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縣新墻鎮國土空間規劃方案(2021-2035年)(25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48452
2025-05-14
25頁
23.06MB
1、岳陽縣新墻鎮國土空間規劃(2 0 2 1-2 0 3 5 年)【批后公告】岳陽縣人民政府岳陽縣人民政府新墻鎮人民政府新墻鎮人民政府2025年年3 3月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和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等文件要求,落實岳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結合新墻鎮國土空間資源現狀、發展形勢,編制岳陽縣新墻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是對岳陽縣新墻鎮未來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作出的總體安排和綜合部署,是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的行動綱領,是編制村莊規劃、相關專2、項規劃和開展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據。規劃前言POREWORDCONTENTS目錄1.總則1.1 指導思想1.2 規劃范圍2.規劃目標與定位2.1 規劃目標2.2 規劃定位3.國土空間格局優化3.1 保護國土空間開發格局3.2 落實“三條控制線”3.3 村鎮體系規劃3.4 國土空間規劃分區3.5 鄉鎮風貌設計引導4.國土空間支撐體系4.1 綜合交通體系4.2 市政基礎設施體系4.3 公共服務設施體系4.4 綜合防災體系4.5 產業發展體系5.鎮區規劃5.1 空間結構與用地布局5.2 道路系統布局6.實施保障機制6.1 明確規劃傳導落實6.2 健全規劃實施監督機制總則3、1.1 指導思想1.2 規劃范圍和期限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堅持“1376”總體思路,積極融入岳陽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岳陽縣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范區等戰略決策,細化落實新墻鎮岳陽縣重點鎮、城郊融城鎮等戰略定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整體謀劃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助力形成城鄉融合發展格局,推進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新墻鎮居民的富裕幸福美好現代化生活提供空間支撐與保障。規劃范圍、期限 本次規劃范圍為新墻鎮行政管轄區內全部國土空間,包括鎮域、鎮政府駐地兩個空間層次。其中4、鎮域是實行全域全要素統籌管理的區域,包括下轄的7個行政村(高橋村、清水村、雙楓村、三合村、馬形村、新華村、燎原村),1個社區居委會(老街居委會),總用地面積為7607.74公頃。鎮政府駐地涉及高橋村、老街居委會、三合村,總規模為313.39公頃。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谀隇?020年,目標年為2035年,近期至2025年。u 規劃范圍、期限 u 規劃范圍、期限 規劃目標與定位2.1 規劃目標2.2 規劃定位目標愿景2025年目標u鄉村振興和城鎮品質提升取得明顯成效,初步營造山清水秀城美的人居環境,提升宜居宜業水平,初步建成融合聯動發展的國土空間新格局。u建成高水平小康社會,構建與中心5、城區基本接軌、產業相互融合、社會協調發展的發展格局,綜合實力穩定在岳陽縣域發展第一梯隊。2035年目標形成生態空間山清水秀,農業空間綠色高產,建設空間宜居高效,中心城區與鄉鎮緊密融合的國土空間格局。u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u到2035年,耕地保護目標不低于2387.80公頃,永久基本農田不低于2138.86公頃,生態保護紅線不低于203.29公頃,城鎮開發邊界面積不超過479.55公頃。規劃定位銜接落實岳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岳陽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及相關規劃對新墻鎮定位要求,立足新墻鎮區位交通條件、特色農業及規模產業等資源稟賦,確定6、新墻鎮為:特色農業強鎮城鄉融合發展示范鎮新型工貿示范中心鎮國土空間格局優化3.1 保護國土空間開發格局 3.2 落實“三條控制線”3.3 村鎮體系規劃3.4 國土空間規劃分區3.5 鄉鎮風貌設計引導保護開發總體格局總體格局:“一心兩核雙軸,一帶三區多點”一心:中心鎮區綜合服務中心兩核:老街生活服務核、高橋物流園產業發展核雙軸:省道S310綜合發展軸、國道G107產業發展軸一帶:新墻河生態涵養帶三區:打造東部工農貿易物流區、北部文旅融合發展區、西部近郊產業示范區多點:以新墻水庫、進塘水庫、老鴉洲遺址、節孝坊、抗日英雄王超奎埋葬地等歷史文化資源點等區域內重要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的點狀要素落實“三條控7、制線”.永久基本農田:32079.85萬畝.貫徹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將永久基 本農田控制線劃定在長期穩定利用耕地上,對永久基本農田實施特殊保護,堅 決遏 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生態保護紅線:203.29公頃.結合生態功能重要區域及生態敏感脆弱區域分布,整合優化自然保 護地,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維護生態安全格局。城鎮開發邊界:479.55公頃.堅持底線思維、節約集約,遵循嚴控增量、盤活存量,優化結構、提升質量的要求,促進空間結構和功能布局優化,推動高質量發展。落實三條控制線:夯實底線約束村鎮體系規劃鎮區:高橋村與老街居委會為全鎮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交流活動中心8、。中心村:清水村、新華村2個村為中心村。中心村與岳陽縣、中心鎮區及各個一般村交通方便,公共服務設施配套相對完善,為周邊村莊提供教育、商貿服務、物流運輸、加工等公共服務設施。一般村:雙楓村、馬形村、燎原村、三合村4個一般村是轄區內為村民提供生活聚集和活動的區域,滿足村民日?;旧钚枨?。鎮區中心村一般村規劃分區生態保護區:具有特殊生態功能或生態環境敏感脆弱、必須嚴格保護的自然區域。農田保護區:永久基本農田相對集中且需要嚴格保護的區域。城鎮發展區:城鎮開發邊界圍合的范圍,是城鎮集中開發建設并可滿足生產、生活需要的區域。鄉村發展區:農田保護區外,為滿足農林牧漁等農業發展以及農民集中生活和生產配套的區9、域。規劃分區與用途管制鄉鎮風貌設計引導商貿物流風貌區:居住建筑和商業建筑可以群體組合為主,結合軸線組織現代工業風貌區:村莊的建筑風格與建筑形態需要與新墻河的風貌相協調。田園濱水風貌區:村莊的建筑風格與建筑形態需要與新墻河的風貌相協調。農耕山林風貌區:宜以生態、鄉土風格為主,從建筑外觀、色彩等方面綜合考慮。山水相融、現代工貿、田園綜合4.1 綜合交通體系4.2 市政基礎設施體系4.3 公共服務設施體系4.4 綜合防災體系4.5 產業發展體系國土空間支撐體系綜合交通體系落實區域交通,構建“兩縱三橫”內部路網交通網絡組織:系統構建“兩縱三橫”主干路網體系內部交通聯系:化鎮政府駐地與各村莊的道路連通,10、完善新華村-馬行村連接道路,規劃工業園連接線。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在國道G107與省道S310交叉口東南角,新增1處貨運場站。規劃在集鎮北街新增1處社會停車場。規劃新增1處電動汽車公共充電站設施。貨運物流樞紐:落實上位規劃,將新墻高橋物流園建成集工業物流、倉儲于一體的物流中心。市政基礎設施體系構建“集鎮-村/組”兩個社區生活圈層級給水工程:至2035年,城鎮自來水供水普及率達到97%,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達到100%;農村集中供水率達到90%,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8%。排水工程:至2035年,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100%、集中收集率達90%以上,生活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100%。電信11、工程:至2035年,移動電話5G信號覆蓋率達到100%,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達到95%,基本實現廣播電視戶戶通。電力工程:規劃保留鎮域內110KV雙港變電站,滿足新墻鎮內工業園生產和居民基本用電需求。在鎮域南部規劃新增220KV高壓線環衛工程:規劃新增1處位于集鎮東側S310省道南側的垃圾中轉站。公共服務設施體系構建“集鎮-村/組”兩個社區生活圈層級公共管理設施:搬遷派出所至鎮區東側,省道310北側。教育設施:擴建新墻中心學校。醫療衛生設施:規劃將岳陽縣第四人民醫院搬遷至省道S310北側。文體設施:鎮區北街規劃1處文化活動廣場,老街規劃1處文化活動室體育設施:規劃每個行政村設置1處小型多功能運動12、場地。社會福利設施:規劃保留高橋村南部的新墻敬老院與三合敬老院,并對敬老院進行提質,其他各村配備日間照料中心。產業發展規劃岳陽縣現代農業強鎮岳陽縣綠色新材料產業示范鎮岳陽縣中部重要物流集散基地2 主導突破瓶頸+集聚升級+做大做強現代特色農業綠色新材料產業2 特色專注培育+借勢延伸+重點培育鄉村旅游業商貿物流業以葡萄種植為重點,發展糧食種植、藥材種植、家禽養殖,補齊強化特色農業全產業鏈。圍繞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園區和綠色供應鏈,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培育發展新型高端建筑陶瓷產業。打造“葡萄采摘休閑游”等特色產業。以新墻河百里觀光風景道為核心,打造綜合性旅游景區。發展商貿物流,服務鏈接縣城,發揮物流13、園區的整體優勢和規模優勢,吸引加工貿易產業轉移起到積極的作用。把握”泛家居化“趨勢,以技術驅動發展,以藝術賦能未來聚焦”葡萄+“,探索”產供銷一體“產業融合發展方式5.1 空間結構與用地布局5.2 道路系統布局鎮區規劃空間結構與用地布局打造”四區三軸一心“的空間結構四區:綜合服務區:以居住、商業、教育醫療等生活配套為主要功能的區域。居住生活區:以居住、教育為主的教育的區域。工業發展區:以工業、居住配套為主的區域。商貿物流區:以商貿物流業為主的區域。三軸:指橫向穿越鎮區的S310省道與榮公公路與縱向的G107國道。一心:指依靠沿省道310、榮公公路構建的鎮區綜合服務核心。道路系統布局補充完善路網14、體系,完善道路系統布局對外路網:橫向:S310省道與榮公公路。縱向:G107國道。內部道路:主干道:S310省道、榮公公路、G107國道。次干道:集鎮4條,老街2條。支路:集鎮4條,老街4條。交通設施:規劃保留新墻鎮城鄉客運站1處。在集鎮北街新增社會停車場1處。在集鎮南側新增貨運停車場1處。6.1 明確規劃傳導落實6.2 健全規劃實施監督機制實施保障機制明確規劃傳導落實構建符合鄉鎮國土空間保護開發的規劃傳導體系 分為詳細規劃和村莊規劃,村莊規劃傳導分為約束性、強制性和引導性,詳細規劃分為城鎮開發邊界內和城鎮開發邊界外。詳細規劃傳導:對具體地塊用途和開發建設強度等作出實施性安排。在城鎮開發邊界內15、的詳細規劃,對不同的詳細規劃編制單元主導功能提出差異化引導要求,明確需要向各編制單元傳導的功能定位、核心指標、管控邊界和要求。城鎮開發邊界以外用于特色產業、特殊用途的空間區域,需劃定主導產業分布的范圍邊界,確定合理的開發強度,作為特殊單元編制詳細規劃,按照開發強度等約束指標與準入條件實施管控。村莊規劃傳導:通過控制線管控、用途管制、指標管控的方式,強化對資源總量和利用效率、空間管控底線的管控。按照岳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指標的逐級分解,深化形成新墻渡鎮指標體系,嚴格落實約束性指標的要求,確保各項約束性指標完成。引導各村莊規劃落實新墻鎮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規劃目標、規劃分區、重16、要控制線、城鎮發展定位、要素配置等規劃內容,將耕地保有量等底線管控指標,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等重要控制線以約束性進行傳導。健全規劃實施監督機制構建符合鄉鎮國土空間保護開發的規劃傳導體系 強化組織領導,建設專業隊伍:加強規劃決策及組織協調。由鎮政府牽頭,建立部門協同聯動管理機制,細化梳理規劃實施問題,建立依法合規、科學高效的管理協作機制。完善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加強管理隊伍建設,配備專業管理人員,提高人員素質。完善“一師兩員”制度。完善規劃公開制度,提升人民群眾參與規劃實施的積極性和參與能力。加強實施監測,建立監督體系:強化規劃實施建設監督,構建“預警。監測實施評估督察問責”的規劃實施監督體系,建立“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常態化機制。應用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對國土空間保護開發行為進行動態監測,動態化開展鎮域體檢評估,及時反饋預警,完善年度實施計劃。加強規劃宣傳,提高公眾參與度:組織廣大干部和群眾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學習討論活動。組織編寫相關學習材料,抓緊制定學習討論活動實施方案,使之納入爭當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排頭兵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電視廣播、互聯網、報紙等多種媒體向社會公布和宣傳規劃,使全社會認識國土空間規劃,完善社會監督機制,鼓勵公眾積極參與規劃的實施和監督。