線路有充分的敷設空間。供熱和燃氣工程供熱和燃氣工程 供暖方式:規劃集鎮區采用集中供熱。對集鎮區范圍內的學校、醫療、辦公等公共服務設施及新型社區采用分片區集中供熱,管網采用枝狀布置的方式。改善集鎮區能源結構,采用燃油、燃氣、電熱等作為供熱能源。環衛工程環衛工程 構建綠色可持續的垃圾收運體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5%以上,糞便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實現垃圾無害化27、資源化、減量化。華池縣喬河鄉華池縣喬河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年)一、嚴格規劃實施監管一、嚴格規劃實施監管三、積極實施生態建設三、積極實施生態建設二、強化城鎮工作領導二、強化城鎮工作領導四、切實落實公眾參與四、切實落實公眾參與五、統籌安排建設時序五、統籌安排建設時序根據總體規劃確定的鄉鎮規劃用地布局,按照鄉鎮總體規劃確定的發展時序,確定鄉鎮規劃的階段性目標,推進集鎮區建設,強化不同階段鄉鎮總體結構、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銜接,保證城鄉空間的有序生長。推進公眾參與的法制化和制度化。讓公眾通過法定的程序和渠道有效地參與規劃實施的決策和監督。充分利用自然河湖濕地、耕地、林地、草地等生態空間,提升水源涵養能力,緩解雨洪內澇壓力,促進水資源循環利用。綜合采取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大幅度減少城鄉硬覆蓋地面,推廣透水建材鋪裝,鼓勵單位、社區和居民家庭安裝雨水收集裝置。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的鄉鎮工作格局。加大對城鄉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指導、協調和支持力度,定期研究相關工作。經依法批準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依據,必須嚴格執行,凡是違反規劃的行為都要嚴肅追究責任。鄉政府定期向本級人大常委會報告國土空間規劃實施情況,自覺接受監督。09 規劃傳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